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王米业品牌农商的崛起之路

来源 :宁夏画报·时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立秋,连日来几场大雨让天气变得不再燥热。行走在宁夏黄河灌区的千里沃野,处处是黄澄澄的稻田,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稻香让人心醉。
  中午时分,灵武市新华桥镇的街道一片宁静,但地处灵武粮油物流园区的宁夏昊王米业集团厂区里热闹非凡。昊王米业集团的办公室里,员工们都在忙碌着,好几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大型货车排队等候在厂房车间的大门口,一袋袋包装好的大米顺着传送带被运送到了大货车上。在一旁等待装车的货车司机王永庆师傅斜躺在车厢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手机微信。今晚,王师傅要拉着满满一车大米从这里起程,赶往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圳。
  依托资源优势,走“精品大米”之路
  “昊王米业有今天这样快速而且稳健的发展,首先是得益于自然的馈赠”,说起昊王米业集团的运营和发展,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总经理王建华满怀对这片土地无边的热爱。
  处于北纬38°线上的“塞上鱼米之乡”的银川平原,因为得益于黄河水、阳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眷顾,自古就是盛产优质水稻、瓜果的优质产区,而处于这个产区黄金地带的吴(忠)灵(武)青(铜峡)永(宁)区域又是盛产优质粳米的最佳生态产区,加上这一带远离工业污染,使得宁夏大米具备了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特点,蛋白质、脂肪含量尤高,极富营养价值。用其蒸制的米饭,洁白如脂,粒粒晶莹,黏而不腻,油润香口,成为宁夏人引以为豪的农业特色品牌之一。昊王米业集团公司就坐落在这个产区的中心地带。
  2006年,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加工贩运大米的王建华,从父亲创办的家庭作坊式的兴旺米厂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宁夏昊王米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昊王”商标。短短几年,昊王米业凭借着当地优质的大米和良好的信誉,公司业绩逐年倍增,“昊王”牌大米远销到北上广深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并在2009年出口到蒙古国,成为宁夏名牌产品。
  从1998年开始,为重振宁夏大米雄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着手实施优质大米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夏大米在基地建设、龙头带动、市场开拓、科技引领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优质品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宁夏大米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在多年的大米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王建华发现,宁夏的大米品质优良,口感极佳,绝不输于国内其他优质大米,但与国内其他水稻产区相比,宁夏优质稻谷种植面积小,产量相对较低,所占市场份额无法与东北等水稻主产区相抗衡。经过再三论证和市场调研,昊王米业作出一个大胆的战略决策——依托资源优势,专注涉农产业,走“精品大米”之路,抢占中、高端市场。
  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宁夏“金米”
  在立足中高端市场之后,科技创新成为昊王米业发展的重头戏,坚持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道路。在区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让水稻具备更优质的“基因”,昊王米业严格按照国际AA级标准,遵循统一优质高产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订单收购的“七统一”原则,全面推广规范化管理,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革命”。
  在水稻品种选育和研发方面,首先从源头抓起,开始大面积推广可与日本“越光”大米相媲美的宁粳43以及843等优质品种,从水稻育秧阶段便采用高标准的大棚育秧技术。
  这些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递增,越来越多的有机食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宁夏顺势而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宁夏大米有独特的优势,但要想突破地域狭小的农业发展瓶颈,只能靠发展高精尖农产品,而有机水稻无疑是未来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之一。”王建华告诉记者。
  在有机稻种植过程中,昊王米业采用稻、禽、鱼、蟹四位一体的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禽、鱼、蟹与水稻共养,结束了有机稻田喷洒农药除草、除病虫害的历史。在位于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1.2万亩的昊王米业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栽种的水稻秧苗长势正好。“鸭行稻田间,鱼戏稻叶下”成为稻田里生态系统最真实的写照。阳光下,一大群人工散养的鸭子在稻田边休憩,鱼儿不时地跃出水面,“我們种植有机水稻,采用的是稻田养鸭、养鱼、养蟹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了大米的安全、自然、营养、可口,还大大提高了每亩稻田的收益”。谈起种植的有机水稻,有机水稻基地的相关负责人颇为自信。
