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潮头30年大众交通不忘初心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8日上午的上海展览中心南广场,50辆崭新的奔驰E200L轿车整齐排列,首批大众交通“奔驰国宾车”宣布正式上线运营,引来不少过往群众的关注。新车的投放,不仅是大众交通集团旗下出行业务在高端出行市场的一次服务产品升级,更成为大众交通服务品牌的一次新的延伸与诠释。
  整整30年前,也是在这个广场,200辆红色的桑塔纳出租车从这里驶向了上海街头,刮起了一阵日后改变上海乃至全国出租汽车行业理念与格局的“红色”旋风,“大众出租”的名头也就此打响。
  三十载弹指一挥间,经历了无数艰辛与风雨,大众交通从出租车起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多元化的上市企业,但是当年创业的初心,追求一流服务的宗旨,銳意创新进取的精神却从未改变。在迎来成立30周年纪念的历史时刻,大众交通又一次吹响了改革前进的冲锋号。
大众交通“奔驰国宾车”首发仪式。

上海滩刮起“红色旋风”


  “大众出租,是上海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产物,也是整顿的产物。”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杨国平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时,思绪回溯到三十年前。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上海出租汽车市场,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叫车难,二是服务态度差,三是乱收费。当时叫出租汽车是很奢侈的事情,但依然供不应求。“朝南坐”的出租车驾驶员挑拣业务习以为常。颇有怨气的市民甚至编了顺口溜:“没有大事不租车,有了大事难租车”。
  1988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投诉信,一位美籍华人反映在上海坐了10公里路的出租车,竟被收取了高达100美元的车费。彼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上海,正在向全世界投资者打开欢迎的大门,但个别出租汽车司机职业道德的缺乏,不仅有损于上海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也可能给投资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它表明上海正面临着一个因投资环境差而极有可能阻碍经济发展的危机。
  “整顿出租汽车,是改善上海形象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下定决心抓好这件事情!”朱镕基当时曾这样表示。整顿的举措,除了成立行业整顿领导小组,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组建一家新公司,用新的管理和服务,扭转出租汽车行业的不良风气。
1988年12月,大众出租揭牌开业。

  时任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年仅32岁的杨国平临危受命,接过了领导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投入到新公司的筹备组建中。抛下“铁饭碗”,内心充满了激情和使命感的杨国平甚至立下了军令状:“如果我做不好,不要领导给我安排任何工作,我自己去开出租车,做一名优秀的出租汽车司机。”
  创业之初的艰苦,令杨国平至今想起来仍颇为感慨。新公司可谓“一无所有”,为了省钱,租了当年闸北区和田中学一个已经报废的教室当作办公室,买车和运营的200万元资本金也是向银行借来的。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1988年12月24日,在领导的厚望与上海市民的期待中,“大众出租”诞生了——当天的上海展览中心广场上,整齐排列的200辆红色桑塔纳轿车亮起“大众”顶灯,整装出发,在申城的大街小巷刮起了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红色旋风”!
  “大众”不仅仅是公司名号,而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承诺,要成为上海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了体现“大众”服务理念,杨国平拟定了32字的服务标准: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电话预订,约时不误;电脑计费,公道合理;车辆整洁,礼貌待客。
  30年前的这32字,指引着“大众”刮起一阵服务新风,给行业乱象和陋习带来很大冲击。1989年1月30日的新民晚报头版,刊登了题为《不正常的“争夺战”说明了什么》的报道,在盛赞“大众”服务新风的同时,指责了部分出租车围困“大众”的恶劣行为。邪终不压正——在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整治下,不到三个月,出租车行业乱象被一扫而空,行业也越来越规范。大众出租,更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一致赞誉。
  到1989年底,大众出租的车辆已经增加到500辆,驾驶员收入也远超社会水平,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职业,甚至很多原先公交公司的中层干部都纷纷要求转岗过来开出租。
  时任市长朱镕基于1989年1月5日写下批示:“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的出现是一个希望,要成为榜样,望精心扶持并严格要求。”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朱镕基又亲笔致信公司管理层,肯定公司的成绩和表率作用,认为上海大众为出租汽车行业树立了一面红旗,为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树立公交新风做出了贡献。

