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物理教学要想取得好的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这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兴趣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物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该如何开展好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更好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一句简单经典的话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关注度还不够,做的还太少。尤其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往往只追求分数,过分片面的追求最终的效果,而忽视了其他,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学生,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更不能有的放矢的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虽然对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认识,但片面认为学习兴趣是需要学生自己培养的,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缺乏主动介入,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错失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机会。这也让我们的教育一再陷入发展的瓶颈,而找不到有效的出路。
  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物理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而且生疏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有难度,没有对物理有足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而教师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长期下去,很多学生会失去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很难坚持下去学好物理。甚至有些学生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我们的教学效率。可以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是一个很严峻很现实的问题和要求,只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进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少不了教师的积极引导,但关键的还在于学生自身,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总体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的黄金时期,自尊心和独立意识也逐步增强,已经萌发了初步的自主意识,好奇心相对而言比较强,稳定性相对较弱,如果合理引导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碰到挫折和困难时,如果教师对其引导不适当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学习上,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有初步的学习套路,但还不太系统,同时,不同的学生又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在学习上基础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有趣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摆脱学习是硬性任务、是沉重负担的意识,不自觉地被深深吸引,激发其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生活化情景的重现、设问式的开篇等等都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多媒体导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的空间。
  (二)注重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已经越来越注重教学的过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目标,可以说更加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对于教育的重要作用。激发兴趣就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积极情感因素,对于处在成长的黄金期和敏感期的初中生而言,最为有效的方法不是批评,而是有针对性的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教师的关心,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表现机会,并及时给予态度诚恳、内容明确的肯定和方向明确的目标,通过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延伸课堂,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效果是关键的,但仅仅是课堂教学还是单薄的,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增加兴趣,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增强学习乐趣。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初中物理课程是典型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通过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的生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实验教学的优势,通过充满趣味的、新奇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学科也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和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比如,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多用设问,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注重诱导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从难度小的实验开始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格外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助于我们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35例,均符合中医筋伤学诊断依据[1],均经X光片检查,排除颈椎病,男28例,女7例;年龄25~55岁;病程1d~3周,临床表现为颈项部及后项部、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颈项部
下肢矫形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固定病变关节,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改善步态。手拉锁矫形器铰链应用于膝关节伸肌无力或大腿免荷患者以及T10以下的截瘫患者使用在截瘫行走器上,在开
目前,创新教育是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把下一代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这种素质必须从小学生逐步培养。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谈几点看:  一、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孩子获取知识一般始于好奇和兴趣,也只有对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孩子的潜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从疑开始。因此,在
2011年5月~2012年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40~75岁,平均(53.0±12.7)岁;病程2~8年,平均(4.0±0.6)年;职业:离退休69例,机关干部33
【摘要】作业设计,是英语教师备课中必备一环,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已是新课改的必需和导向。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通过提高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来保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练习 有效设计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巩固和运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新课题,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改势在必行,在物理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创建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