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昆虫学家近日披露,几年前他在圭亚那考察时,清楚听见动物在地面和干树叶上活动的声音。他以为那可能是一只老鼠,结果发现它竟然是一只巨型狼蛛。这种体重可达170克、个头堪比手掌的蜘蛛也叫食鸟蛛,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幅18世纪的雕刻显示了一只狼蛛吃蜂鸟的场景。实际上,巨型狼蛛很少吃鸟,而是大多以节肢动物为食,但若遇到其他脊椎动物,例如老鼠或蜥蜴,它也不会放过。不过,巨型狼蛛不依靠蛛网捕猎,而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昆虫学家近日披露,几年前他在圭亚那考察时,清楚听见动物在地面和干树叶上活动的声音。他以为那可能是一只老鼠,结果发现它竟然是一只巨型狼蛛。这种体重可达170克、个头堪比手掌的蜘蛛也叫食鸟蛛,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幅18世纪的雕刻显示了一只狼蛛吃蜂鸟的场景。实际上,巨型狼蛛很少吃鸟,而是大多以节肢动物为食,但若遇到其他脊椎动物,例如老鼠或蜥蜴,它也不会放过。不过,巨型狼蛛不依靠蛛网捕猎,而是用自己的尖牙作武器。它也产生毒液,但对人来说毒性不大,若被它叮咬一般无需治疗。
虽然巨型狼蛛不织网,但它照样会产生蛛丝。巨型狼蛛生活在林地下面的洞里,使用蛛丝加固洞穴。如果有掠食者想挖洞找美餐,巨型狼蛛还有一种比毒液更有用的武器:腹部的刺毛。在显微镜下,刺毛就像一根根鱼叉,会嵌进攻击对象的皮肤里。必要时,狼蛛用第四对足迅速摩擦腹部,释放出刺毛。刺毛对老鼠等小型哺乳类来说可能会致命,但对人来说并无大碍,只会让人觉得很痒。有人曾被巨型狼蛛的刺毛扎中眼睛,结果眼睛发痒,流了好几天眼泪。
雌性巨型狼蛛每次产卵50~150个,其卵囊直径达3厘米。它们用刺毛覆盖卵囊,阻止掠食者。幼蛛要经过两三年才能成熟。此前,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与母亲待在洞里,直到能自我保护。雌蛛可活20年,而雄蛛寿命只有3~6年,后者常会在成年并交配后死去。南美洲东北部许多人认为巨型狼蛛很好吃。他们首先烧焦狼蛛的刺毛,接着用蕉叶把狼蛛包起来烤。尝过狼蛛的科学家说,烤狼蛛的确美味,其白色“肌肉”的味道像烟熏龙虾,不过腹部黏液烤干后吃起来又苦又多沙。吃完狼蛛后,人们用它的2厘米长的尖牙当牙签,剔除卡在齿缝里的狼蛛外角皮。
其他文献
很多去过动物园的人可能都观看过这样的节目:舞台上一只小黑熊穿着小花裙,打着小阳伞,摇摇晃晃地踩着滚球往前走;一只“齐天大圣”飞快地蹬着自行车,还不断表演倒立等各种杂技动作;一只小象向你弯腰鞠躬;一只海狮开心地“鼓掌”……大家都被这些或“聪明”或“呆萌”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也许还有很多人也曾梦想着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驯兽师”,让动物在自己的指挥下做出各种有趣的行为。《奇妙的朋友》也为明星们安排了
在计算机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在学生上机实训结束时,经学生自评、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后,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收集并集中保存在学生作业机。但此后学生很少甚至不再接触自己的作品,学生作品被“冷藏”了,缺少分享和评价,不利于提高学生创作作品的兴趣。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作品的兴趣,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许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
一、引言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大部分中职生具有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内在动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学习缺乏成就感,知识内化难以有效落实,这种教学困境严重阻碍了中职数学为专业和生活服务的价值体现。为此,笔者努力学习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深受教育界关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较好的预习质量作为保障,因此学生能否
2012年4月底,考古学家宣布,埃及艳后克娄帕特拉和她丈夫安不尼所生的一对孪生子女的雕像被重新发现。这个看似不算大的消息,却照樣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事实上,任何有关这位传奇女法老的发现都会激起公众的兴趣。那么,克娄帕拉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她的魅力为什么能经久不衰? 1 艳后秘史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 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娄帕特拉是古埃及最后一位法老(国王)。克娄帕特拉的全称是克娄帕特拉七世非路帕德
好朋友让你开心让你笑。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他会坚定地站在你的一边;当你成功时,他会为你高兴;在你悲伤失意时,他会鼓励你振作起来。好朋友还能给你带来健康上的巨大益处。有几个关系密切的朋友,意味着你的生活会少几分压力,多几分快乐。人在一生中不能没有朋友。而科学研究发现,拥有友情的不仅仅是人类,在动物之间也有友情,动物也会交朋友。而且和人类一样,动物也能从与伙伴的友谊中获得好处。 动物也有“人情往来
清晨,我坐在8米高的观测塔上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静谧的水潭风光,我完全没有料到此时一场“风暴”正在池塘边上悄悄酝酿…… 为了研究雄象的社会形态,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玛沙拉,这里是纳米比亚北部埃托沙国家公园一处偏僻的水源地。我来这儿研究大象已有19年了,雄象复杂的社会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越来越着迷。 许多人或许都认为雄象都是些独来独往的单身汉,实则不然。之前,我通过对生活在肯尼亚安博塞利国
翼龙吃什么?迄今发现 的化石大多分布在海相地层里,这表明翼龙应该生活在海岸附近,就好像一些现代水鸟生活在海边。还有一些化石发现与欧洲、美洲与亚洲的陆地层里,也即陆地湖泊积层里。这些地方都距离水源地不远,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生物链——翼龙吃鱼。不过,还有证据似乎表明:翼龙也吃恐龙! 对真双型齿翼龙、沛温翼龙、喙嘴龙、翼手龙和无齿翼龙的胃中食物残余物进行的分析证明,它们的最后一餐都是鱼类。
在日本大分县汤布院温泉堤坝,人们常常可以在树枝上看到一种个头不大的、胖墩墩的鸟,它们长着长而直的喙和短尾巴,当它们“吱”的一声贴着水面掠过时,便会留下一道蔚蓝色的弧影,非常美丽,引人注目。这种鸟叫翠鸟,头上以翠绿为底色,带着深蓝色的斑点,背部是天蓝色,翅膀和尾巴是靛蓝色,胸部和双颊是栗色,嘴和脚是红色,这些色彩让这种小鸟看上去十分艳丽。 翠鸟潜水捕鱼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在物色到捕猎对象后,它们
多个世纪以来,一些沙漠旅人称他们听见沙丘在“唱歌”。事实上,地球上的许多沙漠、岛屿甚至海滩,都被发现有会“唱歌”的沙子。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的奇妙的同时也感到困惑不解:沙子为什么会“唱歌”?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根据实地勘察和实验提出了很多理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肉桂色的沙子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低沉而有节奏,像催人入睡的催眠曲或信徒们的诵经声,有时又像西藏喇嘛法器对撞发出的
编译 陆长青 沼泽地里,一朵美丽异常的花朵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芳香。一只蜜蜂禁不住这香味的诱惑飞向花朵。然而,当它落到花朵上后,才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致命的陷阱——花朵迅速闭合,将蜜蜂关在里面。就像猎物被食肉动物吞下一样,可怜的蜜蜂经过短暂的挣扎后,最终成为植物之餐。 在我们的星球上,绿色植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生长,然后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不过,植物并不总是扮演被“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