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生英语听力障碍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期以来,听力教学一直是职专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造成职专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探索了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 职专英语 听力障碍 提高听力水平
  从我国的教学研究看,英语常常被认为是工具学科。作为工具学科,英语的基本功能在于交际。根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的统计,在交际中听占人们日常语言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人们通过听获得说话人传达的信息、观点、隐含意思,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前提,由此可见英语听力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一、听力障碍
  长期以来,听力教学一直是职专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课堂上教师放放录音,学生抄抄答案应付了事。许多学生课后反映,听力课听不懂。经过座谈会、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听力障碍。这些听力障碍主要分为两类:语言知识障碍和非语言知识障碍。
  (一)语言知识障碍
  1.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是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国际音标的准确发音,对一些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如bed-bad,kitchen-chicken。还有单词在句子中受到其他单词的影响,发音会发生变化。学生对重读、连读、同化、失去爆破、语调等语音知識的规则不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情感。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构建语言大厦的“砖瓦”,听力理解中的对话、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单位就是单词。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都会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如It has a nice monitor and a new type of mouse.这一句中,mouse意为“鼠标”而非“老鼠”,学生如果没有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就无法正确理解这个句子。
  3.语法障碍
  听力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句子、篇章。语法知识是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不熟悉英语语法结构,学生就不清楚句子内部之间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就会误解听到的句子意思,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如I don’t know all of them.这句话,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都能听懂,却把句子错误理解成:“他们我都不认识。”正确意义应为:“我对他们并不是个个都认识。”
  (二)非语言知识障碍
  1.心理障碍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和判断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听内容进行快速检索、取舍,稍一走神,短时记忆所储存的信息就会消失。许多职专生英语基础差,上听力课时缺乏自信心,对听力学习产生畏惧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会产生过度紧张等消极情绪,过度紧张就会使大脑出现短暂空白,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就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
  2.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英美国家和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中国和英美国家在风俗、文化等各方面有所不同,中国学生对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不了解,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即使听力材料中没有什么生词,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例如:
  Li Ming:What do you do on Halloween?
  Lily:We go from house to house,and say“Trick or treat”.People give us nice things to eat.
  Trick,or,treat这三个单词学生都听见了,但是不明白“Trick or treat”的意思。其实这是万圣节(Halloween)的一个习俗。在10月31日,即万圣节前夕,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千奇百怪的节日服装,带上花样百出的面具,提着一盏精心制作的“南瓜灯”挨家挨户地索要糖果,见面时就说:“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
  二、如何克服听力障碍
  (一)强化语言知识的学习
  1.注重语音知识的训练
  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语音知识教学中,首先在入学之初复习48个国际音标,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发音、辨别相似因素,争取人人都能准确掌握48个国际音标。其次讲解有关重读、连读、同化、失去爆破、语调等语音知识的发音规则,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训练,使学生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规律,这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2.拓展词汇量
  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拓展词汇量。复习已学过的词汇,帮助学生记住词汇的音、形、义及用法。通过各种语言场景接触运用单词,使学生掌握单词的全面信息,掌握单词的基本义项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短语、惯用法和句型等。通过构词法拓展更多的词汇,如:act-actor-active-action-activity-actual-actually-react.
