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宋美龄在成功的抗日演讲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l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公正的角度来看,宋美龄是一位极为坚定抗日反侵略的民族主义者。在抗日战争中,她为中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正是因为宋美龄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在当时她曾一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女性”!显然,宋美龄的美,和她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分不开的!
  1942年底至1943年初,宋美龄访问美国,她成为第一位以平民身份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妇女,随之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著名的“宋美龄旋风”,取得了重大外交成就。
  许多人将宋美龄的成功归结为她长期的留美学历、出众的演讲才华、风雅的外交气质和动人的音容笑貌。其实,宋美龄的外交成就真实地建立在中国人民坚持抗日战争五年多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之上,是中国军民不惜流血牺牲与日寇顽强拼搏的精神造就了宋美龄在美国的“光辉形象”。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四年中,宋美龄先后发表了上百篇文章和演讲,在对外宣传、妇女工作和救护难童问题上具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力。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出版了宋美龄的《战争与和平通讯》、《蒋夫人论集》等书。其中有许多充满感情的文字与声音。例如,宋美龄在一篇文章中报导了中国抗日战场的情况,同时指出,在我们缴获和击毁的日方坦克和飞机中有美国制造的零件,并据此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美国政府对于中国抗战的两面政策。美国的各大报刊争相转载了宋美龄的文章,使得美国民众舆论大哗,对美国国会政策形成很大压力,同时也激起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深切同情。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击沉了美国军舰8艘,炸伤12艘,击毁美机250多架,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让美国人尝到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真正“苦果”,应验了毛泽东当初谴责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的那句预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了进一步争取美国舆论对国民党政府的同情与支持,争取美国国会对中国抗战的实际援助,1942年11月,宋美龄访问美国,刮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外交旋风”,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宋美龄最初去美国的任务并不是公务性质的,而是为了治病。大约在11月27日,宋美龄带着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两名护士和她的外甥女孔令伟抵达纽约,在美国总统助理霍普金斯的迎接下立即住进了哥伦比亚长老教会医疗中心哈克尼斯医院。1943年2月初,宋美龄经过美国医生的悉心治疗,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后出院。她接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的邀请赴海德公园罗斯福总统的私人行宫休养。
  其时,美国人已为宋美龄安排了密密的演讲日程表。据1943年2月9日宋美龄致宋霭龄的电报说:“妹决定于本月十七日赴白宫。十八日向美国国会演讲后赴美国无名士兵纪念碑献花,当晚由我大使馆接待。三月一日返纽约,由纽约市长至站迎迓,即赴市政府接受纽约市赠予荣誉公民。二日由我纽约总领事公宴,是晚十时半在麦狄生花园向美国民众演讲,美东部八省主席均准备莅临,四日在加乃奇厅向华侨演讲,六至八日赴威尔斯来演讲,十二日到芝加哥演讲。十八日赴旧金山,由市长赴站迎迓,并赴市政府接受该市金锁匙后,检阅海、陆、空军及民众游行及宴会等。二十一日向我华侨演讲,皆往洛杉矶赴宴。拟于三月底或四月初,或赴加拿大以增国光。”宋美龄在电报中不无担忧地说到:“妹演讲、宴会之程序当极辛劳,当经为国家加强邦交而增光荣计,当尽为之,唯默祷上苍予我精神及体力耳。”
