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以,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将直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产生影响。教师必须走出“教师中心”“独奏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上台当一次音乐老师。学生都有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愿望,在学生眼里,老师是伟大而神圣的。当学生自己成为老师的时候,那种激动、好奇、不安的情绪都在展示中得到呈现。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的课上好,他们会到处去查找相关资料(文字和音响)。有的同学每天在家练习要教的歌曲;有的学生在家给自己的父母上课,问自己像不像老师,课上得好不好;还有的同学怕自己的歌唱得不好,就提前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到自己家辅导辅导;会乐器的同学不但弹好自己的伴奏,还会帮助不会乐器的同学伴奏。有许多家长对我说自己的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说要当一次音乐老师。要是孩子对所有的学科都这样积极主动地学习该多好啊!从上述现象可以了解,学生对未知的东西有探究的欲望,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自己要学的内容学会,把自己要干的事情干好。
  在我执教的五年级二班共有38人,其中会乐器的只有1人。通过开展“当老师”活动后,很多学生在校外学舞蹈、声乐、器乐各种培训班,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让学生来当老师,不但得到学生的喜爱,也得到许多家长的认可。
  二、把握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首好的歌曲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孩子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些优秀的歌词就像一首完美的诗,含有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和强烈的情绪色彩,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展开联想,感受音乐的内涵意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大胆想象,即兴创作,尽可能投入地演唱或自然表达其感受。
  三、快乐学习——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画家、音乐家……儿童是天生的创造者!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潜藏着创造的天赋,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要解放,解放学生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也只有快乐地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
  例如,在上《苹果丰收》这课时,我提早一周布置任务:全班分成演唱组、表演组、器乐组,每组组长由老师选好。每组小组长自己定人员、定小组。组长跟组员认真学习课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需要老师帮助的、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老师一一解答。
  演唱组:在演唱形式上采用了领唱、齐唱,还有小指挥指挥。
  表演组:挎上篮子、戴上头巾,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
  器乐组: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最后反复一次的时候由老师指挥,以上三组齐表演。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本课的教学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从而学生学得主动,感受也真切。
  四、相互接纳——增强学生的个性完善
  个性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习主体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成果。教师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善于表现,使其个性的特长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研究表明接纳他人和自我两者存在依存关系,同伴间关系越好,接纳自我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班级中总有一小部分“差生”被同学们排除在群体之外,这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格与个性来说,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从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大人的思想,特别是老师的思想。这时老师应指出每个同学都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尊重,那么我们真诚的目光也一定会感染这些纯洁无瑕的心。
  上《天黑黑》这课时,在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我请两位同学分别用温州话和闽南话把歌曲用不同版本演绎。咦,学生唱得挺有趣的。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能不能用自己家乡话——蛮话唱一唱。”学生这句话点醒我,我灵机一动说:“今天我们来个‘家乡美’(上接第60页)歌咏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用自己的家乡话唱得更好听。”这时,同学们的思绪被打开,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真没想到我们五(3)班的同学来自外省的还真不少:贵州的、安徽的……这节课虽然有些同学唱得不够标准、节奏有些拖拉,中间还断断续续,但是我们要看到平时有些不敢上台的同学今天也举手了,也露了一手。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五、适当评价——尊重学生的智能差异
  随着社会、家庭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有一部分学生不仅在校内学习音乐,还在校外学习声乐、舞蹈、器乐等等,班级中这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比别的学生要好,他们往往是音乐老师的最爱。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爱讲话。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根据学生各自的智能特点和原有的音乐基础,设立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我纵向评价标准。比如,在欣赏乐曲《暴风雨》时,对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学生能正确感受歌曲的情绪就及时地评价这是一大进步,而对于音乐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则不仅要感受乐曲的情绪,还要从速度、节拍、乐曲所表达的内心情感等方面分析作品,并尝试哼唱主旋律。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信心。
  又如,在欣赏音乐童话剧《彼得与狼》之后,按音乐智能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每组表演后其他组的同学、表演者自己以及教师分别评分并说明理由。如音乐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设想传达给组里的每一位同学;美术好的同学主动承担画头饰的任务,将每个角色的形象用画笔描绘出来;肢体语言丰富的学生担任有高难度动作的角色;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念对话等。通过表演,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智能领域有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在音乐课上充分展示自己,并获得同样的评价。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中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毕生的追求。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能靠简单的继承,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学习活动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中才能获得最大效率。同时,我们应随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探索音乐教育领域的未知世界。
其他文献
教学永远都是成功的吗?不,教学也会有遗憾之处。我们的教学究竟要赋予学生什么?是知识,还是方法?我认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一个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对后继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效应。解决困惑,消除遗憾,追寻新颖,这就是数学课堂的价值所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再次走进了《圆的周长》的教学。  一、两次“探究”的回顾  三年前,我曾经教学了《圆的周长》,记得当时似乎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事数学家一样的探究
家禽位于动物饲料消耗的主要地位,占全球产量的46 %,为44 400万t,超过2012年6 %的增长。这显示于奥特奇公司最近公布的2014年全球饲料吨位调查中。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6-0056-02  2013年,奥特奇公司通过与当地饲料协会,以及每年拜访28 000多家饲料厂的奥特奇公司销售团队合作获得的信息,评估了130个国家的复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教师将探究性学习法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对事物、现象和观点进行探究,从而自主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 教學  高中生物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经典实例  新教
为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本期,我们聚焦如何做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这一热点话题。韩玉、刘巍巍的文章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以公平有质量的政策目标为导向,围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这条主线,在注重抓根本质量、整体质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观察、诊断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相关课例研究是探索有效教学的密匙。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引起学生的积极变化才能体现其价值。课堂教学只有达成预期学习效果,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才算是有效的课堂。  课堂诊断到位,有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潜力的挖掘,错误观念或做法的纠正,有助于执教者快速更新知识,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相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为了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培养兴趣,我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确定了“做皮画、创童谣”为切入点的
关于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许多教师会走进这样两大误区:第一,在课堂中大讲特讲科学发展的知识,不走进课文,不进行语言训练,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课堂就遮挡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读文”,而不是“科普”。第二,有的老师认为科普类文章的教学,就得讲说明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文本叙述简洁的语言,就被直接得只剩下“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和概念化的生动
坐在记者面前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教授面带倦色,翻开他的工作日程你就能明白这种疲倦从何而来,各种项目会议、研讨、教学、考察,把他的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让他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辗转在各个工作环境之下。  不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人对他们充满了误解,认为搞城市规划的人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对着电脑,比比划划,畅想未来的一群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假,畅想未来也不假,因为“城市规划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群群可爱的鸟儿高高地栖在电线杆或是输电线上,煞是悠闲自在。可专家却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电力系统来说,这些安静的小家伙带来的麻烦可不小呢!  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敌人”正对着我们的电网、变电站和输电塔不停歇地进行着攻击。即便我们建造的电网已经能够抵御最狂暴的雷击,可面对这些“敌人”源源不断的攻击,我们的电网系统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了。更何况,这样的战争一
摘 要 职业教育活动周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常态性活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在此期间,职业教育日益受到民众关注与社会认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汹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渐成时代风尚。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活动周可以说是以观念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由大到强的一次思想启蒙。继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对于不断深化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开创新局具有重要意义。关照当下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