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钰鑫,英文名Bob,北京新航道学校综合英语中心主任。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心理学专业毕业,后考取“美国国家专业催眠教育与认证委员会”催眠师资格认证。创立英语“潜意识暗示教学法”,并运用到《新概念》等教学中,受到国内英语培训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被誉为《新概念》英语最经典的演绎者。
当今社会对听和说的能力需求比过去更为迫切,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外语的要求也同样如此。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急需大批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专业人才。如果多少年学下来,还是如同“聋子”和“哑巴”, 那可就太可悲了。
中国学生普遍感到听比读要难学得多。因为我们大部分学英语的时间都用于阅读,我们学到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型几乎都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脑海中只有视觉形象而没有相应的听觉形象,只是看得懂不一定都听得懂。有时即使脑中有听觉形象,但由于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听到正确发音时,还是无法反应出来。
想听懂英语,需要使别人说的英语与自己脑中已有的听觉形象相吻合。可是由于目前的学习模式多以视觉模式为主,因此脑中所建立的形象是以视觉为主,而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根本不一致,听不懂英文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如果不能正确地解读声音信号,就不能把这些信号同化到谈话中去,予以解码以及进行再现。完整地听取声音信号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基础。正确听懂就容易再现。
传统的英语学习不注重耳朵的作用,而是让学生用眼睛看着教科书上的铅字来学外语。这种方法当然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学习语言要先学会正确地听,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大量地听,听不准确当然就不能正确地说出来。那么如何提高听力?我认为有五个策略。
第一.精听、泛听和半精听相结合的策略。“精听”,即反复分句听同一句或一段内容,直到听懂每一句为止, 不仅要做到听清、听懂,还有模仿、跟读,直到能够背诵。“泛听”可以一边听,一边做其他事情,但材料选择要宽泛,并自己要营造一个随时可以接触英语听力材料的环境。“半精听”是指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第二.听写策略。要想真正听懂材料的内容, 听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刚开始练听写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1.听不懂;
2.听懂了,写不下来;
3.个别单词卡壳,影响整个听写内容;
4.写下来了,但有语法和词汇错误。
提高听写能力要分析听不懂的原因,是词汇量不够,是语音知识缺乏,还是语法句型不清晰,背景知识不熟悉?如果听懂了,但来不及写,主要原因可能是英文单词写得不够快,还达不到熟练的程度,要做到不仅要眼看、口读、心想还要手写。如果练得多了,手就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第三.模仿的策略。模仿时不仅要尽量感觉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用词,还要对模仿对象的背景材料做一些了解,以加深对模仿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达到对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模仿,真正达到形似到神似。
第四.重复持续的策略。小孩学说话时要不断重复听大人说的话,并且不断重复说大人的话,自己才会表达。成人也需要不断地重复刺激耳朵,才能形成“听感”。而要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重复,重复地刺激大脑。所以,一定要有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听一段材料、看一部电影、模仿一个演讲的精神。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持续尤其显得重要。如何的重复持续呢?应采用朗读和背诵的办法,每天的朗读对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每天读课本时要发出声音,争取能够背下来。坚持这样努力下去,记忆力就一定会发生变化。首先,每天出声朗读英语,才能够掌握英语的节奏,慢慢的让节奏逐渐渗透到你的身体深处;另外,每天出声朗读能够培养你的“英语脑”,当你真正说的时候,你就能够按照朗读时的节奏和速度表达出英语来。而现在有很多英语学习方法都是以译读为中心,或是以理解为中心,这些方法都是开发了表层脑中的回路,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英文思维。
第五.量的突破策略。听力材料的集中与大量可以对大脑、耳朵不断地产生刺激,从而建立新的听力网。这种突破的方法由于精力集中、内容集中,容易形成重复不断、循环往复锻炼的效果,在英语听力养成过程中非常有效。
最后,让我们每天多听听英语吧。如果你经常沉浸在英语的声音中,你会发现在某一天突然你自己能够清楚地听懂英语了。这是因为,你已经打破不同语言的声音的壁垒,能够听懂英语的声音, 那么你的完美的英语口语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