  蒋介石对于宋美龄即将在美国国会演讲十分看重。他于1943年2月12日专门致电宋美龄嘱她在演讲中的注意事项。其指示曰:1.中美两国传统友谊过去一百年间,毫无隔阂之处,是世界各国历史所未有之先例;2.代表中国感谢美国朝野援助中国抗战之热忱;3.今后世界重心将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如欲获得太平洋永久和平,必须使侵略成性之日本,不能再为太平洋上之祸患,等等。
  2月23日,蒋介石又一连给宋美龄发出三封电报,要宋美龄注意:第一,切不可使听者有被训示之感,亦不宜有请求之意,只以友邦地位陈述意见;第二,应使听众能移其目光,留心于太平洋问题之重要;第三,认定日本为中美两国共同之敌人,非根本打倒不可,同时强调战后亚洲经济地位之重要,尤其是中国的物资、人才与美国机器、资本的合作开发,等等。
  宋美龄回电说:“文、元各电均悉,所告卓见非常感佩。妹向国会及各地演讲,当予分别遵照电示,总以维持我国家尊严,宣扬抗战对全世界之贡献,及阐明中美传统友好关系为原则。私人谈判,当晓谕美国当局以我国抗战之重要性;公开演讲,则避免细节,专从大处着眼,以世界眼光说明战后合作之必要。”
  据《宋家王朝》的作者说,此后,宋美龄对于各种演讲稿,每一稿都亲自修改七八遍,把白宫的工作人员都折腾得够呛。可见,宋美龄对于这次在美国的宣传活动是尽其全力,十分重视的。她对演讲所定的基调策略也是正确的。这是她能够在这次外交宣传中取得巨大成就的良好基础。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当天,她穿着黑色金丝绒旗袍,胸前佩着镶有宝石的中国空军徽章的大扣花,显得清高淡雅,在副总统华莱士的带领下,走上讲坛。
  宋美龄在众议院首先对在海外服务的美国人作了一番真诚的赞扬。她说:“余首愿确告诸君,美国人民对于分布全球各地之美国作战壮士实足以自豪。余尤念及远处异域偏僻区站,生活至感寂寥之贵国壮士。盖此辈任务,既不能有显赫之表演,亦无振作精神之战事,而系日复一日,仅奉命担负其例行任务,如守卫防御工事,并准备抵抗敌方可能之蠢动而已。……贵国若干部队,驻扎在遥远隔绝地点,非平常交通所能到达。贵国若干壮士,必须用临时赶筑之机场,飞行海面,经数百小时之久,以搜寻敌方之潜艇,往往一无所遇,废然而返。”
  随后,她转而赞扬面对的这些美国议员,说:“美国人民正在建立与实施一种确系其祖先所怀抱之立国典型。此种信心,盖见加强而证实。诸君为美国人民之代表,目前有一光荣机会,使汝祖先之开国工作,发扬光大,超越物体与地理限制之疆界。诸君之祖先曾以大无畏之精神,冒不可思议之困难,筚路褴褛以开发一新大陆。现代人士,无不赞美其精力过人,宗旨坚定,以及成功卓著。诸君今日,当前正有一更无限伟大之机会,可以赓续发挥汝祖先所怀抱之理想,并协助完成解放全球各地人类之精神。为求完成此项目的计,吾侪身属联合国家,必须尽力加强作战,俾联合国早日获得最后彻底之胜利。”
  紧接着,她把话锋转向中国,说:“中国著名兵家孙子有言,‘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吾人另有一谚语云:‘看人挑担不吃力’。此等名言,来自明哲久远之古代,实乃每一民族所共有,然而仍有一种轻视吾敌人力量之趋势。当1937年日本军阀发动其全面对华战争时,各国军事专家,咸认中国无一线之希望。但日本并不能如其所曾夸称,迫使中国屈膝;于是举世人士,对此现象,深感慰藉,并谓当初对于日本武力,估计过高。虽然,自日本对珍珠港、马来亚,以及南洋一带加以背信无耻之袭击后,战争之贪狂火焰,弥漫太平洋上,而各该地域,相继失守,一时观感,遂又趋向另一极端。世界人士由此遂视日本人为尼采所称之超人,在智力上与体力上均超越于其他国人。”宋美龄尖锐地指出,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人民曾经在抵抗日本侵略的头四年中,孤立无援,独自抵抗着日本军阀的淫虐狂暴。而现在又有人认为打击日本不如打击希特勒重要,“吾人慎勿忘日本今日在其占领区内所掌握之资源,较诸德国所掌握者更为丰富。吾人慎勿忘如果听任日本占有此种资源而不争抗,则为时愈久,其力量亦必愈大。多迁延一日,即多牺牲若干美国人与中国人之生命。”
  最后,宋美龄坚定地表示,“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宋美龄的演讲赢得了众议员们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随后,宋美龄又被引至参议院,要求她作简短演讲。宋美龄上台后表示,因没有准备到这里演讲,故只是临时发言。她说,中美两国有160年传统友谊的历史,她感到两个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她随即讲起了一个美国飞行员叙述的自己的故事:一个美国飞行员在轰炸南京归来时,不得不降落到中国内地。落地之后,他看到一群中国民众向他走来,他即扬起双手高呼:“美国,美国。”中国民众立即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并且想要拥抱他,就像找到了自己久别的兄弟一样。接着,宋美龄说起了自己:“余在幼时曾来贵国,认识贵国人民,并曾与之相处。余在贵国度过余身心长育之时期。余操诸君之语言,不但操诸君内心之语言,且操诸君口头之语言。故今兹来此,亦有如见家人之感。”
