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不朽的人文历史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近日在西藏文联召开了首发式暨座谈会。该项目由电子出版社承担,共88万字,300余幅图片,是作者罗洪忠历经17年的心血之作。出版社和作者在图书写作、制作过程中克服无数困难,才最终完成这部不朽的人文著作。
  深入川藏沥血创作
  该套丛书的作者罗洪忠先生原是一名驻藏军事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曾三次进入极端艰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作田野考察,采访曾在那里工作生活、从事人文研究的地方群众、部队官兵、专家学者达120余人,整理口述资料150余万字,查阅文献资料220余万字,先后到北京、郑州、陕西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经过多年不间断地同国内知名人文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和钻研,逐步完成了从一名军事记者、军旅作家到人文学者的转变。而这部作品也是其最具人文性的代表作,被认为开创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人文领域的三项第一:第一本全面展示人文历史的专著,第一本系统展示人文风情的专著,第一本真实展示人文科考成果的专著。
  为了实地搜集一手资料,作者深入素有“西部奇路”的川藏线,却遭遇了通麦大塌方段的暴雨。当路修好后,他考虑到驾驶员的安全,便选择弃车步行进山中继续考察。在考察途中,他还因为意外被扣留在中印边境站,直至查明身份。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实地探险、无畏困阻的精神,使得这套图书不仅延续了作者流畅生动的文字叙述风格,还插入了大量鲜见的人文图片,其中不少是作者在险途中拍摄的,效果非常有真实的震撼力。
  全景式的人文画卷
  比起其他描写川藏人文风情的图书,罗洪钟笔下的大峡谷自然风光、奇风奇谜充满了个人的热诚和感悟。整套图书不是就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景观的泛泛描述,或一些过去资料的汇编,或个人感受的文学作品,而是通过对世界第一大峡谷罕见的大雪山、壮观的瀑布群、浩瀚的大森林等,同珞巴族和门巴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和生存状态有机结合起来,对川藏人文进行的一次系统的介绍。
  在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当下,回归自然、探索未知、更加人文、注重个性的生活态度,已经成为新世纪的健康人生标准,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改变。即使是被列为名峡、名山、名瀑之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巴东瀑布,也不能用一种恒定的“美”的标准来评判。所以作者创作《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书,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以个人的角度展示“美”,而是要用客观的态度还原被人忽视、淡忘的人文历史,让这些奇幻般人文景致结合到壮丽的峡谷风景中,得到不断的传承。
  图书虽然经历了最初不被市场看好而无法出版的厄运,但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慧眼识宝,及时捕捉到这套珍贵的人文画卷,并且竭尽全力配合筹划、运作并出版这本书。连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庆慧都认为:“出版社有这样一种担当和眼光,具有前瞻性的考虑,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人文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将为人文历史的传承起到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解玺璋: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多年,对文艺评论情有独钟,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批评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等专著问世。    明末的张岱有一则写“西湖七月半”的小品,他把当天看月之人分为5类: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
我们失去的世界  本书的各篇文章写于1994至2006的12年间。它们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之广——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罪恶的记忆——其地缘范围从比利时到以色列。但这些文章主要关心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本书收集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阿尔贝·加缪,最近的一篇讨论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其二是在一个遗忘的时代里晚近历史发生的地点: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
20种开头:横空出世鸣世间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阅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彷佛是空的!”  “空的?”“空空蒙蒙,缥缈虚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处都在
《出国留学一本通》  严明陆云云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定价:48.00元    本书从学业、工作、生活、文化的立体视角深入,结合该领域较为全面而实效的信息诠释出国留学的全过程,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出国留学的方方面面及有用的海外生活经验。具体内容包括名校背景面面观、学校申请攻略论、写作备考要素谈、签证申请经验录、异国生活小贴士、经典案例再回顾、行前事项备忘簿、学府扫描信息库以
刘春杰是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私想着》和《私想者》连续两年获得当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他乐意像小人物那样“私想”,用日记与木刻,与人性照面,与现实交谈。这本《新私想》是老刘近一年来瞎想、空想、妄想、梦想、私下里偷偷地想的新记录,一次版画精神与随笔的完美融合。    《新私想》  刘春杰著  黄山书社2010.5  定价:45.00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先后出版了图文书《私想者》
在他的助理也是本书作者的眼中,他的创业历程笑话多多,没钱发奖金就给员工延长寿命到“九千岁”,梦想以后给员工一人发一辆跑车;在聚光灯包围和掌声四起的时候,他又会冷静地提醒同事:“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他爱哲学、爱武侠小说,更爱太极文化。他是谁呢?作者借幽默平常的琐事,记录下马云“可爱”的一面。本文选编自该书。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总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是边走路手上还边做着动作,而且太
林传甲总纂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是“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之后,对北京区域的人文地理做出的第一次归纳总结。  “京兆”是汉代的京城行政区划,含义为“大众所在”。以后便以“京兆”作为首都的代称。《大中华京兆地理志》,以“京兆”借指北京。今天的北京市,清朝定鼎后,名为“直隶”(“京师”)。“辛亥革命”,以南京为首都,北京又称“北平”。封建社会的元明清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
文学对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文学对教育意味着什么,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与老师、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教研员,我想以动物小说“牧犬三部曲”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牧犬三部曲”是作家牧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成的,包括《兄弟情仇》《独战苍穹》和《浴火重生》三部作品,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灰灰和黑头是兄弟俩,但却被人为地分开喂养,后来,灰灰逃到了山林里,成了独霸一方的“哑獒”;黑头在城市流
2006年4月23日—26日“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信息资源编目”。研讨会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新华书目报》协办。共有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以及各方面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本次会议综述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兼中国图书馆学
本书为你再现了美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货币贵族为了争夺货币控制权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美国的发展史上,有一个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们的经济智囊,政党的兴旺衰败以及政客们的得势没落都与之命运攸关。做对了,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相反,等待你的只有灭亡。没有哪个问题会像它一样,始终如一地、预示性地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个问题就是货币问题。  什么构成了货币?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