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经典的互文性解读

来源 :外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an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活动是一种互文活动。本文在互文性理论关照下,从翻译经典文本出发,试图通过对其微观互文性特征与宏观互文性特征的讨论,揭示翻译经典建构的有效途径,评析翻译经典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美、德、日、澳高职产学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各有其特点,又有共性。其共性表现在:重视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政府高度重视并把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重点采抓;充分发挥
<正>DREF摩擦纺技术 DREF摩擦纺系统是Ernst Fehrer博士1973年发明的。摩擦纺装置以其出纱速度达250m/min为新的标准。除了高速外,DREF摩擦纺的独特性能是可在单个纺纱头上
概念流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喻能力,具备了隐喻能力就达到了概念流利。隐喻表达比"字面意义"的命题话语更具有认知突显性。概念系统不仅是思维和行动的基础,也是交际的基础。人
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应用性和开放性;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在于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并为促进整个社会
恶性血液病经化疗后,致使血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并发严重的感染.为使化疗能正常进行,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2001年10月-2002年10月,笔者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