“十三行”名称由来考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本文从行商的职能来探索“十三行”名称的由来。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政策”。清代入关之初厉行海禁。康熙23年(1684)始开禁准许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等四口通商。到乾隆22年(1757)则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当时清政府在广州指定若干特许的行商(洋货行或外洋行)垄断和管理经营对外贸易,又被称为“十三行”。一直到鸦片战争后1842年订立江宁条约,才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十三行”的公行制度也随之瓦解。清代广东经营外贸业务的行商为什么又名“十三行”?过去的研究者有四种不同的意见:
其他文献
从企业发展进程来看,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管控与完善监督最为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但是,就国有企业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预算管理的发展进程还较为
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英语语言学课程课堂教学受到严峻挑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三个方面就如何应对转型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用英语语言知识
文章从音系和语音感知的角度分析汉语中英语人名的音译过程,研究发现:为了符合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音译过程采用了增音、删音和变音方式,且尤以增音为主;所添元音呈现一定的语音规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主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的思想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其众多的著述不但是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
"输出驱动假设"主张教学要以输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强调输出的重要性,语言知识的学习及新材料的补充都要紧紧围绕某一输出任务来开展,这样既能满足学生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及教学资源,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微课与普通高校《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整合研究,构建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