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你所不知的20件事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h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猫的祖先其实是一个专门抓捕小猎物的猎手,这一点不同于狗的祖先,因为狗都是采取大规模的群体捕猎方式。这就是为什么狗习惯于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而猫则更愿意在一天之中少吃多餐。
  2、即便在猫不饿的时候,它们仍然会捕猎。美国乔治亚大学有一项关于猫咪的研究,他们给60只自由放养的宠物猫周围安置了摄像机。他们发现,猫咪只吃掉它们所获的猎物中的28%,有一半的猎物会被猫弃之不理,而剩下的会被猫带回去。
  3、从比例上看,猫的眼睛异常大,这是为了便于在阴暗处捕捉猎物进化而形成的。英国人类学家约翰·布拉德肖在《猫的意识》一书中写到,猫的大眼对于不远不近的物体很难聚焦,以至于眼部肌肉造成了一个受环境影响的视觉偏差。户外的猫往往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大多数室内的猫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4、虽然猫们患有“近视”,但离得非常近还是看不清楚。由于眼睛十分大,所以猫无法看清一英尺之内的物体,但是,它们的胡须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猫通过晃动它们的胡须来探测前方看不清的物体。
  5、猫咪拥有很好的嗅觉。在2010年,一项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地方释放老鼠气味,即便在六天之后野猫仍能够追踪老鼠的迹象。
  6、猫鼻腔中有一个叫做“犁鼻器”的化学感受器,能够帮助猫监测环境中的微量化学,据此它们可以探测到周围其它猫咪的位置和状态。
  7、猫的味觉并不出众。猫缺乏甜味的味蕾,而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较为少见。
  8、这可能是因为猫需要肉食,而不是甜食。猫是食肉动物,它们的能量来自于蛋白质而不是碳水化合物。
  9、2014年1月,科研人员对出土于中国距今已有5300年历史的猫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其中有一只猫以米粟为主食。据此来看,中国家猫的历史要比之前预计的时间长得多。
  10、古代的猫可能不是宠物。2014年3月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古代中国,猫没有被驯化,而是与人类共生——这也就是说:猫独立于人类生存,与人类有互惠关系。
  11、不论古代的猫是否是宠物,这些中国的猫和所有其它家猫一样,都是非洲野猫的后代。
  12、200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谷物耕种广泛传播以及对鼠类防控的需求,非洲野猫在至少9000年前于中东某地被驯化。
  13、大约在9500年以前,一只猫同一个人一起埋葬于塞浦路斯岛,这是目前所知的人与猫关系的最早考古证据。
  14、猫咪和水手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关系:长达几个世纪中,猫被驯养在船上,不仅是因为它们可以捕捉鼠类,而且猫也往往被看作是好运的象征。
  15、从新英格兰到新斯科舍省一带的沿海城市中,有10%的猫会有多余的脚趾。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罕见的基因或许是由于18世纪时一些来往于沿海城市的商船中有个别患有多脚趾畸形的猫咪在船只停泊期间造成的。
  16、世界上最富有的“猫”是日本的Hello Kitty,在2012年它赚了超过10亿美元。
  17、根据研究,Hello Kitty是以其可爱的形象吸引人们的,它的大眼睛和没有嘴的脸成为逗人喜爱的形象。
  18、一幅画像发掘于埃及塞加拉的一座坟墓中,画中家猫戴着一个颈圈,距今已有4400年的历史,是已知最古老的家猫画像。
  19、2014年1月,99只猫的完整基因测序计划已经启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收集猫咪的DNA样本。
  20、此项研究的数据不但可以用于猫科动物的疾病研究,而且可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例如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在猫科动物身上的发病方式与人类相似。
其他文献
综观202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会发现,名著考查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诗句印证型、点评寻亲型、阅读发现型、感悟提纲型、配图写话型等。  一、诗句印证型  例:(2020年浙江宁波卷)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他(她)的经历印证诗句。  解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这句诗是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意是要选择与众不同的更难前行的那条路;然后从备选的人物中任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那个人,列举他(她)在