  3.提高语法熟练程度
  听力材料的语音稍纵即逝,要求学生在听到的一瞬间做出反应。只有对英语语法结构的很熟悉,才能马上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这需要通过做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熟记常用的句型和习语,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反射性思维,一旦接收到相关的语音信息,就在脑海中立即搜索,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句子,快速判断出说话人的意图,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
  (二)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1.听前阶段
  (1)集中学生注意力。
  播放录音前,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教师可先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已准备好的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解决一些生词、特殊句型或不常见的表达法,讲解有关的背景知识,谈论有关听力材料的话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紧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预测听力材料内容。
  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前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捕捉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的内容。预测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大脑中储存的有关信息调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联想预测活动,学生对许多内容做到了未听先知。在听材料时,就会感到内容容易多了,减轻紧张情绪。这种预测性的活动,使学生在心理上和内容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减轻学生听力过程中的压力,更好地理解听力的内容。
  2.听中阶段
  (1)听的过程中要运用英语思维。
  许多职专生处于英语初学者水平,还未形成一套新的语言系统,英语语感不强,很容易受母语的诱导和干扰。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翻译出来,不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多了个中间环节,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达到句子、篇章的综合理解。在听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节约时间,提高聽力理解的准确性。
  (2)抓住关键词和信息词。
  关键词指的是听力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信息词则是体现出说话人的思路、态度和语篇的展开方式的词,常见的信息词有:表示转折的however,but等;表示顺序的first,second等;表示原因和结果的because,for等;表示总结的in a word,to conclude等;表示举例的for instance/example等;表示强调的as a matter of fact,indeed等。抓住信息词和关键词,利用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就能把握住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态度及弦外之音。
  (3)做好听力笔记。
  听力过程中声音信号被理解之后在大脑中产生短时记忆,这种记忆如果没有及时被巩固,很快就会消失,这就使学生听了后面内容、就忘了前面内容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使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把一些关键词,如人名、地名、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容易忘记或者混淆信息,用一些自己可以辨认的简单符号、字母或缩写形式快速记录下来。做听力笔记可以减轻大脑记忆的负担,加深对听力材料的印象。
  (4)整体理解,弃前保后的原则。
  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听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快速地跳过去,让思维随听力材料继续,听好后面的内容,集中注意力抓住后面的信息(弃前保后)。对于没有听清或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可以放在听第二遍时进行验证处理。只要能够听懂听力材料的大意、掌握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就行。
  3.听后阶段
  听后阶段是教师检验听的效果,学生自主反馈、核查和自我修正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各种听后练习,如选择题、填空、对话、讨论、复述等练习,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状况,及时解决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讲解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听力水平。
  (三)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是指反复多次地听同一篇材料,直至听懂每句话,每个单词,并能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泛听是指实时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或延时听各种事先录制的材料,泛听的次数较少,一般听一两遍,不要求听懂每个单词,重点放在语篇的理解上。精听和泛听的目的不同,内容迥异,但二者相互关联。精听追求“少而精”,注重“质”;泛听力求“大而全”,关注“量”。精听是泛听的基础,泛听是对精听的巩固和补充。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的重要方法。课堂训练应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而课后的训练当以泛听为主,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外多收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电影、多听英语歌曲,在娱乐中学习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听力材料,培养英语语感,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坚持多听、多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青根,贾冠杰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英语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张玲棣主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写作因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原因和汉语写作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容易遇到汉语写作带来的干扰因素,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式英语,造成了英语作文不地道且生硬的现象,本文就汉语对英语写作带来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汉语 干扰因素  英语课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英语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青睐,它为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英语自学能力,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仍会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本文拟从什么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应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实施 应用策略  一、合作学习
摘 要: 本文提出了职业素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并指出任课教师有责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素质教育 融入方法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  一、什么是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遍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
摘 要: 传统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师生间毫无交流。RICH教学理念提倡研究性学习、整合性课程、群体学习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反映了国际后现代课程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RICH 教学理念 学生参与 引导作用  一、RICH课程理念  RICH课程理念是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在近十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和
摘 要: 基于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弊端,微博在写作中激发创作灵感和兴趣的优势,作者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主要根据交互式教学理念,利用微博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微博 高中生 英语写作教学 交互式教学法  一、产生背景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结构单一,课堂活动和知识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一般过程为教师教授写作技巧,命
摘 要: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然而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欠佳。本文通过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应用的主位推进模式,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布局谋篇,提高信息组织能力,从而写出内容统一、语义连贯的英语作文。  关键词: 主位推进模式 非英语专业 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
一、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因素方面的差异。  在应用汉语的大环境下,要想使学生很好地区别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系中的差别和细微的联系,是相当有难度的。中国的初中生在听英语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不知所措,在听力训练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而逐字逐句地翻译听到的句子,这样的理解速度往往很难跟得上英语的语速。  2.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文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