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转向“法治”的法理学思考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坚持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同时,要坚持民众的广泛参与。
  【关键词】社会主义 法治 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法治建设历史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是党执政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法制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从实际上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和很多艰苦的努力。法治的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法治国家中,其最高权威不是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来执行的,并由相关的权力制约方式来维护的,一个完整的包括制度与运作方式的法律体系。要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法治建设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坚持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法治模式具有多样性,因为存在历史、文化差异的世界各国,创造了包括不同形态法治在内的、多样化的政治制度。多样性也是人类社会法治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有不同才会有发展。政治制度、民主法制、公共行政等治国手段必须适合本国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对别国的制度和模式进行整体的复制。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如今,世界各国大部分都建立起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法治制度。在美国,其法治制度源于其本国的最高法律——联邦宪法,其关键是在一切政府与社会工作依法运行的同时,还要严格遵守“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模式。在英国,法治理论被赋予多元化的特征,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以及新理性主义法治观并存,但却能很好地相辅相成、互补不足,成为众多国家法治制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国也是一个法律理论十分成熟的国家,其法治程度可以用其本国的一句谚语来概括:“哪怕一个农民破败的茅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军队不能进。”德国法治制度的特色是普遍守法、良法之治、限制权力和民主理念及民主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理论也逐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的改革和完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汲取国外法治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并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的特征是:第一,中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我国一切的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因此,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法治的第一属性。第二,历史传承性。国家文化是由许多个体的文化因素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法治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因素之一。所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汲取了世界法治文化的优秀内容,又继承了中华法系的精华,具有历史传承性。第三,与时代同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一种崭新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制度,它的诞生和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人民的创新活动和建设活动,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气息,并体现在其建立和实行的整个过程中。第四,思想上的开放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走出封闭、孤立的自我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对外联系活动,在法治的建设方面,积极借鉴国外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将现有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出法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因此,中国特色的法治是思想开放的法治。
  中国法治制度的这些特征无不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
  化的传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当中的又一优秀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结合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这一基本思想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过程中,要在立法、司法、执法的整个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权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党在政策方针上的指引性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的意愿相一致,同时坚持使用立法手段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赋予其国家强制性。任何机关组织、法人、个体及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从而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对国家的领导。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前提和使命。进一步说明,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执政。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求。这是我党在执政过程中的新举措,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三个代表”的真实体现,是我国法治进程更上一个台阶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是实现民主专政,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手段与办法,同时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在国家内部,国家的权力能否真正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直接受其执政党能否真正依法执政的影响。只有在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的基础上,才能使得立法、行政与司法实现真正的公正。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是深化司法制度的改革,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任何社会类型的形成和成熟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其前提和基础,要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建立公平、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因此,目前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就是加快促进司法体制的改革。其核心和重点任务就是促进实现司法的相对独立,实现适度司法和司法公正。所谓相对的司法独立,是指在实现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和谐共建的前提条件下,司法权力不受任何政府机构、法人组织和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建设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意义是有利于实现权力的制衡,实现司法与行政之间的有效平衡,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而适度司法要求的则是司法功能的综合性,要求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必须有益于公权力的整体行使。