  宋美龄这一独特的开场白,立刻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接着,宋美龄谈起了中美两国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想问题。她又举出了中国民间的小故事,说当她与委员长退出汉口路经衡山时,看到山中有两千年前建造的“磨镜台”古迹,遂问起来历。故事是“二千年前,此地附近有一古庙,有一小沙弥,辄至此地,终日盘坐,合手祈祷,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日复一日,期得福祉。同时庙中住持以一砖在石上磨琢不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小沙弥有时举首四顾,以窥住持之所为,但年老之住持依然进行其磨砖工作如故。一日,小沙弥问曰:‘住持师父,以砖磨石,究何为乎?’住持曰:‘余欲磨砖成镜。’小沙弥曰:‘住持师父,磨砖成镜不可能也。’住持曰:‘诚然。此与汝日复一日,自朝至暮无所事事,只知诵‘阿弥陀佛’,以祈福祉者,同为不可能之事也。’”于是,宋美龄进而指出,光是宣布理想是不够的,我们不仅应该宣布理想,而且要以实际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在参议院的简短演讲同样获得了听众的热烈反响。
  2月19日,罗斯福总统亲自为宋美龄主持了有172名记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宋美龄谦逊地表示,自己到战争前线视察时并未感到害怕,而现在看到记者们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的时候,却不那么自信了。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便觉得自己是在朋友们中间。
  有记者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关于没有充分利用其人力的报道是否真实?”
  这时,宋美龄的黑眼睛闪闪发亮,经过愤怒的一瞥之后迅速控制好自己,说:“没有汽油、飞机和弹药,血肉之躯怎能有效地用以战争?”
  记者问:“中国何时能收到所需要的物资?”
  宋美龄巧妙地答道:“这个问题请总统回答更好。”
  罗斯福从容地答道:“把飞机和供应品运往中国存在巨大的困难,但是美国正在努力把东西运进去。如果我是中国政府一个成员的话,肯定会问:什么时候再增加一点,为什么不增加一点?作为美国的一个成员,我就必须回答:上帝愿意让我们多快就多快。”
  记者问:“蒋夫人对于美国如何能加快对华援助的问题,有何建议?”
  宋美龄把头再次转向总统,说:“总统说过,上帝愿意让我们多快就多快,但是我记得,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宋美龄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表现同样征服了参加会议的记者。专栏作家雷蒙德·克拉波在1943年3月1日的《时代》杂志上写道:“有朝一日他们可能让海伦·海斯上演这个角色,但她却不会比现实生活中的蒋夫人演得更好。”美国一些报刊争相在头版刊登介绍宋美龄的文章。
  3月1日,宋美龄在纽约市政厅发表演讲,参加者有纽约市长与纽约市民代表。在这次演讲中,宋美龄显得愈加自信与自如。她先谈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中国人,而是为了正义和世界和平。接着,她讲述了一则中国古代的小故事。她说:二千年以前,大约正是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代,广西省内有两条河流经常泛滥成灾。当地人民因水灾而惨死者达数千人。秦始皇遂派出一名高级官员前往治水。此人去了以后,组织筑堤防灾,但未能将泛滥的洪水挡住,该名官员被秦始皇处死。第二名官员派去以后,其结果与第一位相同,也被秦始皇处死了。第三名官员终于将防水的堤坝修筑成功,将洪水拦住了。他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与赏赐。
  宋美龄侃侃而谈地继续说道:去年我与蒋委员长旅行至某地,发现有三座坟墓,问其原由,所获得的答案是:“这三个人同是筑堤防灾的官员之墓,其中二人失败,一人成功。”我又问:“为什么成功者与失败者同葬?”答者道:“第三人成功以后,受到厚赏,但他拒绝了皇帝的赏赐,回家自杀身亡,并且对家人说,他不愿意因为别人的失败而使自身获利。也就是说,他不愿意以别人生命的代价来换得自身的荣耀。”宋美龄说到此处后话锋一转,说:“余感觉美国人民亦有同样之正直德性。彼等不肯以他人所付之自由代价,而本身享受其利,我言然乎?此种高尚正直及愿为共同目标而共同忍苦工作奋斗之感觉,即为中美两国人民共同之立场。”
  3月2日,在麦迪逊广场向美国民众演讲,宋美龄首先感谢了近几日她所收到的美国民众从各地给她寄来的数千封信函。随后,她讲起了中国民众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品德。重庆遭到日本飞机的野蛮轰炸之后,许多老百姓无家可归,政府设立了施粥所救济难民,但好多家室被毁者拒绝领受施粥,要求将食品送给更需要的人。她说:“在此次世界战争中,吾人正不惜牺牲吾民族之精华,并牺牲吾人所有之一切,以期有所贡献于此次大战争而建立一自由正义之世界。余为此言,实因余感觉应将今日中国人民之思想,与此思想所依据之民族性奉告诸君。”
