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足球梦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湖北省校园足球中学生联赛暨湖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于8月2日至10日在宜昌市举行,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足球队代表咸宁参加比赛,一举斩获男子组亚军,创造了咸宁历年来在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并将于今年11月份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成绩背后,大集中学以及咸宁市教育部门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咸宁市目前有1049所学校,在校学生超过50万。自2015年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以来,咸宁市已有47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成校园足球场地121块,近12万名学生、2千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园足球培训、竞赛和足球文化活动,今年还推荐2所幼儿园申报了“全国足球特色项目幼儿园”,笃志笃行走出一条“娃娃足球路”。
  三级联赛:“水坑”里踢出省亚军
  咸宁市每年组织各学段学生市级联赛约50场,平均每5名学生中就有1人在踢球。在全市联赛带动下,各区县联赛也已形成机制,一大批校园足球好苗子脱颖而出。2019年,通过足球联赛这个载体,就在全市选拔了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6支队伍共计60余名运动员参加湖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其中2名运动员入选最佳阵容名单并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
  崇阳县教育局每年都会组织全县中小学足球联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级别,采用循环赛、淘汰赛等形式进行。
  市县级联赛如火如荼,学校联赛的激烈程度也一点都不落后。在崇阳县大集中学,目前已形成“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四季有联赛”的良好态势。学校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分校区挑战赛,每个班级每年参与比赛场次不少于10场。在比赛中,队员们充分发扬拼搏精神,每球必抢、每球必争,在激烈拼抢中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体现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素养。
  崇阳县教育局发展校园足球颇舍得“下本钱”,自2015年开始就将白霓镇中心小学一批基础扎实的足球好苗子全部集中到大集中学上学,在今年的全省亚军队伍中,有10名队员来自白霓小学。
  2011年,大集中学(当时校名为“崇阳县城关中学”)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建了足球队。学校有一块天然草坪,围起来就成了孩子们的简易足球场。时间久了,草皮很快“秃了头”,土地不平整,到处是水坑。热情抗骄阳,勤勉逐风雨,孩子们跟着教练就在这块简陋的场地上刻苦地训练。
  大集中学校长王习标说,学校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不光是口头重视,更是深入骨髓的理解和支持。他经常找政教人员和班主任谈话,强调“只要是学生踢球,就不要去干涉和阻拦”,要求大家关心足球队员的学习生活,多给予鼓励。
  8月7日小组赛,咸宁对阵黄冈。赛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武汉四中比大集多4个净胜球。比赛当天,滂沱大雨,由于大集的孩子們惯在“水坑”里摸爬滚打,环境艰难反而磨砺出坚韧意志,这场比赛最终以13:0的成绩赢了黄冈反超武汉,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八强。
  2015年,对照《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大集中学开始将足球作为学校特色匠心打造,把校园足球体育放在与学校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上发展,以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以开展好足球课、校本课程及第二课堂活动为提升路径,以学校足球联赛及足球特色活动为载体,开齐开足体育课,丰富校园足球文化特色。
  足球课程伊始,由3名教师专职教学,每生每周参与1节足球课,足球队员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通过“走班选课”上1节足球课。后来,足球推广成效斐然,在选修校本课程中,全校10.36%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足球兴趣班,是15门兴趣选修课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学校创新实践“以大带小”的学生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促进共同成长。
  四年来,大集中学上下笃志筑梦,学校足球队不断发展壮大,足球文化日益浓厚,学生球技水平显著提高,从山区小县城,踢出咸宁,踢出湖北,如今踢向全国。
  以点带面:“飒女孩”闯进省运会
  2015年,嘉鱼县实验中学被湖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湖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咸宁市教育局指导该校从600余名女生中选拔出40名“飒女孩”,组建了咸宁市第一支女子足球队。
  2016年8月,这支女子足球队代表咸宁第一次参加湖北省青少年女子U13组足球锦标赛。
  “飒飒,风也。”新网民们用“飒”来形容女子爽利有个人风格。但在嘉鱼女足建设之初,女孩们可并不都觉得踢足球是件很“飒”的事情。大多数队员此前没踢过球,足球基础几乎为零。教练李蓉蓉是田径专业毕业,半道“改行”教足球。
  咸宁市教育局从全市1000多所学校中挑中了嘉鱼县实验中学发展校园女子足球。一方面,推荐李蓉蓉参加全国足球专项师资培训,帮助她提升足球教练水平;另一方面,外聘教练指导足球训练。李蓉蓉自身也凭着一股钻研劲,不断自我充电,探索训练方法,利用课间和放学后的一个半小时苦练基本功,自己一边学一边教学生,队员们的球技和实战能力一天天提升。
  2018年4月2日,一连几天的春雨间歇。在2018年湖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暨省运会预赛中,嘉鱼女足“黑马”之姿靓丽出线,代表咸宁首次晋级省运会总决赛。
  “队员们在场上的表现让省里的裁判和场上的观众大加赞扬。”学校政教处副主任汪军衍说,“队员们起步晚,水平和其他市州的差距大,但大家乐观自信,有股子拼劲,团队意识强。”