今年来,团风县在建立村干部“业绩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对全县1154名村干部实行“实绩月公示”管理,一月一公示,一月一评议。月初,村干部围绕村中心工作,结合岗位实际,拟定本月工作计划,对上月工作进行总结,上报支部汇总。由支委會对每名干部自行申报的工作实绩进行集中审核,认为情况属实的同意公示。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村干部对上月实绩进行总结,作为自选动作的内容,接受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建立村
学会不怨天尤人,勇敢地负起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这是一种美德,并且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那就是——你将一手造就自己的经历,为自己带来好运气。  我一直很相信这样一种说法:當你坚定地承担责任勇往直前的时候,天地万物好像听到了一个指令,会齐心协力地帮助你、提携你。于是,贵人也出现了,机会也在最不可能滋生的崖缝中,露出了细芽。  我有时自己也想不通,这不是迷信吗?天地万物怎么会听从一个指令呢?它们的
一、阅读材料,完成各个题目。  材料一:2019年年末,武汉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展开调查,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并命名为“COVID—19”,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材料二: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意外触电”事件后,我的音乐之梦彻底破灭!  闲暇之余,我捧着右手,独自望着远方的天空发呆。  这右手,看起来还和以前一样:白皙的皮肤,修长的手指。但纵使我使尽全身力气,右手指还是纹丝不动。医生说,手被电流击中,神经受到刺激,要慢慢恢复。可三个月过去了,右手还是原样。  妈妈微笑着说:“儿子,手不要紧。笑一笑吧!一笑生活就美了。”我努力挤
早晨出门,妈妈抢先按下电梯的红键,我慌忙将鞋子钩在脚上,站到电梯前立正等候。若是我来迟了,就要忍受一厢人的唉声叹气,那是快迟到的小孩大人们;偶尔有几个去买菜的老婆婆咧嘴笑一笑,我才觉得心里平和很多。  下雨天,急着回家时,电梯就往往赖在最高层不下来。贴着墙壁并排等电梯的人们,全都无助地望着千篇一律的动画广告。“卖吸尘器”的,“卖汽车”的,我都熟记在心,盼望着能有些新奇的东西来。电梯到三楼了,于是人
摘要:在四十余年的创作中,诗人梁平回跃到诗与人合一的中国诗学伟大传统中,决意要用诗实现其生命的彻底性。他全部的诗篇皆可视为这一重大而神圣使命的和声。他的诗歌语言与其生活/生命共在;他的诗的世界是“有我”的世界,又充满突围的寓托;他的写作以“反向”的方式接通了诗思与哲思。  关键词:梁平;生命;突围;反向  我并非第一次评论梁平的诗,但似乎刚刚意识到他的诗里有什么在我内心如檐雨嘀嗒作响,在相距我写的
【模拟金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个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伊豆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一盞茶,一缕香,一捧书卷。喜欢在清晨捧上一本书,静静地翻阅。当小城隐去了繁华与喧嚣,当太阳隐去了燥热与耀眼,我披着熹微的晨光,在一片静谧中与书依偎。又逢佳节,花荫深处看到易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于翠竹拥绕的潇湘馆,与“静如娇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风”的黛玉相遇;西风沙场,叹稼轩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书香浸染,心香弥漫。  许是因为阅读,我对生活中的美便格外留意。那一树栀子禁不
摘要:儒家文化区因为近代的巨大溃败后的自卑、自强的需要而被迫启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东方式民主就是描述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在政治民主化中产生的民主样式的一种集合概念。东方式民主有其自身基于儒家文化背景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了不同于西方式民主的特质。当前,具体说来东方式民主有嫁接武生成和扦插式生成两种样式。东方式民主的前景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儒家文化;政治民主化;东方式民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