  在产品研发方面,昊王米业非常注重营养功能优质大米的试验、研究及推广,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无锡江南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粮科技术培训中心共同合作,建立了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除了共同研发新品种之外,企业投入几百万元资金,采购了一批世界最先进的检测检验设备。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昊王米业先后诞生了有机发芽糙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富硒米等高品质大米产品,而这些新品种所含营养成分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在栽培技术上,昊王米业采取石灰浸种,施有机肥,生态种植,不用农药,人工除草,生物及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并辅以人工除虫、喷施叶面肥等技术,从育苗、种植到加工全过程绿色无污染,成为企业拓展高端市场的重要盈利点。2011年,昊王米业生产的有机米、富硒米远销广东、上海等地,每公斤大米比优质米市场价高30%~40%,种植户因此每亩多增收120元。“昊王”大米作为宁夏优质大米的代名词,已然叩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土地流转, “转”出真金白银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生产方式;一个是解决亿万农民的出路问题。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昊王米业在破解“三农”问题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致力于发展“三农经济”, 将打造农业上下游完整产业链作为集团新的经济成长动力体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昊王发展模式”,昊王米业创立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涵盖了产品研发、科技种植、仓储物流、加工销售四大平台,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整合、价值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昊王这一全新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保证食品安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努力追求更大程度上的惠农目标,有效地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这一核心难题。“昊王模式”无论在经营理念上还是运作模式上都是颠覆传统农业概念的,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昊王米业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贵乡是兴庆区乃至银川市的粮食种植大乡,2012年,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昊王米业与通贵乡通南村、通贵村的1050户农户签订共计11200亩土地的流转协议,建立昊王米业万亩有机水稻基地。
  马耀泉是贺兰通贵乡通南村村民,“我儿子女儿都进城了,儿子在城里开出租车,女儿开了家餐厅,全家人的生活与城里人没什么区别。我家土地流转以后,人家又把我返聘回来种地,我现在种地也和城里人上班一样,干一天活,领一天工资,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3000多元。”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马耀泉满心欢喜。
  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一家一户规模小、难操作、劳动力耗费大、种植模式单一、农村劳动力被束缚等问题,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务工问题,为本乡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途径。
  永宁“粮食银行” 造福三农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不断面临新的课题。今年,昊王米业集团与永宁县达成合作协议,在永宁投资建设宁夏永宁“粮食银行”项目,这是昊王恪守“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带领农民增收、保障安全消费”的企业使命,配合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又一大胆创举。
  据悉,该项目由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旗下的宁夏昊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计划总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整个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3.05亿元,一期工程已于5月份开始动工,计划9月份竣工。建成后的永宁“粮食银行”将是一个集粮食银行储备库、粮食银行交易中心、碾米车间、战略物资储备库、农民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大型粮食仓储项目,也是自治区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和新农村建设推广项目。“粮食银行”将坚持“存粮自愿、取粮自由、为储户保密、按照粮权不变、时间不限、落价保底、存粮分红”的原则,为农民提供免费的粮食存储服务,让农户有地方储粮,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使农户、合作社、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总经理王建华告诉记者,“永宁‘粮食银行’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城镇化后农民卖粮难、储粮难、加工难的后顾之忧,还美化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促进社会主義新农村建设,有效确保粮食质量和数量安全,减少粮食损耗、降低粮食管理和运营成本”。“粮食银行”将设立农民培训教育基地,由专家对农户进行创业增收技能培训;“粮食银行”还为失地农民提供部分工作岗位,解决农村城镇化后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014年,昊王米业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个子公司、一个农业合作社,集种植、养殖、加工、研发、销售、仓储、物流为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集团公司。截至2014年,已流转土地3万亩,认证有机水稻基地1.2万亩,签订粮食订单10万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生产,成为了集高效农业、示范农业、立体种养、农业观光、院校实习基地、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化重点龙头企业。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整合优质农业资源,组建由昊王米业牵头,由农户、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资公司、农机作业公司、米业公司、粮食银行等群体参加的农业产业联合体,真正实现产业联动、相互链接、整体盘活、利益共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黄河金岸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上,在宁夏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潮中,昊王米业集团这艘大农商航母正在奋力远航。 (部分图片由昊王米业有限公司提供)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90年代初羊绒飘洋过海,到今天羊绒制品风靡全球,中银绒业走出了一条极具宁夏特色的羊绒产业新丝绸之路。  “嘴角上扬”的资本  回眸一瞥,中银绒业征战海外市场已近20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重新洗牌,英国邓肯纱厂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局而遍寻“东家”。意欲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中银绒业果断抓住这一良机。  2009年10月28日,中银绒业正式与邓肯纱厂签约,以1.2亿元半价收
