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开场白”。实践证明“开场白”常常关系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
  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有三种作用。第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概述你演讲的主要内容;第三,向学生阐明听你演讲的必要性。只有起到这三个作用,那么这个开场白才算是非常成功的开场白,也将会收到预想的效果。
  
  一、利用“开场白”揭示物理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向学生说明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物理和数学;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物理作为支柱。还要阐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
  
  二、利用“开场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
  
  教师通过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场白”如结论或前言等及时給学生讲解。作为科学的物理尽管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当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努力,现在照样能学好。再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三、“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的趣味性
  
  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四、利用“开场白”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开场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
  
  五、“开场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
  
  一种艺术“开场白”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开场白”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有人认为,好的开场白只用于文科的教学当中,或者只用于演讲稿中,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对于一节成功的教学课堂,良好的开端即良好的“开场白”将决定着这堂课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着学生对这位老师或这门学科的兴趣之所在。教师只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就能设计出好的“开场白”,使“开场白”收到良好的“首因效应”,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思维,课堂上行程互动,师生融入课堂,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课时比重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组织和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就较集中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主问题,这也成了阅读教学的关键。  设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主问题是阅读探究教学中有质量且立意高远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主问题着眼于带动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知识浩如烟海。在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学生个体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尽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学尽一生受用的知识。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学生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化学课堂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最基础、最深刻的变革是基本观念的重构,这是一个回归教育本真、高扬教育本质、彰显教育理性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儿童意识逐渐形成并被接受;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注重学业准备蜕变为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教育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幼儿的“学”,从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经验”;教师角色发生了从“保姆”到“教师”再到“多重角色的专业人”的转变。这一改革经验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市场必需和国际上的接轨。它们需要新的科学知识,需要和国际接轨的新知识。因此我国在新世纪之初颁布了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需要,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倡导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一、教育价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探索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比如在幂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同底数幂相乘与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与同底数幂相除,这几个幂的性质相互混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运用乘方的知识,弄明白同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经常思索的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道理有三:  一、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
记得这样一句箴言: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促使儿童从事创造活动。那么在中规中矩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呢?跟随学校课题组进行补白艺术的研究,我发现,实施补白教学法,给孩子一个补白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创新能力,尽情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何为补白教学法?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数的概念,了解并学会判断是否为黄金三角形或黄金矩形。体验“天赋的比例法则”在日常生活中的美的体现。通过对黄金分割数的发现,提高观察、猜想、驗证等能力,体验数学猜想及数学美的思想。通过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绘画、经济学、运筹学
新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在新课改中大大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给学生创造多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  1.在课上,45分钟虽然有限,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上是他们表现的最佳机会。首先我设置了5~10分钟的“
所谓“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7~9年级)》认为:“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感。”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呢?  一、营造审美氛围——发现美  1.环境布置  浓郁、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为了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