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作文一般都需要修改才能达到表达准确、生动这个目标,还应兼顾“意”与“言”,而对“意”的修改最终要落实到“言”的修改上。从学生作文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作文结构,文章语言基本达标,主要问题在于新意不足、材料取舍不当、对关键细节处理不当及对主题设置尚显浅薄上,而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修改的习惯。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在学生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侧重于作文的整体修改指导,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在修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对描写性细节的修改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暗含某种思想感情、揭示主题作铺垫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节描写应该具体生动感人。
修改示例 一个同学的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文章写作者在歌声的鼓舞下克服病痛伤痛坚持上学,文中写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学校赶去,突然,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爬起来的那一刻,只觉得浑身酸痛,两手一摊,掌心全是一丝丝血印子,我疼得禁不住哭出声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我忽然精神一振,只觉得一股暖流流遍全身,一种莫名的力量支撑着我站了起来。我拍拍身上的污渍,擦干眼泪,向学校跑去。
修改 插入心理描写——我好想回家,好像找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角落蜷缩起来,直到各种疼痛从我身上消失。抬眼看看,学校还是很远,我真的没有走下去的勇气了,况且天又这么冷,风又这么大,头又这么沉,但今天的课可怎么办呢……
修改理由 与下文的心理构成对比,展现“我”的软弱,人物描写更充分、更真实。同时,展现了“我”思想的变化过程,使下文的转变不至于突兀。
在文中,总有一些细节描写,用来刻画形象、寄寓某种思想感情,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从而表现主题,对这样的细节,一定要精雕细刻,使之具体生动、真挚感人,绝不可草草了事。
对记叙性材料的修改
记叙性文字有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人物的活动经历等作用,从而表现人物,明确主题。记叙性文字应该生动简洁、清楚明了。
修改示例 一个同学的作文《周末琐记》:对弈,似乎只是男生才感兴趣的东西,可我这个女生也对它情有独钟。周六,我在家里缠着父亲和我下棋,而父亲也从不拒绝。父亲棋艺高超,和他下棋总是更有乐趣,更有刺激。我摆好棋盘,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我渐渐落了下风。以后不管我怎么变化,我几次锐利的攻杀也不奏效。
修改 周末,最有乐趣的,就是与父亲对弈。父亲棋艺高超而性情沉稳,不管我的攻势怎么锐利,父亲总能稳稳地掌握主动,保持优势。
修改理由 使用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文字来节约篇幅,增补其他材料是为了充实对细节的描写。
对主题的修改
主题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既然灵魂有高低之分,那么主题也就有深刻与浅薄之别,有正确与错误之界。主题应该力求正确、真实、深刻、新颖。
修改示例 一个学生作文《街头见闻》:写一来自外地的无证煎饼小贩在街头经商交纳房租、供女儿上学,后来工具均被城管没收,但第二天小贩又出现在街头,又做起了煎饼生意。作者结尾写道,第二天放学,我又从这里经过,又闻到了那煎饼的香气……那小贩又同往常一样与顾客说笑着,显出无比的快乐。——城管今天没来!
修改 第二天放学,我又从这里经过,依然是汽车“嘀嘀”的催促,电动车刺耳的刹车,扑面而来的温暖的水雾,但已闻不到那煎饼的香气。我心里忽然有一种空空的感觉,是什么呢?不知道。
修改理由 原文中作者对笔下人物缺乏深刻的思考和全面的认识,似乎把小贩状写成了蝇营狗苟之徒,改写后的文章则写出了人物的善良、母性和无奈、痛苦,主题上展示了某种社会矛盾,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因此,更为含蓄深刻,更有张力,更耐人寻味。
对议论抒情语言的修改
抒情议论性语句常常是文中画龙点睛之笔,常能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应该或含蓄内敛耐人寻味,或张扬外显直达人心,都应生动有力、简洁精炼,都应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真实可信、自然妥贴。
修改示例 一个学生作文《街头见闻》:“我”遇见一位中年人在给轮椅上的老人买鞋换鞋,又得知中年人并非老人嫡亲子女却尽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原文写道,“什么?”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只知道有个高大的影子在我心里迅速升起、升起……不知何时,我的眼眶内已充满了感动的泪花。我在街头站了很久,很久,直到一位过路人不慎撞到我,我才清醒过来。
修改 “什么?”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在我心里迅速升起、升起……不知何时,我的眼眶内已充满了感动的泪花。
修改理由 情感表达过头反而失去了真实感,议论也不可牵强附会,故意拔高。
对选材、文体及语言的修改
材料是表现主题、塑造人物的基础,应讲求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自己最熟悉的,最新颖的,最具个性的材料。检验四准则:理、情、美、新。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文章才能新意迭出,而有没有新意在作文判分时占分比例明显,所以要充分重视,不能用偷懒的心态写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之类,所选材料要能准确反映主题,要有新意,要耐人寻味,要克服幼稚的毛病。
常写的文体为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以写记叙文为最多。而有的文章纯属“四不像”,看成记叙文、散文吧,却没有完整的情节与细节描写及人物塑造,东拉西扯言不及义,重复啰嗦材料堆砌;看成议论文吧,又没有论证的具体过程,谈不上什么论证方法,也不符合议论文一般的结构和思路。现在虽然基本上不限制文体,但不是说不要文体,不管你用什么文体写作,都应讲究文体的规范性,都必须按照各类文体的语言表达、材料组织、基本结构等要求来写。
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语言规范、简洁通顺,表意清楚,用词准确、标点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佳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
所以一定要注意修改语言,在交作文前,一定先要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直至达到自认为已经不可再改一字、再删一字、再增一字方可交稿。
