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视为家庭问题,它更是备受学校与社会关注的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是否安置妥当、留守儿童管理是否落实到位,关乎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本身缺乏家庭关爱与家庭教育,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落后,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未成年的教育工作应是家庭、学校、社会与政府部门的共同职责,所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尽快落实教育指导对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困境,这对农村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农村教育; 留守儿童; 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城市的就业需求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迫于生计而选择进城务工,虽然这样能一定程度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但是却给他们的家庭结构及家庭环境带来极大改变,尤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隔两地,彼此之间缺乏情感沟通与交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护与关怀,极易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社会性问题,如沉迷网络游戏、早恋、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这给家庭、学校和社会敲响警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迫在眉睫。以下结合农村地区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點对策。
  1.留守儿童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特殊对象,面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心理需求,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放下架子与学生拉近距离,彼此敞开心扉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困惑,突破心理障碍。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独特之处,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基层教师要探索适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让孩子被“爱”包围,切身感受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被信任,这样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大放异彩。另外,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认可,迫切地想要展示自我,所以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肯定,少给一些批评和指责,让孩子们在爱的引导下、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教育要开展结对帮助
  根据农村教育的工作经验发现,孩子之间的互帮互助对缓解他们不良情绪、提高学习动力、约束行为规范都有积极作用,尤其同学的榜样力量非常强大。因此面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迫切形势,建议尝试实行结对帮助模式,如安排平时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的优秀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给学困生一些帮助,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敞开心扉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老师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另外,农村班级还可采取“一对四”的教育模式,也就是每个任课老师对应负责四名留守儿童,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工作,关注四名儿童的思想水平及学习状况,给留守儿童带来关爱与温暖,让他们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依赖感。
  3.留守儿童教育要关注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孩子与父母常年分离,他们的感情没有寄托,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留守儿童的内心脆弱、敏感,甚至自卑;再加上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教育,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在自我约束意识薄弱与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逃学、沉迷游戏、乱花钱等行为,同时伴有蛮横、孤僻、自私的不良性格。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必须加大指导力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召开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孩子们疏导压抑的内心,解决他们的疑惑,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外出打工不易,要做到理解父母并且努力学习回报父母,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4.留守儿童教育要密切联系家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首先,老师要定期做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条件、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等,以便根据每个家庭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其次,多给孩子和家长创造交流的机会,通过微信沟通、召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要求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外出打工期间多打电话、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在爱和温暖中长大。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关农村地区的未来发展,教育管理的效果好坏一定程度影响农村地区未来储备人才的素质高低以及整体社会稳定性。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和调控对策,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季彩君.基于实证调查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研究——以苏中X地区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3):34-47.
  [2]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55-64.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依据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高中历史课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历史事实的讲授,还需要提高学生发现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清晰梳理历史脉络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能力,通过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联系,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基本道德和素养,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历史理解与解释;高中历史;作用;历史素养  
期刊
摘 要:语文素养,其实是语文文化课学习之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语文素养不仅仅包括最基本的学识,而且还关系着中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人生的情感价值观,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越来越被教育领域所看重。那么又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差太多,所以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更加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迫切性以及如何创设语文教学环境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现如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建筑行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这种新形势下,行业内对于工程造价审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理论同实践良好结合等特质,如何强化审计职能,合理地进行审计活动,需要采取更科学精准的措施,以促进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的顺利运行。本文将从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全过程审计的现状和现有的问题出发,探究出更好的进行全过程審计的对策,以解决该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保障,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然而交通工程的建设所要面对的挑战与难度巨大,如果其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要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够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  1.我国交通工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具有关键性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素养和基础的法律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据此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的重要性,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和加强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道德
期刊
摘 要:高三地理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重新梳理知识点、训练地理思维,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需要。笔者在多年高三地理教学工作中,总结一套独特的总复习方法与技巧,以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掌握高效率的复习模式,既要切实提高地理考试成绩,也要促进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达成知行合一的根本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三地理; 复习方法; 技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语文课程本身的教育特色,也是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赋予学科教育的新任务、新使命。如何把握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并找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既能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也能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心灵洗礼,这是当今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实意义; 渗透方法  众所周知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要有非常严格且科学的管理程序来对其管理,全方位的提高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此才可以使水利工程安全并且顺利的运行,从而让水利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效益。  引言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规模、建设数量和建设种类日益增加。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单纯知识讲解正在逐渐被淘汰,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摸索中试用于课堂教学中。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初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一种自然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更加的抽象而复杂,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经过任课教师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的认知受困于抽象思维难以自拔,认知障碍的产生逐渐会让学生产生数学难懂
期刊
摘 要: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说,生活中出现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学习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的改正错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尤其是数学运算的部分。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反思做题的过程,并对自己的错题作出相应的整理,以便下次记住教训。作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