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理是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灵魂和关键所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以史料为依据进行历史事件关系的把握、历史逻辑思维的判断,让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广角度认知和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知和理解应知应会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借助思考、推理、演绎等方式把握好历史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历史推理渗透和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以此助力初中生唯物史观的形成、家国情怀的升华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推理式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素养主要包含了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主要指的初中生基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看法与认识。时空观念则是初中生能够以空间和时间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析的展开,从而强化学生对史实内涵与特点的有效学习和准确把握。史料实证主要是初中生借助自己所收取的资料强化历史辩证分析能力的展开。历史解释则是初中能够以史料的运用进行具体史实解释的方法与能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旦具备较强的历史解释能力,那么他们就可以从历史表象中进行历史本质的推理与分析,强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各个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国情怀主要是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发自内心的家国感受,基于国家的热爱、民族自豪感的产生等多种高尚情感的展现。借助上述分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是以初中生历史认识、分析、解读为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仅仅将学生局限于历史知识之内,而应当尽可能地将历史分析、史料解读、历史推理、个人观点见解表达的机会提供给他们,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
  二、 推理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实施过程
  推理式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或问题的提出,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帮助和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思考与讨论,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独特理解的获得。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历史思维发展空间,教师应当注重以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实际,强化推理式教学方法应用,以此强化学生推理探究欲望的激发,实现和谐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推理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历史知识描绘,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知识或历史事件感性认识,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或者个体化的探究行为进行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推理,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掌握、历史思维的进一步活跃与发散。教师可以强化对模型、图片的恰当运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历史事件、更加深刻地展现历史内容、历史人物,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中获得历史思维的启迪和历史情感的渲染。
  三、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强化反问推理式教学应用
  反问式推理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以相反的问题角度或者其他角度为出发点进行问题的提出,强化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深刻认知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与本质,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一章节教学中,教材中提道:在传来中国禁烟的消息之后,英国决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反问式推理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如果林则徐没有发起禁烟运动,那么英国也就不会发生侵华战争了,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说说你的原因。在问题提出之后,很多跃跃欲试,想要结合自身的思考和观点进行回答。有的说道,禁烟运动仅仅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一个借口,如果没有这个借口,那么他们也会找到其他的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是必然的。有的学生讲到,英国侵华战争主要是由当时的国内和国际情况所决定的。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推理探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这一问题的推理与分析,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
  (二)强化启发推理式教学应用
  启发式推理主要是以历史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为依据,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有效启发,从而实现正确结论的得出。比如,在进行初中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照如下的逻辑思维推理强化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即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到农业手工业发展再到商品经济活跃,最后到资本主义萌芽。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明太祖朱元璋实施休养休息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具体举措和产生作用分别是什么?②当时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个方面?产生了怎样的结果?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发展主要有哪几方面的表现?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特点与标志、地点与时间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④③②①的顺序组织学生开展推理启发。不管采取哪一种推理方式,都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认知和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等,更加清晰、深刻地认知和理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原因。
  (三)强化判断推理式教学应用
  判断式推理主要指的是以史实为基本依据,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强化学生推理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将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基于历史结论的是与非、对与错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國”这一科学论断,主要是基于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比、反映以及总结与判断。由于这一问题中包含了很多的史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①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为什么都会失败?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③辛亥革命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④北洋军阀对中国实施了什么样的统治?蒋介石基于中国前途命运是如何考虑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斗争的?以上重大历史事件都充分证明:包括新老军阀、资产阶级、农民在内的各种政治力量,都难以将反帝反封建的重任承担起来。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将三座大山推翻、将新中国建立起来,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四)强化类比推理式教学应用
  类比推理式主要是将那些有着共同属性的历史问题充分地梳理和归类,并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帮助和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异同点找出来,让学生实现历史知识与真谛奥妙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样对于学生鉴别能力的发展提升都是极为有益的。①强化纵向之间的比较与推理: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带领进行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的类比推理,让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基本性质、战争参战国家、战争的结果、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其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将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充分找出来,让学生在比较和推理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程度远远高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带给中国的灾难是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这样的类比推理式教学可以强化历史发展轨迹的展示以及历史发展深度的揭示。②强化横向之间的比较与推理:公元前5世紀东西方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主要是赫拉克利特以及孔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他们提出的观点进行充分对比,这样的同时期的类比推理能够将历时发展的相互联系显示出来,强化历史发展广度的揭示与拓宽。