试点股份制 驶上高速路


  随着大众出租的业务逐渐走向正轨,公司的发展亟需扩大规模,但资金成了大问题——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资本金只有200万的“大众”,银行贷款有将近6000万,每个月都要还高额的本金和利息,杨国平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计算营业收入。一年下来,他发现本来就是微利的出租汽车行业,在沉重的贷款压力下,基本就是为银行在“打工”,公司没有发展后劲,效率低速度慢。
  “红色旋风”会因为缺少资金支撑而停滞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杨国平,这时从上海开始试行的股份制改革与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中,看到了希望。
  彼时的浦东刚开始开发,很多地方都是农田,没有出租汽车公司,浦西的驾驶员都不愿去浦东,要去的话车费单程要算来回。1990年年底,大众出租向上海市体改办提交报告,希望在浦东进行股份制试点,搞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金融领域,公司较早参与了国泰君安证券的重组,后来又参股了上海银行、光大证券等金融机构,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回报。2009年公司还进军类金融行业,构建小贷企业集群,资本规模和运营指标居上海小贷行业前列。主营二手车和文物艺术品等拍卖的大众拍卖公司,二手车拍卖业务在上海市场占有率已达1/3。在房地产领域,公司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在区域重点城市开发十余个热销楼盘,开发总量超过260万平方米。
  在核心的客运交通领域,大众交通集团已发展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服务供应商,成功为2007年特奥会、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1年APEC、2018年首届进博会等重要的赛事和会议提供官方指定综合交通配套服务。
大众出行平台将致力于成为全国性的优质网约车平台。

  此外,大众继续围绕“轮子”做文章,还发展了现代物流、搬场、汽车服务等相关产业。
  事实证明,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为大众集团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杨国平介绍,目前出租汽车行业效益不断下行,相当多的企业处于亏損边缘,没有效益。但大众通过扁平化、集约化的管理,实行多种经营构筑的产业生态,带来了很好的回报,连续多年上榜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据悉,大众交通集团去年利润在8亿元左右,三分之一来自交通,三分之一来自金融股权投资,三分之一来自于房地产业,保证了稳健的增长与发展。有数据显示,公司上市以来募集资金总额为12.90亿元,同时历年以现金分红及送转股份方式回馈股东共计37.58亿元,是募集资金的3倍。

拥抱互联网 踏上新征程


  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卓越城市的卓越的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提升新技术,改善新服务,让出租汽车这张蒙尘的上海名片焕发新的光彩。

