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肺动脉造影对外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段和亚段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PE患者行CTPA,对14例首诊外周PE及15例首诊阴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由2位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医师在后处理工作站独立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重组(MIP)以观察栓子分布情况.根据诊断标准,对肺段、亚段动脉的检出及栓子评价按节段记录为阳性、阴性、可疑及未显示.采用配对计数χ2检验及k系数检验分析两者的诊断差异及吻合度.结果 15例首诊阴性的患者再次检出2例外周PE,16例外周PE均能清楚显示肺段动脉,对亚段肺动脉显示率为90.39%.2位医师对肺段和亚段动脉栓子检出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和3.325,P均>0.05),对段和亚段动脉栓子等级评价具有较好的吻合度(k=0.92和k=0.81).结论 双源CTPA能清楚地显示外周肺动脉,不同观察者对外周PE的诊断评价具有较好一致性,因而对外周PE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就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思路、步骤和实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我院下一步具体的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课体系开发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
目的 探讨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资料,详细分析其CT表现.结果 23例中,20例单发,3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