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苗木栽培是园林绿化施工的核心任务,只有保证苗木的正常存活和健康成长,才能提有效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实现更加理想的绿化效果,所以就需要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充分发挥苗木的观赏作用和绿化价值。文章从苗木栽培前期准备工作为着眼点,分析了园林绿化建设中苗木栽培施工过程,并对苗木栽培管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对保证园林绿化建设中苗木栽培施工的高效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苗木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96-01
1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管理的原则
1.1 适地适树
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种植管理合理的绿苗、种植的具体设计方案、基于生态适应性原则以及合理搭配的树种等,这样树种才可以实现良好的增长,确保树木的存活率,确保景观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幼苗种植设计过程中,需要参考当地的环境特点,综合地质条件,在当地做调查工作并作出全面的分析后,总结出适合种植的计划书。确保种植幼苗的合理性,可以实现苗木在该地区取得良好增长,发挥绿化最大化的效果。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种植植物主要选择原生植物,这些植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恶劣的环境,与此同时,地方风味浓的植物,可以突出地方特色。
1.2 人景合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质量。为了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建设有效的绿色景观工程,并实现合理的园林苗木种植。在苗圃种植方面,需注重树种的选择,尽量选择较强绿化效果和防护作用的苗木。要想使园林绿化可以最大化发挥它的生态效益,需要合理分配植物,在符合功能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比如树的形态和抗病性,从而有效地对树的种类进行合理搭配,使园林植物的功能良好且防护性强。绿化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和各个方面的需求,建立一个基于园林景观与人文思想的理念,对景观绿化实施有效的改善,让园林绿化表现出美好和谐的气氛。
1.3 生态效应
树木除了供人们欣赏,更重要的作用是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树木有吸声、除尘、调节湿度等生态效果。设计时,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综合分析树的特点,以发挥景观生态效应。
2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过程时,需要从育苗程序及苗木培养两方面进行考虑,做好苗木栽培管理。
2.1 园林绿化施工中育苗程序管理
育苗是影响苗木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要想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就需要通过加强育苗程序管理来提高苗木质量。首先,应该对绿化区域地形进行改造,将苗木種植方案纳入到园林景观规划中,保证园林绿化施工与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并根据苗木根系特点及土壤类型,挖掘直径和深度适中的坑穴,确保可以将苗木根系土坨完全掩埋。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坑穴时,挖掘出的土壤应放在坑穴周围,方便回填,并将杂物清除干净。其次,在移植树苗之前,应该在保证树苗整体良好形象的基础上,对其枝条进行修剪,包括杂枝、乱枝、易折断枝等。苗木入穴填土完毕,需及时进行灌溉,并在树干及树叶表面喷洒清水,减缓水分蒸腾,等到树坑中的水分吸收完之后,再在其表面覆盖表层土。同时,为了提高苗木的稳固性,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支撑加固装置,防治苗木出现倾斜、歪倒现象。苗木移植之后的管理必不可少。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这就需要定期对苗木进行灌溉和喷水,并定期疏松土壤,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渗水能力。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在苗木坑穴附近设置排水沟,如果积水较多,可以使用自动喷灌设备调控灌溉水量。并且,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追加适量肥料,做好除草工作。病虫害的防治是苗木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园林绿化城建苗木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潜叶蛾、天牛等,园林管理人员应每天巡视苗木生长状况,进行定期预防,针对这几种常见病虫害喷洒相应的药剂。另外,及时清理那些枯枝和落叶,及时排除掉积水,及时移除掉枯死的植株,并且填平树坑,做好园林清洁卫生工作。
2.2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培养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培养管理中的关键。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之前,应该根据绿化需求,结合园林绿化条件,做好施工预算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苗木栽培施工,加强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同时,应该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进行分配和落实,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员工头上,强化施工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做好施工监督和施工考核工作,确保苗木栽培施工成本支出与预算方案的一致性,提高施工成本控制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结合园林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提高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苗木栽培施工,应制定规范的施工标准及严格的施工规范,对施工形成约束作用,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苗木栽培施工。
3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苗木管理
具体到园林绿化施工操作落实过程,为了较好地提升苗木成活率,尽可能避免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必须要重点加强规范化管控,相应措施应结合不同类型的苗木进行差异化处理。
3.1 乔木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种植乔木过程中,必须要首先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种植间距,只有间距较为合理,才能够有效确保其具备理想的未来成长空间,也能够避免其出现较大的资源抢占现象。对于具体的乔木栽植处理而言,需要首先进行打顶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蒸腾作用,还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竞争枝的控制,对于根系的处理同样也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一些存在腐烂问题、或者是发育不正常的根系,更是需要进行清除处理。在栽植前,必须要对其根部进行浸水处理,促使其根部能够足够湿润,以便保持理想的生长状态,避免其后续出现枯枝甚至死亡。对于栽植坑的挖掘应该尽可能保障树木较为理想的根系生长空间,并且保障养分的充足供给,其深度的控制应该比树木土球原有高度深2~3cm。
3.2 灌木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低矮灌木的种植管理操作,需要引起施工管理人员高度关注,其要点内容同样较多。比如,首先需要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尽可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任何有违于设计方案的内容。其具体的施工处理方式一般为开沟处理,采用这种开沟方式进行处理需要保障其能够在沟深以及相应土质优化方面进行把关;对于灌木自身根部的保护也应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处理,促使植株能够较为完整、均匀的分布;对于灌木栽植中的淋水以及栽植后的浇水处理同样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保障其能够满足于灌木的基本需求。
4 结语
近些年来,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城市当中能够多一些园林景观便于日常欣赏、放松心态。园林部门对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技术也要随着人民需求的提升而不断改进,为建设幸福、宜居的城市环境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 李俐萍.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11):140+146.
