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除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外,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寫作教学课,他以“滥竽充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确立论题。计有:(一)不能让南郭先生再“充”下去了;(二)南郭先生溜走是自知之明的表现;(三)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混进宫廷乐队;(四)假如南郭先生不逃走;(五)假如南郭先生后来学会了吹竽;(六)南郭先生的出路何在;(七)劝君莫学南郭先生;(八)劝君莫当齐宣王;(九)齐宣王听竽给我们的启示;(十)由齐宣王和齐湣王听竽想到的;(十一)齐湣王高明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从多角度去探求论题,使论题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思维,就要在语文教学当中告诉学生不要迷信古人,不要迷信名家,不要迷信老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努力探索,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思维的潜在能力。对学生的回答,只要是言之成理的,我们都要予以肯定。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这个道理。
  有一次,我让学生用立体化思维方式对“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进行理解,学生有的说:“美是关不住的”;有的说“春色无边”;有的说:“红杏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的说:“红杏出墙写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的说“红杏逾矩了”;有的说“这句诗暗指不正当行为或关系”等等不一而足,细细想来,他们回答的不都很有道理吗?《从三到万》是明清笔记中的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阐明了学习应当重视点滴积累,循序渐进,谦虚谨慎,由此又引到如何发挥教师作用这一论点,而课后练习中有一题则要求学生从该故事中另引论点。我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多角度审视故事,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找出多维论点,不求阐幽发微,只要言之成理、探之有据即可。学生思维经触发,犹如源头活水奔涌而来。同学们大都能够另辟蹊径,挖掘出许多新的论点来,如:①浅尝辄止苦果自尝;②妄人和愚人是对孪生兄弟;③无师自通无知始终;④千里之行始于一;⑤盲目下结论,悠着;⑥只有真正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算真正认识了事物;⑦勿以表象当结论;⑧简单机械做事,难把事情做好等等。这样,一个有了明确论点的故事在学生的演绎与概括、感性到理论的纵横驰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也成功地训练了学生多角度立体化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化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总结,长期训练,则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增强,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升学和就业压力,学校和家庭在对待学生教育上,往往重分数、技能而轻思想品德。道德品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长期以来都是中学教育忽视和缺失的领域。近年来,学生犯罪的事件屡有发生。作为一个中学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的管理者,笔者一直在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应该通过怎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来达到道德品行教育的目的?  一、道德品行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
由于受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育观念难以更新、学校教育引导不力等诸多问题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难免出现一些学业落后、思想品德不良的学生。如何教育与转化这些学生,是摆在农村高中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1.意志品质比较薄弱。他们往往学习情绪低落,只听某些感兴趣一点的课程,上其他课程大多睡觉或讲话,课后作业不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去预习和复习功课
随着人们对计划生育认识的加深,加之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也日益增多,这些独生子女容易成为“太阳系的中心”,成为家长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宠儿,这种行为明显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孩子日后走上社会。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呢?笔者认为:  其一,“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自理家务的能力。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干家务活动既累又干不好而不让孩子插手,其实,越不做越不会做。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和管理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中职教育的教育效果对培养合格人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就业还存在不少困难,不以就业为导向,不结合社会实践需求开展教学是部分职业学校的教育现状。但笔者仍然认为,“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英语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向。  一、以“就业为导向”,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专业与就业紧
一、提倡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班级的活动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或者说,班级管理应该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加社会交际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创造的能力。班主任的职责是协调、引导,应该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和最好的表现舞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  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必须要有民主思
SIRT1 (Sirtuins 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通过对组蛋白及多种非组蛋白底物的去乙酰化修饰,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凋亡、分化等诸多生理过程。SIRT1激动剂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SIRT1抑制剂目前可用于肿瘤治疗。以白藜芦醇为代表的天然SIRT1激动剂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而从中药中筛选发现SIRT1激动剂的技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在全面推行教学创新和改革的今天,开展说课形式的教学活动,能使教师及时地摄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自觉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目的更具前瞻性,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
古人云:“書读百遍,其义自见。”此话道出了阅读的至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又该怎么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始动力,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