  在这次演讲中,宋美龄自豪地说:1937年,日本的近卫文麿 曾经宣称日本将在三个月内使中国屈服,“然自近卫作此语以至今日,试问有多少三个月已成过去,而中国仍抗战如故也”。她还以中国历史上秦灭六国时的连横、合纵为例,说明民主国家团结对敌的重要性。
  3月7日,宋美龄在母校威尔斯利学院发表演说,谈了妇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3月22日,她在芝加哥运动场发表演讲,谈到美国立国、发展的历史,强调了国际间联合努力与合作的必要性。同时,联系中国的抗战,指出国际条约应具有实际的效益,否则“徒属具文,终无生气”。这里暗中指责了英美等国在中国抗战初期的绥靖政策。她从人类共同文明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性意义,说:“一国之文化,固为一国之所特有。故凡模仿他国之事物,若不能融化于人民日常生活之中,终不免呈现其外来之痕迹。中国六年来之抗战与痛苦,乃以事实,而不以空言,证明中国人民认为本国文化之保存,即所以辅助世界文明之维持。正因吾人不以吾国文化单独存在而自满,吾国正在努力奋斗,以协助建造色彩丰富之世界文明,以永保人类不容推翻不容放弃之各项共同誓守原则;目前如何艰苦,在所不计也。中国人民坚信此等原则,乃人类所固有,人类一日生存前进,一日不能稍有迁就。”
  3月27日,宋美龄在旧金山市政厅发表演讲。她从旧金山的山水之美联想到中国杭州、奉化一带的天然景观,再谈及中美两国共同奋斗之重要性。其中还讲述了中国古典小说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用这个中国历史故事说明“吾人身属联合国家者,当前具有更大之目标,即谋人类之进步”。
  4月2日晚,宋美龄参加晚宴,对大批客人发表简短讲话。她引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四件轶事,说明中国和中国人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两大优良品性,强调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4月4日,宋美龄在洛杉矶好莱坞发表了演讲,集中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经过与惨烈情景。她说:“盖时至今日,举世皆知日本军阀于占领南京及其他区域之后,如何实行其有计划之残暴手段;如何从事劫掠,并剥夺受惊民众之一切谋生工具;污辱吾之妇女,逮捕所有壮丁,捆缚一处,如捆缚禽兽然;并强其自掘坟墓,最后则将其踢入墓穴,予以活埋。”又说:“在居留汉口之际,委员长与余时赴各前线视察,往往目击数十万本来生活安乐之同胞,今已顿成难民,流离载道,遭受敌机轰炸扫射,道旁则有累千盈万之待埋尸体,此真令人触目惊心,永难忘怀。”
  宋美龄在她的一系列演讲中,热情歌颂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宣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形,控诉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残暴罪行,强调了国际间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野蛮侵略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战的业绩,阐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的牺牲精神和传统美德,传达了正义战争必然获得胜利的坚定信仰。
  无论是当时的美国记者,还是现在的一些宣传媒体,都喜欢将宋美龄在美国的成功更多地归结为她的个人魅力。当时的美国记者从头到脚地描述宋美龄;现在的评论员则宣称,“宋美龄将她的女性特质运用得淋漓尽致”,“她以一个弱者的形象出现,赢得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怜惜”,“穿着东方的旗袍,说着流畅的英语,她对美国人是一种致命诱惑”,等等。
  事实上,这些评论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宋美龄外交成功的最本质的东西,对许多人产生着误导。宋美龄当年出现在美国讲台上恰恰是一个强者的形象。她的外交成就建筑于中国人民浴血抗击野蛮横暴的日本侵略军五年之久的伟大业绩之上。当美国人在珍珠港遭到日本侵略者残暴屠杀的时候,他们开始真正关心与同情已经遭受日本侵略多年的中国人民。宋美龄向他们介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与顽强精神,必然唤起美国人民心中的共同感受与强烈反响。宋美龄在美国受到的尊崇,包含着美国人民对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牺牲的抗日精神的尊崇。同时,宋美龄在美国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典故与历史故事。她以中国历史典故明喻暗讽,勾起美国人心中的愧疚与良知,这无疑也有着极强的新鲜感与吸引力。宋美龄用美国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明智慧,从而使得美国听众自觉自愿的“洗耳恭听”。这种中西文化的完美交融也是宋美龄能够成功的秘密所在。