法治的关键是依法执法,而依法执法的关键是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理法律事务及法律现象,这便是所谓的司法公正,它是一切司法工作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公正与独立,公正与独立需要用相关制度规定下来,因此,制度是一切的关键。立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出发点。而现实是,我国的现代立法起步晚,法律环境复杂,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这样的状况为改革与创建法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与困难。因此,当前建设法治社会的紧迫任务便是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快立法进程,使法律最大限度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现有的法律,也要定期给予考核观察,及时发现其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正案,或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决不能将法律制度束之高阁,变成空架子,或者有法不依,任意执法,完全忽视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另外,在立法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法律是救济的手段,不能出现超社会的法律制度,这样不但浪费了法律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律的发展。
  
  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当然也应当包括参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变化就是我国公民由义务主体向权利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加深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法治的根本作用是加强社会结构的稳定,服务于全体人民群众,因此,其外在的表现应当是赋予公民足够的权利,并以此为基础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便是民主的真正含义,而这样的民主要求以相应完善的法治与其相适应,保障其有效的实施。当今社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民主的本质在于参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公民运用权利去支持、协助监督制约公权力的行使,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结语
  
  如今,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法治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政策,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作者单位: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其他文献
我喜欢班上一个叫薇薇的女孩。 向她表白,她瞪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我的心碎成粉末,像饥饿的蚂蚁一样开始寻找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据说那里有让女孩子对你倾心的咒语。高价买到这本书的那天,去学校的路上,一辆装满沙土的大卡车从转角处急速驶来,一个蓝衣女孩被吓呆了,愣在了马路中间。失去意识那一瞬间,我看见魔法书从背包里飞了出来,挡在我的身体前面。睁开眼睛时,我躺在病床上,一个穿蓝衣服的天使冲我甜甜地笑。  
祢衡(173—198),汉末狂士,少以才名,常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先由孔融举荐给曹操,曹操忍受不了他的“狂妄”,后转与刘表,刘表也不堪其“辱”,再转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性情急躁,更不堪其侮慢,情急之下将其诛杀。《三国志·荀彧传》裴注引《平原祢衡传》载:“后衡骄蹇,答祖言俳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由描述可知,祢衡个性狂傲、言辞甚激,竟因此丟了性命。然而,我
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后旋即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而后获得东亚系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任教。本文结合自身在加拿大和美国教授中国古代诗歌课的经历来讨论诗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在介绍北美学生如何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和美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課程的高校情况。加拿大高校基
[摘要]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中国远征军自身在作战方面存在问题。具体指挥作战的史迪威,不顾敌我实力的对比,一味采取进攻态势,在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缅甸保卫战 蒋介石 史迪威 中国远征军    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着多重因素的作用。过去学者多将原因归咎于蒋介石干预指挥。近年来的一些论著侧重于论述英缅军作战不力并擅自撤退,导致中国远征军孤军作战而
题咏,元代方回所编《瀛奎律髓》谓之为“着题类”,是侧重于体物肖形,赋而有比的诗作。体物肖形,即通过文字把物体的形貌特征精当地表现出来,这是赋的工夫;又往往需要用到形象的比喻,故曰赋而有比。题咏又可分题诗(词)与咏物。题诗者,是要题写在某一种器物之上的,如题画、题砚、题扇、题诗集文集,咏物就只是对某一物体的吟咏,并不需要题写。科举时代,常以“赋得……”为题,要求围绕某一物事甚至一句诗展开诗意,又须用
[摘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上讲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讲要从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关键是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范畴体系    十七大报告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到杭州那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出租车从杭州东站直接开到高银街上的十三湾巷,这里离西湖只有一公里出头,是名副其实的老城区。她站在小区入口等我,细瘦的身材,上身穿着灰色字母厚卫衣,竟把卫衣塞到一条黑色天鹅绒百褶阔腿裤里,撑着一把小到不能再小的小黄伞,见到我,笑了笑,她只要略微一笑,就很动人。  这是个年轻的女孩,脸颊上有颗淡褐色的痣,长得地方适中,不觉得突兀,但也不含蓄。她有亚热带的肤色,凸起的颧骨
[摘要]人民政协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人民政协不仅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而且因其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发挥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而十分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  [关键词]人民政协 党的领导 协商民主    60年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成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务,由此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一  2016年1月23日,傅璇琮先生逝世,学界震惊。打开电脑,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社团、刊物及出版社都纷纷发文悼念,学界同仁无论老少,乃至海外的不少学者也都发帖深表哀悼。我也发一短文,认为先生与鲁迅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在学术文化的建设方面有着丰功伟绩,他对年轻学子的关爱培植更是意义深远。  我与傅先生关注中晚唐文史及李德裕、李商隐研究已三十余年。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在先生逝世次日
[摘要]教育涵盖了学习群体,学习群体催生了自主学习模式。教育群体的先导性意味着教育日益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力量,全局性意味着教育与社会的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甚至与千家万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基础性意味着教育是社会各项事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群体 大学身份 大学战略    研究命题:高等教育与学习群体    高等教育学是作为人与知识的联系而进行的教育理论阐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