  如今,越来越多的铿锵小玫瑰在香城泉都鲜艳绽放。咸安区实验学校学生余依瑞原本有些内向,初二时进入学校女子足球队担任守门员,她不仅熟练掌握了足球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协作,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朋友,真正爱上了足球。
  “踢球不但不会耽误学业,而且能强健体魄,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好状态。”2019年中考,余依瑞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录取。   走进咸宁市实验小学,只见一群小女孩正在足球场上你追我赶,清丽的身影犹如跳动的音符,弹奏着一曲青春飞扬的旋律。按照教练的指令,跑、跳、运、转、控……“飒女孩”们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种基础动作。
  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咸宁市教育局大力推广校园阳光体育,深入实施体育中考改革。从2019年中考开始,将体育分值提高到40分(最初为20分),以中考为导向,引导广大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以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至少掌握2门及以上体育技能、在体育中锻炼体魄、有力量地成长”的目标。即便校园足球在伊始阶段是作为“流量小生”出现,咸宁市教育局仍将笃志笃行将它百炼成钢,将它磨炼成“实力大将”。
  阳光体育:“翦老师”们扛起绿色的梦
  疾学在于尊师。咸宁市教育局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选拔教师外出学习,并不时聘请省特级教师来咸宁学校送教,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素养。同时,明确规定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及活动纳入工作量范围,在评优表彰、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此外,设立体育工作专项经费,为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和运动意外伤害险,有效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正常开展。
  在咸宁市实验小学,有一位鼎鼎有名的翦教练。他名叫翦英武,从2005年开始就在学校担任足球教练,曾经为了争取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建足球场地,敢跟领导拍桌子。
  脚下有梦想,进退皆文章。十几年来,翦教练流水般向上级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足球好苗子。市实验小学每周每班有1节足球课,每周一至周四课后校足球队训练,周五半天校本足球课程,周末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足球项目有8个班共计240余名学生参与,翦教练一应扛起了担子。
  今年春季,已经从咸宁市实验小学毕业8年的王泽豪代表北方民族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拿了总冠军。梁爽高中毕业后去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加入了校足球队。他们都是翦教练带出来的学生,暑假回了咸宁都专程回母校看望翦教练。
  “足球是最好的运动。体育课不应因任何理由被挤占。”每每看到学生在足球比赛中那种不服输的劲头,翦教练就觉得自己肩膀上的不是担子,而是孩子们绿色的梦想和金色的童心。
  近年来,咸宁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测数据一致率节节攀升。2018年,咸宁市现场抽测数据一致性合格率为100%。
  实践表明,校园足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体质素质培养的一块炼金石。咸宁市教育局秉持“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理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明确特色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在市县教育局中,体卫艺科都是最“烧钱”的科室,咸宁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仅2018年活动经费就达120余万元。
  咸宁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弘扬和践行“厚德尚学,勇毅笃行”的咸宁精神。原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901班班主任镇锦兰素日里就鼓励孩子们多多参与足球体育活动,在她看来,踢足球也是在践行咸宁精神。赛前与对手击掌示好、鞠躬互敬为“德”,比赛中奔跑控球、抢传落点球等为“勇”,逢球必抢、赛场必争冠军为“笃行”。
  去年,镇锦兰与科任老师协同合作,安排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写关于校园足球活动的作文,在数学课上结合测量内容量一量足球场地的大小,在陶艺课上制作以足球为主题的作品……在她的班级里,足球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和选修课,这项快乐的运动已经融入每一门课的学习中。
  在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每到课间孩子们都会开心地做着教师们自主研创的足球操。学校每班都有足球队,并且有3支足球校队在不间断地坚持训练。学校通过发放《告家长书》、邀请家长参观学生足球训练、召开座談会、开展“中国梦·足球梦”征文大赛、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足球比赛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对孩子参与足球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的咸宁,校园绿茵场内,各式足球活动正酣;绿茵场外,校园记者兴趣班和创意漫画兴趣班成员或摄影或素描,记录赛场人员风采。校园内外以球为媒,激昂弹奏出校园文化生命力的慷慨乐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大集中学的孩子们用一块省亚军的奖牌书写了咸宁校园足球发展的荣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咸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礼高动情地表示,美丽鄂南校园,因为体育,让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因为足球,让孩子们尽情放飞梦想,还孩子们一片热热闹闹的绿茵场,让“娃娃”足球梦在广袤天地自由绽放。
