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个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合系统。阅读的实质意义是学生主动建构有关阅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知识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是教学对话平台,学生在其间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在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与尊重,懂得了交往与辨别。
  如何在阅读教学阵地上构建互动的对话平台彰显学生的个性呢?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要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新型的合作伙伴的身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艺术家,应是魔术师,要将对学生的认识高度上升到作为一个个活的生命元素来关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由呆板僵化的教条形式,转变为一种人文情怀。师生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摆脱被文本束缚和羁绊的阻碍。更科学合理地利用文本这个工具,使得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都走向了自由,走向了开放,走向了人性。
  其次,教师要能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创新地开发教材。
  不妨细细地品析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就发现其中有两大精神家园:一个是文本,教师利用它来引导学生与智者交流,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走近他们的精神家园。另一个那就是生活,学生在文本之上为自己交流、体悟自身存在的世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教学工作就要沟通好这两个家园。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则又强调了后者,强调了学生在自己的创新活动中创新自己,强调了精神生命的提升表现在感悟上。感悟成为人的生命开拓的重要标志和工作间。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1.补白“内涵空白”
  在文學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两种层面:一是语言支架,二是内涵留白。
  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桑娜的内心世界作出各种设想和推断。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孔乙己》的结尾也是一块绝好的“开垦地”,可以用片断作文形式让学生续写。学生在续写中会不自主地摆脱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他们笔下的孔乙己活得有滋有味,开心无比!这个补白的空间就是一剂催化剂,一剂兴奋剂,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激情飞扬。这一点上,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要作出一定的微调,应淡化写作背景与主旨唯一,应尊重褒扬他们的独特表达。因为那个时代距他们太远,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是永远无法与那个时代里的政治、文化接轨。如此,我们又何苦强迫学生去接受孔乙己必定死去的结局呢?
  2.再言“难以言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摹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甚至于有时的感受是“言”是苍白无力的,“言”反而会削弱那种美感。这时,读者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3.力尽“意犹未尽”
  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文学现象。因而文章中的语句表达到意犹未尽方为妙,正如美酒妙在微醉时。阅读教学就高标准地要求教师能够力尽“意犹未尽”,为学生营造广阔、自由、和谐成长的空间,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荷花淀》里,作者先描绘出一幅如诗的月下编席画卷:皎皎明月,习习凉风,切切等候,再让水生嫂开口:“你总是很积极的。”人物的语言从字面上看来就是如此的简洁又明了,给我们读者传递的直接语感信息是:水生嫂在褒扬丈夫革命热情。其实,教师只要能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再作点拨的同时,又结合分析一下女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就会让我们的阅读体验在“意犹未尽”处,得到“二度创作与开发”。使文本的表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百花齐放才是春”的惊喜:这句对白,可以表达出水生嫂的自豪,甚至是骄傲。可以表达她轻轻的嗔怪还有深深的爱意。还可以表达她淡淡的酸楚——欲穿的眼才盼得夫归,可又要分别,又是分别在这充满炮火与死亡的战争时期。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努力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我们与语文同行,与学生同行,在教学活动中彰显一种分享的快乐与和谐。
其他文献
当前自控技术不断发展,深入渗透到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作为主流的现场总线,工业控制局域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工业以太网的发展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而导学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流程等方面探索导学式教学的应用,以期抛砖引玉,为现代化教育做出参考。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 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国外ABS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
双馈电机调速系统是在转子侧加入交流励磁对电机速度进行控制的一种变频调速系统。与普通定子侧变频不同,双馈调速系统有变频装置容量小、电压低、功率因数可调节、改造费用较低、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电机学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M - T坐标系下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双馈电机中转矩、功率等关键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研究了外加交流励磁对转子电流和
【摘要】作者从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 学生想象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培养
随着输变电线路的电压和电流等级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电磁原理的电流互感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为此,本设计另辟蹊径,把光纤荧光测量技术引入测量系统,组成了基于光纤
感应电机是一类非线性、多变量、不确定、强耦合并附加干扰的混合型系统,可作为非线性控制的典型,对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对此人们已提出了各种控制方案,这些方案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研究一种工程实用的有效控制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综述感应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详细分析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不同得方法研究了定子磁链和转速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对
【摘要】最近几年在我们国家出现了一种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状态,而且这种学习状态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应用,从而可以将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思品老师只是单纯的授课所以形成了一种听讲模式,从而逐渐导致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甚至很多学生都干脆不去上课,即使去上课了,也不会认真学习课堂知识。这些
随着流程工业的发展,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长,传统的单机实时数据库由于容量和性能的限制,已难以满足大型应用对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流程工业分布式服务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