其他文献
腊八良辰腊八稠,避灾迎瑞祷天酬。  最优一岁开心景,喜闹春风竞上游。  木棉花  臉面微红笑态羞,鹏城绽放报春酬。  若求冷冻强身体,雪后妖娆更靓眸。
美政府部门意外公开核密件档案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一份涉及美国核项目的保密报告惊现在一家政府网站上,暴露了包括美国核储备地点在内的重要核信息。  “这一事件引发核专家开始讨论报告到底会对核安全构成多大威胁,同时也促发华盛顿方面开始调查为何这样一份保密材料会被公开发布”,《纽约时报》文章说。  不过,也有专家称,这份报告只是列出了美国核项目中“最敏感部分的条条框框”,还不足以构成“灾难”
摘 要:主位分析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对于语篇分析的研究有很大帮助,并且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显著。本文主要分析了《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两个中文译本,了解译者在翻译语篇时,把握主位推进之间的联和变化,从而使原文风格再现。  关键词:语篇翻译;主位推进;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作为儿童文学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里  有一朵不起眼的小花  西溪小花篮 精致而多彩  小小的篮子里  装载着悠悠的白云  乾隆下江南 西溪且留下  窸窸窣窣的织声里  诗兴随手拈来  上香的古道边  花篮串起经久的故事  指尖上开出的美麗  挂在典雅的厅堂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大小小的实验区不下一百处,著名的有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虽然这些旨在改造农村社会的运动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评说不尽。你所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些几乎全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乡建运动中,竟然有一处军
结满风霜的冬  在飘逸的雪花里  厮守在季节的边缘  一股南风掠过 春天跃然纸上  此刻 没有一棵干枯的野草  眷恋荒芜 一层深埋的绿  被一场春雨拽了出来  高过大山的云层  雾化了苍马山紧皱的眉头  驶过彼岸的花 开在了春天的沭河里  蜜蜂蝴蝶 依戀着桃花  芬芳馥郁的世界  旖旎了沂蒙山
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南部,在滦河主要支流青龙河上,因毗邻长城关口之一的桃林口而得名。桃林口水库是“八五”、“九五”期间水利部和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始建于1992年11月,1998年底竣工。  水库的建成使青龙河多了一处风景奇丽的景观,成为周边地区游人争相游览的去处。景区内大坝巍峨、碧水如锦,奇峰林立,空气清新、百鸟争鸣,有“小三峡”的奇秀,有“漓江水”的清澈,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摘 要:《窗》展现了作为有着“社会人”属性的个体被客观的物质世界所挤压的生活现状。激烈的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陷入焦灼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选择成为重要的思考问题,人性的善恶在自我选择中被定性。  关键词:隐喻;境遇;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短篇小说《窗》以医院这一空间场所作为故事发生地,通过对
摘 要:当代社会流行文化不仅塑造了生活的物质层面,还塑造了我们的性格,而近年来,“可爱之风”蔓延到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并成为一种时尚。如今,可爱人格不仅是一种既有的社会文化事实,还随着社会的重新选择与再次建构被转化为一种商品。文化人格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反应,可爱作为文化人格商品化的结果,使得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人格理论在当下新时代有了新的參考维度。  关键词:可爱;文化人格;商品化;
从白色世界走出  河岸的轻盈  柳条抽打着惆怅的冰凌  渐渐化开了春风  梳理着头上柳丝的长发  窑变的一串串小髽髻  打坐成参禅的文字  瘦小的诗行,经文一样渐丰  去掉柳条的骨头  吹奏起笛音  引来围观的风筝  舞蹈出各自的喜庆  姗姗来迟的画面  放下沉重,捡拾轻松  大地与天空的留白  讓流水涂彩,让流萤赞颂  让燕子剪出鲜活的风景  细叶已出落的生动  河里的水黾呆望着摇来荡去  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