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得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们提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让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需要要加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寻找更多地在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98-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受益终生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了数学精神的真谛,才能在离开学校后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如今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 深入挖掘,巧妙概括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踪影。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直观显现出来的,而是很隐蔽地深藏在数学知识与数学内容中。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要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搜寻各个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发现蕴含在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通过剪、移、拼变成已学的长方形,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挖掘出转化的思想方法。又如,三角形中,以最大的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从而挖掘出数学的分类思想。另外,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些是冗杂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对有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精确地提炼和高度地概括归纳。最终做到化繁为简,找到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金子。
二 适时渗透,善用技巧
为了让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得到渗透,教师不仅要深挖掘教材,而且还要仔细斟酌和恰当的运用渗透的方法和技巧。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比较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般采用图像法、问题法、反复法等几种常见的方法。图像法一般是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具体、形象的图画表示出来。这样能够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法是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数学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对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系统全面的认识。反复法是通过让学生反复接触同一类情景,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
三 因势利导,综合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实用性。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一根木棒的1/2与1/2米哪个更长?学生思索后就会得到以下答案:如果这根木棒比1米短,那么1/2米长;如果这根木棒正好1米,那么一样长;如果这根木棒比1米长,那么1/2米短。这样的练习,不但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认识到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交叉综合运用的。
四 循序渐进,适度把握
数学思想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化的东西,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才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要采用渐进式的渗透,还要注意把握渗透的度,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多。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和认知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对学生统一要求。
总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让我们加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姜家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J】.教学纵横,2007(9).
[2]李云峰.漫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J】.理化专刊,2009.
[3]《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
[4]张茹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2卷第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98-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受益终生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了数学精神的真谛,才能在离开学校后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如今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 深入挖掘,巧妙概括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踪影。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直观显现出来的,而是很隐蔽地深藏在数学知识与数学内容中。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要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搜寻各个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发现蕴含在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通过剪、移、拼变成已学的长方形,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挖掘出转化的思想方法。又如,三角形中,以最大的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从而挖掘出数学的分类思想。另外,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些是冗杂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对有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精确地提炼和高度地概括归纳。最终做到化繁为简,找到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金子。
二 适时渗透,善用技巧
为了让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得到渗透,教师不仅要深挖掘教材,而且还要仔细斟酌和恰当的运用渗透的方法和技巧。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比较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般采用图像法、问题法、反复法等几种常见的方法。图像法一般是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具体、形象的图画表示出来。这样能够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法是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数学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对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系统全面的认识。反复法是通过让学生反复接触同一类情景,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
三 因势利导,综合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实用性。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一根木棒的1/2与1/2米哪个更长?学生思索后就会得到以下答案:如果这根木棒比1米短,那么1/2米长;如果这根木棒正好1米,那么一样长;如果这根木棒比1米长,那么1/2米短。这样的练习,不但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认识到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交叉综合运用的。
四 循序渐进,适度把握
数学思想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化的东西,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才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要采用渐进式的渗透,还要注意把握渗透的度,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多。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和认知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对学生统一要求。
总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让我们加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姜家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J】.教学纵横,2007(9).
[2]李云峰.漫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J】.理化专刊,2009.
[3]《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
[4]张茹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