写作是件严肃的事情,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文”的本质,就是要表达出每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这就要多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写作和修改的实践中。在写作实践中,相信不断修改就一定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而有个性的才是有创意的,有创意的文章就一定是“靓丽”动人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初级中学)
对描写性细节的修改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暗含某种思想感情、揭示主题作铺垫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节描写应该具体生动感人。
修改示例 一个同学的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文章写作者在歌声的鼓舞下克服病痛伤痛坚持上学,文中写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学校赶去,突然,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爬起来的那一刻,只觉得浑身酸痛,两手一摊,掌心全是一丝丝血印子,我疼得禁不住哭出声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我忽然精神一振,只觉得一股暖流流遍全身,一种莫名的力量支撑着我站了起来。我拍拍身上的污渍,擦干眼泪,向学校跑去。
修改 插入心理描写——我好想回家,好像找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角落蜷缩起来,直到各种疼痛从我身上消失。抬眼看看,学校还是很远,我真的没有走下去的勇气了,况且天又这么冷,风又这么大,头又这么沉,但今天的课可怎么办呢……
修改理由 与下文的心理构成对比,展现“我”的软弱,人物描写更充分、更真实。同时,展现了“我”思想的变化过程,使下文的转变不至于突兀。
在文中,总有一些细节描写,用来刻画形象、寄寓某种思想感情,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从而表现主题,对这样的细节,一定要精雕细刻,使之具体生动、真挚感人,绝不可草草了事。
对记叙性材料的修改
记叙性文字有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人物的活动经历等作用,从而表现人物,明确主题。记叙性文字应该生动简洁、清楚明了。
修改示例 一个同学的作文《周末琐记》:对弈,似乎只是男生才感兴趣的东西,可我这个女生也对它情有独钟。周六,我在家里缠着父亲和我下棋,而父亲也从不拒绝。父亲棋艺高超,和他下棋总是更有乐趣,更有刺激。我摆好棋盘,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我渐渐落了下风。以后不管我怎么变化,我几次锐利的攻杀也不奏效。
修改 周末,最有乐趣的,就是与父亲对弈。父亲棋艺高超而性情沉稳,不管我的攻势怎么锐利,父亲总能稳稳地掌握主动,保持优势。
修改理由 使用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文字来节约篇幅,增补其他材料是为了充实对细节的描写。
对主题的修改
主题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既然灵魂有高低之分,那么主题也就有深刻与浅薄之别,有正确与错误之界。主题应该力求正确、真实、深刻、新颖。
修改示例 一个学生作文《街头见闻》:写一来自外地的无证煎饼小贩在街头经商交纳房租、供女儿上学,后来工具均被城管没收,但第二天小贩又出现在街头,又做起了煎饼生意。作者结尾写道,第二天放学,我又从这里经过,又闻到了那煎饼的香气……那小贩又同往常一样与顾客说笑着,显出无比的快乐。——城管今天没来!
修改 第二天放学,我又从这里经过,依然是汽车“嘀嘀”的催促,电动车刺耳的刹车,扑面而来的温暖的水雾,但已闻不到那煎饼的香气。我心里忽然有一种空空的感觉,是什么呢?不知道。
修改理由 原文中作者对笔下人物缺乏深刻的思考和全面的认识,似乎把小贩状写成了蝇营狗苟之徒,改写后的文章则写出了人物的善良、母性和无奈、痛苦,主题上展示了某种社会矛盾,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因此,更为含蓄深刻,更有张力,更耐人寻味。
对议论抒情语言的修改
抒情议论性语句常常是文中画龙点睛之笔,常能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应该或含蓄内敛耐人寻味,或张扬外显直达人心,都应生动有力、简洁精炼,都应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真实可信、自然妥贴。
修改示例 一个学生作文《街头见闻》:“我”遇见一位中年人在给轮椅上的老人买鞋换鞋,又得知中年人并非老人嫡亲子女却尽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原文写道,“什么?”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只知道有个高大的影子在我心里迅速升起、升起……不知何时,我的眼眶内已充满了感动的泪花。我在街头站了很久,很久,直到一位过路人不慎撞到我,我才清醒过来。
修改 “什么?”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在我心里迅速升起、升起……不知何时,我的眼眶内已充满了感动的泪花。
修改理由 情感表达过头反而失去了真实感,议论也不可牵强附会,故意拔高。
对选材、文体及语言的修改
材料是表现主题、塑造人物的基础,应讲求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自己最熟悉的,最新颖的,最具个性的材料。检验四准则:理、情、美、新。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文章才能新意迭出,而有没有新意在作文判分时占分比例明显,所以要充分重视,不能用偷懒的心态写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之类,所选材料要能准确反映主题,要有新意,要耐人寻味,要克服幼稚的毛病。
常写的文体为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以写记叙文为最多。而有的文章纯属“四不像”,看成记叙文、散文吧,却没有完整的情节与细节描写及人物塑造,东拉西扯言不及义,重复啰嗦材料堆砌;看成议论文吧,又没有论证的具体过程,谈不上什么论证方法,也不符合议论文一般的结构和思路。现在虽然基本上不限制文体,但不是说不要文体,不管你用什么文体写作,都应讲究文体的规范性,都必须按照各类文体的语言表达、材料组织、基本结构等要求来写。
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语言规范、简洁通顺,表意清楚,用词准确、标点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佳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
所以一定要注意修改语言,在交作文前,一定先要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直至达到自认为已经不可再改一字、再删一字、再增一字方可交稿。
写作是件严肃的事情,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文”的本质,就是要表达出每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这就要多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写作和修改的实践中。在写作实践中,相信不断修改就一定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而有个性的才是有创意的,有创意的文章就一定是“靓丽”动人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