  这几年,网约车对传统出租汽车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不少企业怨天尤人,就此对管理“放鸭子”, 导致服务质量的快速下降。在杨国平看来,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传统出租汽车也要用互联网技术来武装自己,积极与互联网对接,提升管理效率,给乘客以更多的优质体验。大众作为出租汽车骨干企业,还是要坚持为大众服务的初心不变,为实现互联网 交通的发展、为出租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探索破冰之路。
  2016年3月30日,国内首家由出租汽车企业自主开发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大众出行正式运营,赢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并于2017年6月获得上海市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我们对这个平台已经投入了一亿多元,主要用在人员培训、市场开拓、添置设备等方面。我们不和滴滴等平台比烧钱,比规模,我们坚持的是正规车、正规驾驶员的原则,还自主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后视镜监测系统,我们拼的是高质量的规范服务。”杨国平说。据悉,大众出行平台将展开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战役,把大众专车和当地正规品牌出租汽车企业联合起来,最终打造成全国性的平台。
  同时,大众还在行业里首创成立了司机之家,更注重驾驶员的心理调节,同时帮助驾驶员提高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与能力。此外,大众还对车辆集中统一管理、维修,保险集中统一理赔,积极为驾驶员车辆维修提供好服务。
  “今年是我们的质量年,服务进博会的驾驶员甚至进行了军训,按照半军事化的方式来强化驾驶员培训。我们现在在考虑明年的质量管理内容升级,包括乘客心理学、安全管理、车辆维修等进行再培训,酝酿成立大众技术学院,使得驾驶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建立一支职业化的驾驶员队伍。”杨国平介绍,“管理要更好地扁平化,要为驾驶员服务好,驾驶员队伍稳定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明年是新大众的第一年,杨国平说,这个“新”字,将体现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各个方面。“上海提出,到2035年成为世界卓越城市,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卓越城市的卓越的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提升新技术,改善新服务,让出租汽车这张蒙尘的上海名片焕发新的光彩。”
  三十而立,志在远方。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与格局,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大众,站在30周年的新起点上,怀着再创辉煌的梦想,再度出发!
其他文献
因为开放,所以宽容,才会开明睿智。在一个文化比较多元的社会,人们更容易理解跟自己不同的其他文化,承认其他文化的价值。  海派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和京派文化、岭南文化有什么区别?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难以说得全面。上海自元代设县以来,曾是南北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口,近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建国后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逐渐奏出经济最强音,绵远的历史造就了什么样的海派文化?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新民
一大早,用手机预约完代扔垃圾服务后,背上从海外代购买回来的包包出门;到了公司,又在某APP上找代跑腿的小哥送了一份加急文件;下午,快递来了,家中无人,只能放在楼下的代收点;晚上和朋友聚餐,喝点小酒也没问题,找个代驾把车开回家即可。  生活的多样性,导致需求的多样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似乎被一个“代”字包围。以“代服务”为主的各类跑腿平台已步入大众视野,二手平台上的各类“娱乐向”服务也应运而生
澳门新八景龙爪观涛  南海之滨,濠江风云激荡。  匆匆而逝的20年间,面积仅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多万的小城澳门,书写了“一国两制”的传奇。从回归前的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到如今的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如今的澳门,用20年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进入了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优裕的发展机遇也摆在了眼前
2019年6月30日,浙江寧波,市民体验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  现在的中国,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基本进入了无现金社会。不论是菜市场买菜,还是街头的煎饼摊,手机二维码一扫便完成了支付。只要带着手机,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过最近,一种比手机支付更为新颖的支付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便是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又称面容支付,是一种无需介质的最新支付方式。现代社会每一项新技术兴起时,总会有人为其创新而叫好,亦有
1992年10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奠基挖土。  从1988年萌生合作意向到最终1998年开院运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史前史”长达10年。这10年中,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与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部门之间,有过争论,有过纠结,有过妥协。  把这一段故事放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背景下看,并不奇怪。当时,中国大门初开,经济水平与美国相距甚远,对医疗服务的理解也大不相同。而这时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
阿拉更愛雪中人
在伦敦的新西兰人不计其数,就像在伦敦的南非人一样,英国是他们祖父母的家。小辈们去老人家里走亲戚,当然很少会见外。英国人总是拿他们的元音扁平的口音来说笑打趣,新西兰人从来不会计较,唯一的要求是千萬不要把他们和澳大利亚人混起来。虽然是近邻,但新西兰人向来把自己定义为探险者的后裔,当年自愿选择前往新西兰定居的,许多是苏格兰人,有着高山民族的侠肠义骨和探险精神。新西兰人不屑与澳大利亚人等同,因为当年移民澳
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朋友们的监督。  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  我们所经过的压力测试也可以说是宝贵的经验。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这给世界带来
1978年9月26日,“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起航,驶往澳大利亚,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那时,谁也无法预见到,40年后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八年位列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首个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2017年12月10日,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开港试运行;上海港集装箱装卸效率高和百
一大会址。如果说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母体,那么红色文化就是海派文化的灵魂。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在去年的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这样评价上海。  不过一个转瞬,第二届进博会也已经成功落幕了。此前,恰在盛会召开之际,同样位处上海这个“主场”,由杨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