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那一片美丽的精神家园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需要一个丰腴的物质家园,更需要一片能让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失落的生命就犹如漂泊不定的浮萍,这样的生命是暗淡的、乏味的、浅薄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到哪里去寻回那一片失落的精神家园?唯有读书,可以说只有用书香浸润的生命才是有光彩的,才是美丽的、厚重的。埃及著名作家阿巴斯·阿卡德在《我为什么喜欢读书》一文中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多年来,我一直引领着我的学生们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一起在书海中涵泳、体悟,固守着那一片美丽的精神家园。
  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读物——唤醒课外阅读的主体意识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经验,对读物的优劣难以甄别,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选不好读物,会导致开卷无益。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择读物,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唤醒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意识。
  1.课文引路,拓引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为使课外阅读能真正服务于课堂,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智力背景”,我以课文为支点,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在每学期开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学生需进行课外阅读的书目,让学生根据书目寻找所需的课外书,建立个人藏书箱。如学习《卡罗纳》前先引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习《窃读记》前先引导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
  2.影视同步,挖掘课外阅读的活泉眼
  学生看电视的兴趣要比读课外书高得多。现在已经有很多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看。我以此为契机,提供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节目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名著名篇的书目,鼓励学生进行同步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实学生的个人藏书箱。
  3.需求刺激,打开课外阅读的新窗口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从众等心理特点,渴望神秘、冒险、刺激、趣味,仰慕时尚、明星等。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我通过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探险、侦破、科学之谜、智斗故事等系列丛书,提供书目给学生,如《神探福尔摩斯》《丛林历险记》《中国孩子最想解开的1001个科学之谜》等,丰富学生的个人藏书箱。
  4.名家引领,开辟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当代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名家,他们的作品幽默,故事情节吸引人,舒展童心、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秦文君的经典成长小说系列,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鲁西西总动员等,这些作品都可以成为孩子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5.订阅期刊,拓宽课外阅读的新视野
  期刊、报纸是时代信息的窗口,定期寄送的期刊、报纸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上期读完了,下期还没到,等待之中学生会产生阅读期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小书架时时更新。我从每年的报纸杂志订阅目录中筛选出一些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秀期刊,供学生选择订阅,如《少年科技博览》《少年文艺》《中国儿童》等。
  二、进行多元导读——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由于受心智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很难实现完全独立的课外有效阅读。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为学生进行主体有效阅读铺路搭桥。
  1.阅读方法指导课
  培根说过:“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有些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的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此,我指导学生构建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读书方法。例如精读与略读、泛读结合,读、思、写三结合。
  2.主题阅读指导课
  阅读主题的组合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名家的系列作品为专题组合进行主题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心爱的书和最喜欢的作家,树立“名家偶像”。然后我在学生最崇拜的作家中选择一位,作为这一阶段主题阅读的中心,以这位作家的系列作品为阅读对象,组织主题阅读指导课,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2)以“相关主题内容的作品”为专题组合进行主题阅读。相关主题作品的专题阅读能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类比、比较、鉴赏,增加阅读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的成效。例如学习了《赠汪伦》一诗后,引导学生搜索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进行专题阅读,收到了“一篇带一片”的功效。
  三、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培养课外阅读的持久兴趣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位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环境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重视通过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兴趣。
  1.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
  “宁静致远,快乐和谐”的班级读书氛围能使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使阅读成为班级特色,让学生的精神振奋起来。为此,我采取如下措施:建立班级小书架、张贴“书香口号”、开辟名人读书故事专栏等让学生爱上阅读。
  2.开展班级书籍交流会、推荐会
  定期召开班级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把家里的个人藏书带到学校,在会上向同学介绍自己心爱的书籍,并推荐给同学阅读;也可以把自己已读过的书与同学交换阅读,这样既能实现学生间阅读资源的流动共享,又能增强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3.开展师生共读活动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实践中,我把家中适合学生阅读的藏书拿到教室供学生阅读,并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共同选定书籍后,师生一起阅读,教师定期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把认真阅读、批注勾画过的书给学生传阅,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感,这极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构建理想的阅读活动方式——享受课外阅读的美丽过程
  最理想的阅读活动方式是能够推动学生持续阅读的方式,是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我努力搭建最理想阅读活动方式的平台,使学生保持阅读的激情,主动对自己阅读过程进行调控,促进有效阅读。
  1.自助式阅读
