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探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职重要的课程体系,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形式内容多样、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给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探索当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丰富新媒体时代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orm of content diversity, the spread of new media to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to bring new challenges. By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new way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iddle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enrich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age.
  【關键词】心理健康模式;新媒体;中职学生
  【Key Words】mental health model; new media; vocational students
  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素养和知识能力,还要求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能力、知识及人格互为促进。[1]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虚拟社区、移动通信、博客、微信、QQ、微博等成为中职学生广泛使用的新媒体技术,并在不同程度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解与认知。新媒体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1]因此,在新形势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趋利避害,创新和改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网络平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及时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和减少其心理问题,改进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前中职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新媒体下中职学生心理变化特点
  中职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是相对敏感的年龄阶段。而新技术体系的媒体形态,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中职学生的青睐。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中职学生心理呈现出新特点。
  (一)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及厌学心理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是中考失意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表现不好,他们生活在父母、教师及其他长辈的责备声中,时间一久就易产生自卑心理。据统计,中职学生具有自卑心理的占到了21%,丧失学习兴趣的占49%。[2]
  (二)思想意识活跃,但人际关系障碍
  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相对来说升学压力小;此外新媒体拉近了人们交际的距离使中职生的交际圈扩大、思想意识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但是其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坦率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中职生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另一方面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人处事能力较差,畏惧真实交际,存在社交障碍。
  (三)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
  中职学生接受新事物及新理念能力强,网络信息不断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们追求“本我”,开始把自己看作是成年人,反对从属地位及权威式的干涉,他们易处于焦虑状态,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就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也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二、创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路径
  (一)构建立体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传统的心理教师进行面对面辅导的方式,发展为依托网络的、在线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方式拓宽了中职生信息来源渠道,它克服时空的障碍,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并加深学生思考、探索周围环境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学生心灵和精神自由。中职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交流,展现自我。故新时代下,中职院校可构建绿色网络共享平台并实时更新,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在网上或其他新媒体上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及心理互动,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此外,可以创建班级博客,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感悟和心得体会,心理老师时时关注并及时疏导。最后,还可以建立院校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心理测试、心理小贴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中职院校需结合自身实际对相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将新理念、新知识更好地授予学生并且能轻松驾驭新媒体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对外招聘具有专业心理教育咨询技能的教师到校任职。此外,学校还可与社会上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一方面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诊疗。
  (三)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氛围
  校园环境是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环境好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性教育,还需重视环境的影响及学生的群体行为倾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现代教育也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而新媒体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认真研究中职学生心理新规律和新特点,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即“本体--载体双赢模式”[5],就是通过载体目标的实现来引导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外化个体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本体的目标,最终达到本体——载体双赢,而新媒体就是载体,但是由于网络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利用该载体的同時要注意扬长避短,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为中职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效益,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王聪(1986-),男,汉族,浙江长兴人,助理讲师,本科,从事学生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松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
  [2]何雪燕.自媒体时代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探析[J].科教导刊,2017.
  [3]马旭霞.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与班主任工作对策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
其他文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对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央举全国之力实施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以西南、西北为重点的大三线地区,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生产生活尤为艰苦,但数百万三线建设者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尽快建成大三线后方战略基地的初心使命、对新中国繁荣富强的不懈追求,用生命和热血、科技和智慧谱写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篇壮丽史诗。由此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不仅成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精神家园的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的开展情况密不可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主题和使命之一。当下青少年中存在着崇洋媚外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在各地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也有许多宝贵的案例和经验值得学习。本文以扬州市中小学生中优秀传
期刊
基于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媒介信任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信任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其中政府媒介信任对提高国家认同的影响最为强烈,市场化媒介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相对有限,境外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则为负面影响;社交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最大。研究发现对媒介信任建设和提高国家认同有启示意义。
【摘 要】在时代发展的步伐下,计算机专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重视,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方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社会上各个岗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小学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学习时期,在这一阶段就要通过心理学教育疏导学生,体会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而来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究小学生固有的性格,研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提出建议,将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之中,改善现有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应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信息技術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简要概述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然后从教学情境构建和拓宽出发,介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最后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的注意的问题提出来,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将课件的制作质量提高,并且不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盲目的依赖和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新时代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集声音、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培养幼儿美感意识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幼儿美感意识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美感意识;培养  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开设时间不长的学科,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教学的不断深入,其教学从不规范到基本规范,教学方法从无到有,教学模式从借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  【關键词】巩固常识性知识;探索能力;自学能力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 在我们学校,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开设时间不长的学科,随着计算机硬件和
期刊
【摘 要】习近平主席对于我国的强军兴军过程中提出了要对战斗精神的培育进行重点的控制,而随着今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化潮流,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开展对战队精神的培育是有着充分的必要性的。想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充分的培养战斗精神,首先需要对于战斗精神进行重点的掌握,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概括出战斗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在通过客观的分析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精神培养,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培育的效果。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