  (作者单位:咸宁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其他文献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的。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我”四处寻找那一撇,“那一撇”代表什么呢?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幸福!  人生不过三万天,没有它什么都是浮云!而曾经的我,丢失了
本刊讯(通讯员 廖金义)11月5日,崇阳县大集中学附属小学隆重举行“阅读小明星”颁奖仪式,校长龚玄甫为32位小明星一一颁发了“阅读小明星”金牌。据学校教务处主任介绍,近年来学校着力建设书香校园,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校园阅读,举办了“天天开展大阅读,人人争当小明星”全民阅读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學校的具体做法是: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累计阅读210分钟、四五六年级学生每累计阅读420分钟便可奖得“阅读小硕士”
本刊讯(记者 鄢志勇 姜楚华 通讯员 江剑 雷中怀)3月12日至13日,2019年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暨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在黄冈市举行。全省17个市、州教育局分管教师工作负责人及教师(师训)科长齐聚黄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总结交流2018年经验,谋划2019年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学敏,省委組织部人才处
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乡村少年宫,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辅导和帮扶留守学生活动。  这个由15人组成的支教服務團队和150名留守孩子一起欢度假期,义务辅导作业还教他们唱歌、器乐、舞蹈、绘画、书法、泥塑、电脑和实验操作。心理辅导课上,同学们做起了“心有千千结”的游戏。在“解结”的过程中,大家学会了团结协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体育兴趣班里,孩子
2016年国庆节,襄州区石桥镇黑龙集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黑龙集小学”)豫剧社团的一群小演员,受邀和湖北省豫剧名家一起到军营慰问演出,同台表演《花木兰》《朝阳沟》等传统曲目,精彩的表演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啧啧称赞。  除了豫剧,程河柳编、古驿皮影戏、石桥秧歌、天润傀儡等一批在当地久负盛名却又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如今在襄州区的校园里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间艺人史文有的困惑  黑龙集地处鄂豫交界处,素有“
二三十年前,中国大陆刮起“国学热”。至今,这股热方兴未艾,长盛不衰,且渐有覆盖、弥漫、争锋之势。  問者谓何?其实道理很简单: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进步,需要国学;涵脉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养成健康人格,需要国学;凝集民族智慧,增强民族团结,重建价值体系,尤其需要国学。一句话,国学乃中华民族文明之根、文化之魂、文脉之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炎黄子孙的文化胎记和标识。 
清晨,迎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走进武穴市实验高级中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几个大字让人眼前一亮。武穴市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创办仅19年的学校,如今,这所年轻的学校迈着朝气蓬勃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坚守一个理念  “学校要发展成为湖北名校,应以怎样的姿态奋力前行?”校长干小平在思考。  最终,学校确定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作为自己的育人理念。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广纳 博爱 精进 超
近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下发通知,授予潜江市教育局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据悉,2016年5月,潜江市作为湖北省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11个样本县市之一,并有8所初中、13所小学被确定为样本校,承担了2016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任务。  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潜江市教育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各类质量监测专班,对监测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出台政策措施,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杭州市鼓励和支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到乡村学校支教1学年及以上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或已完成交流任务的特级或高级教师,各地可给予每人每年两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交通差旅费用补助及购买意外保险等。  杭政策规定,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5%。乡村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城镇学校
2013年12月,孝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的督导评估。2014年10月,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经过整改落实后,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督导评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孝昌县的关键亮点在于,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新机制逐步完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