[2] 郑丽霞.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7):77-78.
[3] 胡银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4,(18):29.
[4] 赵海靖.浅谈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运用[J].绿色科技,2013,(06):129-130.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苗木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96-01
1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管理的原则
1.1 适地适树
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种植管理合理的绿苗、种植的具体设计方案、基于生态适应性原则以及合理搭配的树种等,这样树种才可以实现良好的增长,确保树木的存活率,确保景观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幼苗种植设计过程中,需要参考当地的环境特点,综合地质条件,在当地做调查工作并作出全面的分析后,总结出适合种植的计划书。确保种植幼苗的合理性,可以实现苗木在该地区取得良好增长,发挥绿化最大化的效果。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种植植物主要选择原生植物,这些植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恶劣的环境,与此同时,地方风味浓的植物,可以突出地方特色。
1.2 人景合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质量。为了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建设有效的绿色景观工程,并实现合理的园林苗木种植。在苗圃种植方面,需注重树种的选择,尽量选择较强绿化效果和防护作用的苗木。要想使园林绿化可以最大化发挥它的生态效益,需要合理分配植物,在符合功能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比如树的形态和抗病性,从而有效地对树的种类进行合理搭配,使园林植物的功能良好且防护性强。绿化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和各个方面的需求,建立一个基于园林景观与人文思想的理念,对景观绿化实施有效的改善,让园林绿化表现出美好和谐的气氛。
1.3 生态效应
树木除了供人们欣赏,更重要的作用是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树木有吸声、除尘、调节湿度等生态效果。设计时,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综合分析树的特点,以发挥景观生态效应。
2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过程时,需要从育苗程序及苗木培养两方面进行考虑,做好苗木栽培管理。
2.1 园林绿化施工中育苗程序管理
育苗是影响苗木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要想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就需要通过加强育苗程序管理来提高苗木质量。首先,应该对绿化区域地形进行改造,将苗木種植方案纳入到园林景观规划中,保证园林绿化施工与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并根据苗木根系特点及土壤类型,挖掘直径和深度适中的坑穴,确保可以将苗木根系土坨完全掩埋。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坑穴时,挖掘出的土壤应放在坑穴周围,方便回填,并将杂物清除干净。其次,在移植树苗之前,应该在保证树苗整体良好形象的基础上,对其枝条进行修剪,包括杂枝、乱枝、易折断枝等。苗木入穴填土完毕,需及时进行灌溉,并在树干及树叶表面喷洒清水,减缓水分蒸腾,等到树坑中的水分吸收完之后,再在其表面覆盖表层土。同时,为了提高苗木的稳固性,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支撑加固装置,防治苗木出现倾斜、歪倒现象。苗木移植之后的管理必不可少。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这就需要定期对苗木进行灌溉和喷水,并定期疏松土壤,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渗水能力。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在苗木坑穴附近设置排水沟,如果积水较多,可以使用自动喷灌设备调控灌溉水量。并且,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追加适量肥料,做好除草工作。病虫害的防治是苗木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园林绿化城建苗木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潜叶蛾、天牛等,园林管理人员应每天巡视苗木生长状况,进行定期预防,针对这几种常见病虫害喷洒相应的药剂。另外,及时清理那些枯枝和落叶,及时排除掉积水,及时移除掉枯死的植株,并且填平树坑,做好园林清洁卫生工作。
2.2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培养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培养管理中的关键。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之前,应该根据绿化需求,结合园林绿化条件,做好施工预算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苗木栽培施工,加强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同时,应该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进行分配和落实,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员工头上,强化施工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做好施工监督和施工考核工作,确保苗木栽培施工成本支出与预算方案的一致性,提高施工成本控制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结合园林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提高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苗木栽培施工,应制定规范的施工标准及严格的施工规范,对施工形成约束作用,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苗木栽培施工。
3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苗木管理
具体到园林绿化施工操作落实过程,为了较好地提升苗木成活率,尽可能避免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必须要重点加强规范化管控,相应措施应结合不同类型的苗木进行差异化处理。
3.1 乔木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种植乔木过程中,必须要首先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种植间距,只有间距较为合理,才能够有效确保其具备理想的未来成长空间,也能够避免其出现较大的资源抢占现象。对于具体的乔木栽植处理而言,需要首先进行打顶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蒸腾作用,还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竞争枝的控制,对于根系的处理同样也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一些存在腐烂问题、或者是发育不正常的根系,更是需要进行清除处理。在栽植前,必须要对其根部进行浸水处理,促使其根部能够足够湿润,以便保持理想的生长状态,避免其后续出现枯枝甚至死亡。对于栽植坑的挖掘应该尽可能保障树木较为理想的根系生长空间,并且保障养分的充足供给,其深度的控制应该比树木土球原有高度深2~3cm。
3.2 灌木种植管理注意事项
低矮灌木的种植管理操作,需要引起施工管理人员高度关注,其要点内容同样较多。比如,首先需要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尽可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任何有违于设计方案的内容。其具体的施工处理方式一般为开沟处理,采用这种开沟方式进行处理需要保障其能够在沟深以及相应土质优化方面进行把关;对于灌木自身根部的保护也应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处理,促使植株能够较为完整、均匀的分布;对于灌木栽植中的淋水以及栽植后的浇水处理同样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保障其能够满足于灌木的基本需求。
4 结语
近些年来,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城市当中能够多一些园林景观便于日常欣赏、放松心态。园林部门对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技术也要随着人民需求的提升而不断改进,为建设幸福、宜居的城市环境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 李俐萍.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11):140+146.
[2] 郑丽霞.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7):77-78.
[3] 胡银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4,(18):29.
[4] 赵海靖.浅谈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运用[J].绿色科技,2013,(0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