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生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综合性学习的到来,学生在课堂上将得到更多心灵、时间、空间上的自由,敢想、敢体验、学自己想学,在课内和课外、自然与社会之间尽情地汲取、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这学期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学习目标的丰富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到课堂中,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将不再狭隘的、片面的,而是开放的、丰富的。我们强调“课堂上的收获”不仅包括认识方面的,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对认识策略的完善,也包括语文能力的提升,还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二、学习内容的整合性
  语文学习的内涵等同于生活的内涵,因而,我们把鲜活的生活引进语文课堂,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引进语文课堂,把教材的“辐射信息”引进语文课堂,把这些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拓宽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加强学科内容间的渗透性
  综合性学习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所以可以把与语文教材有交叉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引进语文课堂,如把语文课与社会课、自然课、美术课等相融合。
  (二)促进学习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当前的各种热点问题,所以可以以此为语文课内的学习内容。虽然语文课上不学习教材内容,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整体提高,可谓是“殊途同归”。
  (三)实现课内外信息的融合
  学生只有在教材的广阔的知识背景下学习,才能学得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应该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信息引入课堂。这种以“一篇带一捆”的学习内容的整合方式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量,也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学习空间的灵活性
  (一)让学生走进图书馆
  在深入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如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提出的问题凭借教材不能解决、或者说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更多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阅览室查看资料。
  (二)让学生走进网络
  网络传播时代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变得异常丰富,学习背景变得空前广阔,而对信息爆炸,需要学习者以更强的主体精神去积极探索,去解释、加工、改造信息。
  (三)让学生走向校外
  校外广阔的世界蕴含着巨大的教学资源,将教学空间对着校外开放,将给学生的语文实践带来更多真实的体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应用的场所。
  三、学习方法的活动化
  综合性学习的倡导,将促使传统课程教学“师授生受”的僵化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而充满情趣和智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成为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主流。
  (一)设计应用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实践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强调操作性和针对性,更注重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角色体验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和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转换,促进他们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获得独特的体验,并由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表现出来,即课堂表演。从教育心理的角度看,角色体验活动能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身体运动领域得到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三)专题研究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对于所学课文相关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后再进行综合概括,对这一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当然专题研究很可能要延伸到课外,但课堂上我们必须组织好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活动,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四)合作争鸣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是指当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学习内容或问题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且都坚持己见时,教师不必急着做“终裁的法官”,而完全可以将意见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经过一定的准备,开展一场辩论活动。课堂上激烈的唇枪舌剑将促使学生协调相关的已有知识经验,深入地探究课文,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以精彩的语言为其外显,同学们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体现。
  四、学习评价的开放性
  在课堂上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这是一场语文学习上的革命,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在为了高考而学习,而教师也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教学。这样的情况下容易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沉闷,同时也很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文中主要就课堂气氛的改善与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气氛;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识码】 A  课改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经过这几年课堂教学的磨合,对于新课程实施,很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关爱,二是教育。本文从发挥榜样作用、传递关爱精神、讲究因材施教、培养良好习惯、注重家校互动等五方面出发,讲述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若干体会,旨在抓好班级管理,培养未来优秀人才。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关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要办好小学教育,首先就要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是关系素质教育成果的关
【摘要】开展语文课的“先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在组织学生进行“先学”活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巧设导语、引导想象、鼓励竞争达到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先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先贤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
【摘 要】“童性” 是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人的自然之性生发出来的“纯净”之本性,是所见所想的率真表达。语文学习中的日记正是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提高孩子习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它融合了语文知识的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关注孩子的童性,在日记的撰写中张扬孩子的个性,提高日记指导的实效性?笔者做了以下
【摘要】笔者再次聚焦新课程改革,聚焦语文学科教学,发现语文学科互动、多样、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大量契机。笔者认为,在学生感恩意识日渐淡薄的今天,语文学科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及时地挖掘、拓展、捕捉这些感恩教育的素材,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内心深处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以情促学,从而真正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关键字】感恩;以情促学;体验式教学  【中图
【摘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和不幸,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感恩,善待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懂得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关键词】学生;感恩心理;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一、情景再现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诵这饱含深情的《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
【摘要】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教学的革新,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不足、运用不当,让多媒体教学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并提出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助手;革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多媒体走进课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多媒体运用的多,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好,尤其是语文学科
【摘要】预习的效果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识字量非常大,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做好生字词的预习工作,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课堂教学摆脱之前的尴尬局面,走向求精求深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字词;预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着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行为自控和坚持性的自控能力比
【摘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教学中,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教学带有乐趣。语文趣味性教学人人向往,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没有任何压力,没有紧张的情绪,思路会一直追随着教师,能够长久保持饱满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把学习自主权赋予学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味到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趣味性;愉快;教学  【中图分类号
【摘要】人物描写是小学生写好习作的重点,包括外貌描写特色化、动作描写具体化、心理描写真实化和语言描写个性化。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围绕表达人物某一特征的词语延伸开去,具体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力求具体生动,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关键词】人物描写;一字一词;延伸开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习作要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