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进行治疗的四组患者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成本支出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综上所述,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定,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方案;药学分析
呼吸道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病毒,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随着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的变化及致病原耐药性的变化,各国制订了相应的指南,以规范其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最新有研究发表了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指南指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也提出了非典型病原体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不同不同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病历数据库中筛选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37例,男性患者占63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1~8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7.5±3.7)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通过对比四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以上要素在研究要求范围内,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全部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系统全面的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体征表现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全部患者均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全身肌肉酸痛、高热、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以下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存在意识模糊、神志不清以及罹患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哺乳期或者孕期妇女;罹患严重的心脏病、肾病、肝病;对相关抗生素药物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存在严重血栓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近期内接受过其他抗菌方面治疗的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四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用药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症状来确定,对全部患者进行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使用适量注射用水将阿奇霉素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为2.0mg/毫升对对照1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天;将200mg左氧氟沙星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对照2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10天;将4-6g头孢他定加入到浓度为0.9%的化钠注射液中对治疗1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10天;将2g头孢地嗪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治疗2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天。
1.3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行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对四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花费。
1.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显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偶尔出现异常反应,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获得有效改善;有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出现好转;无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较治疗前没有发生变化,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1组18例患者痊愈,占72%,4例患者治療显效,占16%,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对照2组19例患者痊愈,占76%,3例患者治疗显效,占12%,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治疗1组17例患者痊愈,占68%,4例患者治疗显效,占16%,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9%,1例治疗无效患者,占4%,治疗显效率为84%。治疗2组17例患者痊愈,占68%,5例患者治疗显效,占20%,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四组患者药物花费比较
对照1组治疗期间药物花费合计人民币2157元,对照2组治疗期间药物花费合计人民币998元,治疗1组共花费1520元人民币,治疗2组共花费1050元人民币,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药物花费明显高于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花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四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药学分析: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地嗪治疗不但药物支出成本小,而且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较于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不但疗效上安全可靠,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获得有效改善,而且在经济上性价比更高,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近年来,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药物疗效和费用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药品在医疗费用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超过医院整体收入的一半,为了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必须使药物费用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新兴的药学分科,药物经济学旨在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对于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使其经济负担得到有效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通常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不但作用强而且具有抗菌谱广的优点,头孢地嗪治疗安全可靠但是该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头孢他定价格高昂,难以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抗菌谱较宽,能够对多种病菌发挥理想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强和抗菌谱广的优点,能够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具有非常理想的杀菌功效。
本次研究中,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进行治疗的四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成本支出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能够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因而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工作中,一定要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方案,进而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永红.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0(17)
[2]王明松.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
[3]杜红,梁德雄,吴念宁.3种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05)
[4]蔡国强.4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6)
[5]张清.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1(01)
【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进行治疗的四组患者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成本支出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综上所述,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定,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方案;药学分析
呼吸道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病毒,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随着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的变化及致病原耐药性的变化,各国制订了相应的指南,以规范其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最新有研究发表了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指南指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也提出了非典型病原体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不同不同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病历数据库中筛选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37例,男性患者占63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1~8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7.5±3.7)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通过对比四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以上要素在研究要求范围内,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全部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系统全面的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体征表现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全部患者均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全身肌肉酸痛、高热、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以下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存在意识模糊、神志不清以及罹患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哺乳期或者孕期妇女;罹患严重的心脏病、肾病、肝病;对相关抗生素药物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存在严重血栓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近期内接受过其他抗菌方面治疗的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四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用药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症状来确定,对全部患者进行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使用适量注射用水将阿奇霉素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为2.0mg/毫升对对照1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天;将200mg左氧氟沙星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对照2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10天;将4-6g头孢他定加入到浓度为0.9%的化钠注射液中对治疗1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10天;将2g头孢地嗪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治疗2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10天。
1.3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行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对四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花费。
1.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显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偶尔出现异常反应,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获得有效改善;有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出现好转;无效:患者血常规、X线以及体温检查较治疗前没有发生变化,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1组18例患者痊愈,占72%,4例患者治療显效,占16%,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对照2组19例患者痊愈,占76%,3例患者治疗显效,占12%,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治疗1组17例患者痊愈,占68%,4例患者治疗显效,占16%,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9%,1例治疗无效患者,占4%,治疗显效率为84%。治疗2组17例患者痊愈,占68%,5例患者治疗显效,占20%,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12%,没有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8%。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四组患者药物花费比较
对照1组治疗期间药物花费合计人民币2157元,对照2组治疗期间药物花费合计人民币998元,治疗1组共花费1520元人民币,治疗2组共花费1050元人民币,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药物花费明显高于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花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四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药学分析: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地嗪治疗不但药物支出成本小,而且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较于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不但疗效上安全可靠,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获得有效改善,而且在经济上性价比更高,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近年来,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药物疗效和费用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药品在医疗费用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超过医院整体收入的一半,为了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必须使药物费用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新兴的药学分科,药物经济学旨在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对于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使其经济负担得到有效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通常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不但作用强而且具有抗菌谱广的优点,头孢地嗪治疗安全可靠但是该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头孢他定价格高昂,难以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抗菌谱较宽,能够对多种病菌发挥理想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强和抗菌谱广的优点,能够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具有非常理想的杀菌功效。
本次研究中,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头孢地嗪进行治疗的四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药物成本支出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对照2组和治疗2组患者治疗方案优于对照1组和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两种抗生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能够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因而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工作中,一定要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方案,进而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永红.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0(17)
[2]王明松.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
[3]杜红,梁德雄,吴念宁.3种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05)
[4]蔡国强.4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6)
[5]张清.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