  (五)强化扩散推理式教学应用
  扩散推理式教学主要是将某一个问题作为关键和核心,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和推理,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深入思考和探究,实现多个知识的重新组合,强化知识的有效掌握,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推理获得多个答案,而且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启发,还能够强化学生变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激发。比如,在进行初中历史《明治维新》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对明治维新实施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主要意义与价值以及明治维新存在的局限性,教师可以以这一问题为中心强化学生的思考与推理:①你是如何对明治维新进行评价的?②日本历史上曾经有两次极为重大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基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③你是如何对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进行比较呢?两者之间的异同是什么?④明治维新将日本带入到资本主义道路之上,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则未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你是如何分析的?借助这样的一个题目的多种推理、比较与扩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牢固、扎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化了学生知识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应用,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中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初中历史知识。
  四、 结语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这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完全一致、高度契合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助反问推理式、启发推理式、判断推理式、类比推理式、扩散推理式教学的应用与实施,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历史知识,体验和感悟历史内涵与精髓,在主动思考、推理、演绎、归纳、探究中实现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黎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19(4).
  [2]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
  [3]茧楠.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4]郭继红.对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2).
  [5]刘颖.引导推理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4).
  [6]温璐.引导推理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7(12).
  [7]谢良梅.历史推理的逻辑规律与教学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2017(12).
  作者简介:
  吴翠玲,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迪口老区中学。
  探究本文是建瓯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B19008)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为进一步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加快转变教学观念,紧扣课堂教学重难点,创造质疑的学习氛围,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质,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推动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探索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也有助于拓宽历史学习空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策略探索 
摘要:文章基于高三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以说题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就说题题目的精选、说题课堂的构建、学生说题的引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通过说题教学达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三化学;说题;能力培养  一、 研究背景  高考考查要求的转换:2019年1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摘 要:在“互联网 教育”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高效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关键词:e-world智慧教学平台;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要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小学生有较
摘 要:“数学思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述课程目标的关键词之一,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周到而深刻的思考,其核心在于思维活动。  关键词:数学;循标;思维     下面,以《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依托“遵循
摘要:应用《中学生意志力测量量表》对蚌埠二中高一年级430名学生随机调查发现:该年级学生意志力水平较坚强,男女得分无明显差异,有41名学生意志力水平薄弱,108名学生较薄弱。  关键词:省示范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意志力;调查  意志是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包含了三个层面:有明确的目标,达到目标采取的行动,坚持行动对困难的克服。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摘 要: 从教近30年,笔者对孩子们的关注点、赞美点从起初单纯的学习态度到学习习惯,再到思维习惯。因为在陪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笔者慢慢地意识到:制约孩子们中高段甚至以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及最长久的竞争力是思维力。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孩子以后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更容易事半功倍,幸福指数也要高得多。而思维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小学低段时期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渐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只有课堂上让学生高效吸收知识,才能在数学学科上掌握知识点,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高效学习的方法,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同,想要利用深度学习来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方法策略  深度学习是指在了解了知识点之后,再进行下一
摘要:在如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人才必备的一项特质。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为学生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培养创造力的发展是时代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地理学科是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因此,文章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摘要: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状态、意义连接和知识整合的学习内容、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且强调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年月日》为例,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建立、巩固这三方面如何让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反映,是数学思维“细胞”。根据深
摘要:当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向是必然趋势。但是,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融入老师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不容易。本文旨在通过例谈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追求教师在教学整体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以此作为有效教学中参考研究的依据与方向。  关键词:智慧;导学;有效;学习策略  一、 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