  这是一种比较个性化的阅读,每个学生可依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确定阅读主题,然后自主选择读物进行阅读,阅读一段时间后自主选择对象进行交流。
  2.挑战性阅读
  这是由教师创设既定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接受“挑战”,这种“挑战”性任务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补充知识或经验的空白,以此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例如“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以后,我设定“挑战”项目:你敢参加航空知识竞赛吗?你想成为“航天”小博士吗?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领取教师事先搜集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一周后,接受“挑战”的学生参加知识竞赛,获得冠军的同学就授予“航天小博士”称号,以此来激励学生阅读。
  3.任务驱动式阅读,也叫问题驱动阅读
  我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进行解答。任务驱动式阅读一般以阅读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从旁进行点拨,提供书目或搜集信息的渠道,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4.任务交换式阅读
  有效的课外阅读必然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还需学生动笔写读后感、读书笔记,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会降低学生阅读的热情。因此,我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免做或选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定量的课外阅读任务来交换,目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与书为侣,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学生的心灵必然会鲜活地成长,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日渐厚实,从而建构起完美的精神家园,为今后的人生打好亮丽的底色。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新课程实施以来,古诗文课堂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江西省南昌市小学语文学科从解决真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出发,申报了省、市十一五课题“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26所学校和100多位老师潜心研究,并带动全市近千名教师积极投入到古诗文教学研究中,掀起了古诗文教学研究的热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该课题小组总结出古诗文教学策
“互联网 ”给产业带来的变革将是一个持续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新技术、新业态,而且技术以及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的迭代速度会明显加快,一些产业的格局会发生频繁调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面也会更加模糊。创新会更多地发生在产业交叉和融合的领域,发生在传统产业最落后、最容易被突破的环节或痛点。相应地,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政府如何调整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对“互联网 ”能走多远会产生关键性影响。  
思考  “计算经过时间”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共出现了两次。首次出现是三年级上册,其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第二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相当长,涉及从上午到下午的经过时间计算和第一天到第二天的经过时间计算。三年级上册的经过时间计算相对较为简单,而三年级下册教学的问题由于跨时较长,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普遍感到困难,错误很多。多数教师均有同样的感受:太难,不知道该怎么教,也不知
医学超声由于其价位低廉、实时成像、无损伤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影像诊断技术。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紧迫需求,促进医学超声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目前医学超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成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除了形态信息,发掘更多定量的功能信息;成像诊断—给药—治疗的诊疗一体化。  那么,医学超声的这些发展趋势需要解决哪些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高新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2016年,重庆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9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做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发展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
7月22日,我们仰望天空。我们经历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伟大的天象,不会因为人间的阴晴风雨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云层和阴雨的阻隔,而失去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很少划过我们心中的美丽感觉。我们心中的感觉所以美丽,是因为伟大的天象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伟大的天象所有的,只是无从置疑的淡然,和周而复始的安详。  几天前,我们的文化天空,也出现了相似的天象。季羡林和任继愈相继去世。他们去世的那一刻,和日全食一样。那
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环节之一。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有别人改,也有自己改,但最重要的是自改。我国古人就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唐代诗人贾岛骑驴因“推”“敲”二字而误撞韩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经过多次修改后而定的。凡此种种,举不胜举。离开了修改,作文犹如玉石未经雕琢,终究难成佳品。修改是使文章渐趋精美,写作能力日渐提高的有效途径。离开了修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难以实现。
近日,笔者执教了《伯牙绝弦》一课,王崧舟老师对这一课作了精彩点评。王老师认为,这一课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普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范式,他对这个基本范式、典式作了概括说明。笔者就王老师的点评,结合自己这一课的教学体会来谈谈文言文教学的“四步曲”。  第一步:读通  在上课时,老师对读通文言文作了两个环节的安排:  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课文读几遍,读准字音,并注意停顿。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生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博览群书的学生。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阅读都制定了目标要求,不仅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
作为写人记事类文本究竟需要教什么?  《郑成功》是苏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战斗,并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宝岛台湾和建设台湾的事。文本赞颂了郑成功的爱国情结与充满民族精神的品格。全文没有一处写到人物的外貌,所以人物形象的初始化印象并不能感知。但作为写人的文章,我们又确实需要凸显人物形象,这形象从何处来,形象的根源最终回归到人物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上来,社会人的本质是什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