期刊
2012年,宁夏伊品生物成为我国首批“质量标杆”企业,同样在这一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次公布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宁夏伊品生物成为我区首家入围企业,同时位列“盈利能力百强企业”“价值能力百强企业”“成长能力百强企业”榜单。  从一个改制前资产不到5000万元,年谷氨酸生产能力仅5000吨的小企业到如今注册资金达3.248亿元、资产38.1851亿元的中国百强企业,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期刊
环保节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而太阳能正好契合了时代主题。银晨公司生产的太阳能集成供热采暖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流水线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节能环保,高效安全,其精湛的工艺、一流的质量实现了太阳能集成采暖供热系统与建筑结构的一体化,也是目前国内理想的集成采暖供热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把质量关,力求完美。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完成都是自己独立加工,绝不采用代加工。  銀晨公司生
期刊
宁夏塞尚乳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浓缩乳蛋白粉、奶酪和奶油等,这也是塞尚乳业对宁夏奶产业结构调整的尝试。公司总裁闫建国认为,银川拥有优质的奶源,但奶产业相对落后,大部分优质奶源被生产成低附加值的低档工业奶粉、液态奶,利润率很低。而目前本地在生产配方奶粉、炼乳、黄油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奶制品方面幾乎属于空白。此外,对于更具消费能力的沿海发达地区来说,宁夏的普通奶制品需要长途运输,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
期刊
滩羊离不开宁夏,美丽的滩羊皮能代表宁夏走向世界。成丰工贸是一家拥有鞣制、剪绒、染色、整烫印花、缝制和动力等10个生产车间和126套主要生产设备、300多名员工的公司,主要经营皮毛、羊绒衫及服装服饰、时装皮草、家居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滩羊皮制品是公司最大的特色。公司可加工一毛双色、一毛三色、染色、渐变色、幻彩、扎染、印花、草上霜白等200多个花色品种。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新品。在加工过程中,全部
期刊
宁夏正鑫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由正鑫源农机销售公司、汇丰源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丰禾源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4S店、青铜峡市叶盛有机米业有限公司、红寺堡高效节水示范农业和畜牧养殖、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注册资金866万元,现有总资产6500万元,员工126人,公司下设银川、青铜峡、中卫、红寺堡、固原5个分公司,是宁夏
期刊
宁夏正鑫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地处青铜峡市叶盛镇,东至滨河大道,西至惠农渠,南至龙门渠,北邻永宁县,种植面积1.26万亩。  为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引领现代农业的加速发展,创建万亩农业观光示范区,正鑫源公司于2011年新建了区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水稻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及工厂化育秧基地。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过程中,不断总结土地流转经营管理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生产经营由粗放式管理跨入规范化管理
期刊
宁夏敬义泰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5日,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4319万元。公司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德胜工业园区新胜西路30号,占地面积12.5亩。  公司前身为银川敬义泰清真糕点厂,清代同治末年晋商所创敬义泰商号,成立于1862年,为旧时宁夏八大商号之首,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目前,公司是中国宁夏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现代化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公司成立至今先后获得
期刊
宁夏九月兰山酒庄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绝佳的地理优势,特殊的气候条件,为酒庄酿造优质葡萄酒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條件,加之国家级酿酒大师罗耀文的精心指导,九月兰山酒庄成功推出具有独特口感的“兰山玉卓”系列葡萄酒,并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酒庄采用法国传统酿造工艺,尊重葡萄独特的气质,致力于将最纯粹的风味在酒体中展现出来。葡萄酒酒体结构厚实,口感浓郁悠长,风味饱满圆润,
期刊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国土面积5.195万平方公里,人口618万,其中回族222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  中华母亲河黄河,宛如一条玉带,自南而北纵贯境内13个县、市、区397公里,黄河世代哺育着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历代兴修水利,优越的引黄灌溉条件造就了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湿地,使宁夏成为国家四大自流灌溉区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主要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