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单一,过度依赖教师,不肯独立思考问题。长期下来,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所以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思维活动。一般来说,它主要是指运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固有的知识内容,经过分析与探究得出新的结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发质疑,引导探索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以灌输信息与传递知识为主。如果一味强调教师的灌输,长期下来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去猜测,主动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错误命题中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并解决。并且能够提出反例与特殊的情况。可以说,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起点。
  二、激发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从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入手。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相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一次考试试卷的讲评课上,其中有一道题是“长方形周长10米,宽是2米,那么长应该是几米?”由于在考试之前,类似的题目笔者没有对学生讲解过。因此,很多学生被这一题绊倒了。然而却意外地发现有一位后进生解答出了此题。于是笔者请这位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解答的。该学生回答:“长方形好比是课桌。周长是两条长加两条宽。周长减去两条宽,还剩两条长。10―2×2=6。两条长不就是6米吗?一条长就是3米了。”在学生回答的过程,笔者频频微笑点头,鼓舞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回答完之后,有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从此这位学生越发光芒,学习成绩越来越突出。
  三、科学运用迁移思维
  迁移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较强的思维。运用迁移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解答数学的题目时,尽量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彻底掌握数学的概念、定理与公式,然后找到最优的解答方法。很多数学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一题多解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一道题,并从中找出阶梯规律,做到触类旁通。比如“一根栅栏恰好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若改围成6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应该是多少厘米?”许多同学按照一般的方法,都解答出了此题。教师可以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角度从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征,去解答。学生在经过思考、探究之后,又发现了两道解法:8+(8―6)=10或8×2―6=10。这两种解答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对边相等的原理。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进行解答。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创新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同时,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追求与其他人不同的思路。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与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是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实践与求证。比如在学到关于派车的数学知识时,笔者先是模擬了派车的情境。高老师带着17位学生去郊游,大车每辆可坐4人,小车每辆可坐3人,怎么样租车较为合理?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想要发言。经过激烈的探讨之后,学生们共相出两个较合理的方案。总人数为17+1=18。方案一:派出3辆大车,2辆小车:4×3+3×2=18。方案二:6辆小车:6×3=18。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更顺利地适应工作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要智慧地研读教材,在数学教育中始终贯穿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着手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丁祥.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2008(12).
  [3]倪志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0(06).
  [4]黄义成.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30).
  [5]安振玺.趣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现浇楼板应用的普及给住宅工程增大了保险系数,抗震强度提高,住户安全感增加,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由于现浇板产生细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达到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学校以及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细节,保证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细节 学生长远发展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4-02  
摘 要: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專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是职业学院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35-01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社会需求的是理论知识丰富、面广,同时具有强高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稳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已不适用于现代的需求,不仅如此,由于新的技术性更新革命的出现,教学用具和可借助的教学系统也越发丰富,其中便包括微课。微课堂以其重点突出、生动明了、易于操作等特点逐渐为各个年段的教师所接受,在这中间,小学语文微课堂的应用尤为有效而广泛,引得各个学校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探讨微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摘 要:我国煤炭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再加上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的广泛应用,对煤矿井下机电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地分析了目前煤炭企业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133-01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煤炭企业得到了迅速
目的研究微波热凝治疗牙龈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例因系统性疾病引起牙龈出血患者采用微波热凝止血。结果19例患者1次治疗后止血,1例白血病患者治疗1d后复发出血,再次给予热
摘 要:针对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探索性地将Matlab运用于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仿真。这一方案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Matlab数据处理仿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c)-0136-02    高职教育中,实验教学在实践技能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
【摘要】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知识、深刻认识技术的本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增强自信心。但是,由于学生技术水平的差异、活动时间的限制、评价机制的不完备导致实践活动效率低下,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本文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的作用、过程、效果,在分析目前开展实践活动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谈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有
【摘 要】 农村学生在农村教育的大环境压力下,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其品德修养的提高。诚然,学生的成绩肯定对他的人生有影响,但品德的优劣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时期。然而,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德育教育;农村学生;道德;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