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剑州中学 四川 剑阁 628300)
关键词:课改;多媒体;主体;主导;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英语课教学呢?
一、紧扣课标,激发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探究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课内课外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遨游,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采用简笔画、歌曲、游戏、表情、动作及角色表演,利用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自制录音、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活动如crossword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记忆单词。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形象、活泼的手势,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温柔的表情来分享文章中的角色,使学生充分进入情境。
二、苦炼内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必须的教学理论、学科理论、学课知识和师德修养外,还必须掌握听、说、读、写、演、唱等多种技能,为成为多才多艺型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持人,是专业发展的自我促进者。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教学风格、教学艺术以及教课前的备课等都会影响到一堂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到:第一,既要具备学科专业性,又要具备教育专业性,知识要常更新、常充电,才不会被时代抛弃。第二,要备教材,深入挖掘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要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第四,要备教法,掌握一些诸如简笔画、歌曲、顺口溜、朗诵等方法,即兴表演,使学生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尽情享受,从而学到知识,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运用直观,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工具效应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向着信息化教学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也是组成现代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教学信息并能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传输,教学媒体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由于它的跨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交互性、多种信息形态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能在教学中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学生既可通过媒体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英语交际环境中,其工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线性和非线性地展现教学材料,通过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如日常用语、语法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学生还可以同教师或任何一位同学单独进行对话,如果加一个小摄像机,还可以看到各自的口型。这种仿真交际的语言环境是任何其他学习手段不可比拟的,学生置身于这种英语环境中,可显著提高交际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增加课堂信息量。为了达到运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堂的信息量就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如果能够连接因特网,则可以实现全世界所有的信息资源共享,将学生带向世界,把世界带给学生。同时,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以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课堂信息量的增加,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快节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自制力普遍不强,对感兴趣的知识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不爱学习。即使强迫他们记忆,也不会产生长久的印象,几天后就会淡忘。计算机多媒体以直观的图像和灵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可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同时感知比单一感知或单用听觉的学习效果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利于保持。研究表明:信息的获得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5%是通过视觉。不难看出,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信息的绝大部分。研究还表明:对于同样的学习材料,单是采用听觉,3小时后可以保留70%,3天后则下降到15%;而单是采用视觉,3小时后可以保留70%,3天后下降到40%;如果听觉和视觉并用,3小时后可以保留90%,3天后可以保留75%。这说明,用多种教学媒体同时刺激学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深度,使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四、精心准备,预设互动式的开放学习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是学生主体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平台的搭建都与保护者。”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听、读、抄、背、勾、画、圈、点的简单重复的模式,探索新型开放的学习模式。英语课堂的独立性就是情景教学,“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方法应在情境中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应让位于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材料,然后分组,学生自编自导,教师略加指导、点拨,他们自会利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结合新的内容创造多种语际场景,进行交际,使教学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新课改已如春风迎面扑来,我们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以上几方面,就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学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课改;多媒体;主体;主导;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英语课教学呢?
一、紧扣课标,激发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探究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课内课外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遨游,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采用简笔画、歌曲、游戏、表情、动作及角色表演,利用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自制录音、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活动如crossword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记忆单词。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形象、活泼的手势,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温柔的表情来分享文章中的角色,使学生充分进入情境。
二、苦炼内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必须的教学理论、学科理论、学课知识和师德修养外,还必须掌握听、说、读、写、演、唱等多种技能,为成为多才多艺型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持人,是专业发展的自我促进者。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教学风格、教学艺术以及教课前的备课等都会影响到一堂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到:第一,既要具备学科专业性,又要具备教育专业性,知识要常更新、常充电,才不会被时代抛弃。第二,要备教材,深入挖掘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要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第四,要备教法,掌握一些诸如简笔画、歌曲、顺口溜、朗诵等方法,即兴表演,使学生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尽情享受,从而学到知识,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运用直观,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工具效应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向着信息化教学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也是组成现代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教学信息并能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传输,教学媒体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由于它的跨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交互性、多种信息形态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能在教学中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学生既可通过媒体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英语交际环境中,其工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线性和非线性地展现教学材料,通过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如日常用语、语法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学生还可以同教师或任何一位同学单独进行对话,如果加一个小摄像机,还可以看到各自的口型。这种仿真交际的语言环境是任何其他学习手段不可比拟的,学生置身于这种英语环境中,可显著提高交际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增加课堂信息量。为了达到运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堂的信息量就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如果能够连接因特网,则可以实现全世界所有的信息资源共享,将学生带向世界,把世界带给学生。同时,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以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课堂信息量的增加,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快节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自制力普遍不强,对感兴趣的知识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不爱学习。即使强迫他们记忆,也不会产生长久的印象,几天后就会淡忘。计算机多媒体以直观的图像和灵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可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同时感知比单一感知或单用听觉的学习效果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利于保持。研究表明:信息的获得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5%是通过视觉。不难看出,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信息的绝大部分。研究还表明:对于同样的学习材料,单是采用听觉,3小时后可以保留70%,3天后则下降到15%;而单是采用视觉,3小时后可以保留70%,3天后下降到40%;如果听觉和视觉并用,3小时后可以保留90%,3天后可以保留75%。这说明,用多种教学媒体同时刺激学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深度,使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四、精心准备,预设互动式的开放学习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是学生主体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平台的搭建都与保护者。”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听、读、抄、背、勾、画、圈、点的简单重复的模式,探索新型开放的学习模式。英语课堂的独立性就是情景教学,“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方法应在情境中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应让位于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材料,然后分组,学生自编自导,教师略加指导、点拨,他们自会利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结合新的内容创造多种语际场景,进行交际,使教学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新课改已如春风迎面扑来,我们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以上几方面,就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学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