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工水泛丸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剂型,也是中医炮制文化的一种传承,但目前的制作工艺存在着汤剂浓缩时间长、能耗高、浓缩度不足等缺点,笔者通过探索实验优化工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手工水泛丸;工艺优化:浓缩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068-01
丸剂是一种古老的剂型,又称丸药。一般丸药可分为水泛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1]。水泛丸是由方剂中的药物或部分药物煎汁与其他辅料或药粉以冷开水、黄酒、醋、药汁、糖液为粘合剂做成的药丸。其中手工水泛丸作为中药传统炮制手段,有着机器泛丸无法替代的优势和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灵活组方[2],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患者和儿童的小剂量用药可单人单方进行私人订制,因此在丸剂的制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着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
桐君堂作为杭州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手工水泛丸嚴格传承古老技艺,中药材正宗道地,精心炮制,品质受到专家及患者好评。但是笔者在与其校企合作中发现,水泛丸制备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瓶颈:(1)药汁浓缩时间长、能耗高、水溶剂浓缩效果差。(2)起模一增大一成型一盖面过程中加入辅料过多。(3)丸剂最终每日服用剂量过大。为了提高浓缩效率,减少辅料用量,从而减少日服用丸剂量,笔者将对手工水泛丸的工艺进行研究。
1 处方与设备
1.1 处方
处方一: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麦冬、麻仁、红枣、阿胶、白酒。
处方二: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1.2 设备
YJC20/1 1自动煎药包装机;BUCHI Rotavapor R-300; BUCHIVacuum Pump V-1OO; XD热风循环干燥箱等。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方法
将调剂好的方剂加入适量的水浸泡30-40min,大火煎煮1Omin后改文火再煎煮20min,过滤得药汁待浓缩。选择合适温度、压强、转速进行浓缩,浓缩至药汁微浓稠状,加入适量辅料或打粉药材,再浓缩至粉末,烘干成药粉备用做水泛丸。
2.2 浓缩工艺条件考察
根据对产后调理方浓缩影响,选定浓缩压力、浓缩温度、煎煮溶剂、浓缩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水平验证试验(见表1)。并将试验条件应用于保和丸试验(见表2)。 2.3 药粉或辅料加料方式考察
通过确定的浓缩条件,考察部分药材打粉后添加,减少赋形剂用量,从而减少起模药粉量,从三贴药量放大至七贴药量试验(见表3)。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产后调理方的浓缩条件试验,以及保和丸的验证性试验,我们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浓缩工艺:温度60℃,压强30mbar,溶剂H2O,将茯苓、陈皮、神曲打粉后期添加,最终浓缩成粉烘干制丸。通过此方法可减少浓缩时间,提高浓缩效率,不用添加额外辅料赋形剂,大大减少了最终丸剂的成品量,从而减少患者每日用药量。
此外本课题仍有一些继续值得探究之处,如不同方剂打粉药材不同,后期加辅料量有不确定性。另外,如遇到沉香等挥发性药材可打粉后期加入,冰片等药材可用乙醇溶解后直接用于成模;放大至7日量由于实验室小型化设备,不适合放大实验,在实验数据上有一定的可变性,可引入中型设备继续实验,因此水泛丸研究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1]严劲松、刘正华,《手工水泛丸中加水方法的改进探索》,[C] 2002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于开彬,《手工水泛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26).963
【关键词】手工水泛丸;工艺优化:浓缩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068-01
丸剂是一种古老的剂型,又称丸药。一般丸药可分为水泛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1]。水泛丸是由方剂中的药物或部分药物煎汁与其他辅料或药粉以冷开水、黄酒、醋、药汁、糖液为粘合剂做成的药丸。其中手工水泛丸作为中药传统炮制手段,有着机器泛丸无法替代的优势和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灵活组方[2],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患者和儿童的小剂量用药可单人单方进行私人订制,因此在丸剂的制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着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
桐君堂作为杭州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手工水泛丸嚴格传承古老技艺,中药材正宗道地,精心炮制,品质受到专家及患者好评。但是笔者在与其校企合作中发现,水泛丸制备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瓶颈:(1)药汁浓缩时间长、能耗高、水溶剂浓缩效果差。(2)起模一增大一成型一盖面过程中加入辅料过多。(3)丸剂最终每日服用剂量过大。为了提高浓缩效率,减少辅料用量,从而减少日服用丸剂量,笔者将对手工水泛丸的工艺进行研究。
1 处方与设备
1.1 处方
处方一: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麦冬、麻仁、红枣、阿胶、白酒。
处方二: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1.2 设备
YJC20/1 1自动煎药包装机;BUCHI Rotavapor R-300; BUCHIVacuum Pump V-1OO; XD热风循环干燥箱等。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方法
将调剂好的方剂加入适量的水浸泡30-40min,大火煎煮1Omin后改文火再煎煮20min,过滤得药汁待浓缩。选择合适温度、压强、转速进行浓缩,浓缩至药汁微浓稠状,加入适量辅料或打粉药材,再浓缩至粉末,烘干成药粉备用做水泛丸。
2.2 浓缩工艺条件考察
根据对产后调理方浓缩影响,选定浓缩压力、浓缩温度、煎煮溶剂、浓缩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水平验证试验(见表1)。并将试验条件应用于保和丸试验(见表2)。 2.3 药粉或辅料加料方式考察
通过确定的浓缩条件,考察部分药材打粉后添加,减少赋形剂用量,从而减少起模药粉量,从三贴药量放大至七贴药量试验(见表3)。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产后调理方的浓缩条件试验,以及保和丸的验证性试验,我们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浓缩工艺:温度60℃,压强30mbar,溶剂H2O,将茯苓、陈皮、神曲打粉后期添加,最终浓缩成粉烘干制丸。通过此方法可减少浓缩时间,提高浓缩效率,不用添加额外辅料赋形剂,大大减少了最终丸剂的成品量,从而减少患者每日用药量。
此外本课题仍有一些继续值得探究之处,如不同方剂打粉药材不同,后期加辅料量有不确定性。另外,如遇到沉香等挥发性药材可打粉后期加入,冰片等药材可用乙醇溶解后直接用于成模;放大至7日量由于实验室小型化设备,不适合放大实验,在实验数据上有一定的可变性,可引入中型设备继续实验,因此水泛丸研究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1]严劲松、刘正华,《手工水泛丸中加水方法的改进探索》,[C] 2002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于开彬,《手工水泛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2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