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6-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纷纷引进了课堂,但发现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分组不科学,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不恰当,评价不全面等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简单化、形式化,缺乏实效。如何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等等。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改变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
  2 科学、合理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小组规模一般以4人为宜,一方面,这样的规模使得小组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源;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研讨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的建立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在将学生分到各小组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各小组之间保持平衡,组内男女生比例要适当,人数大体上要相等;在组员的选择上,家庭居住比较靠近的学生尽可能分在一组,以利于课外同学间的互助;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尽可能分配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同时,还应注意小组成员在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愿意合作,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3.1 让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它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我们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3.2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
  3.3 让学生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产生一些争议,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
  4 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机
   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合作就没有方向。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可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处展开:动手实践,探究规律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意见发生分歧时,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只有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5 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但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对于未来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而言,是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未来的课堂可能更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作一些深入思考,哪怕只是瀚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是有价值的。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其他文献
学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3-0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学是千姿百态、壮丽多彩、引人入胜的”。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随着教学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能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探索,力求使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达到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2-02       化学教学,我们首先要传授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然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4-01     人人皆知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导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5-02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漪老师提出要“目中有人”,教育家魏书生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中我们深知:语文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75-01     学生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主渠道。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主体地位,老师也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