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例房颤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抗凝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房颤患者中,89例应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占65.4%,华法令平均用量(2.45±0.40)mg/d,INR平均值为1.90±0.35,未用华法令抗凝47例(34.6%),其中25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占18.4%,另外22例未应用抗凝药物,占16.2%。应用华法令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抗凝药物者和应用阿司匹林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中,华法令的应用较为欠缺,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华法令抗凝知识学习,以提高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抗凝治疗;华法令;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持续增加趋势。心房颤动容易引发心力衰竭、血栓形成、动脉栓塞等,患者具有较高死亡及致残风险[1]。患者在发生心房颤动后,很难成功转复、维持窦性心律,所以目前临床治疗房颤主要采用“抗凝+心室率控制”疗法[2]。为了解我院房颤的抗凝治疗现状,本研究对136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9例,女性57例,年龄在19~88岁之间,平均(56.5±2.1)岁,其中76例为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60例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慢性房颤86例,急性房颤31例,阵发性房颤1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81例,Ⅱ-Ⅲ级34例,Ⅳ级11例。21例心室率≥100次/分,105例心室率为60-90次/min。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抗凝治疗信息等。包括:①有无血栓栓塞独立危险因素,如有无血栓栓塞史、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高血压病史、EF<0.04,高龄(男≥65岁,女≥75岁)、糖尿病史、置换人工瓣膜、瓣膜病等;②有无抗凝禁忌证,如活动性溃疡、出血倾向、动静脉畸形、恶性肿瘤、近期手术史、高血压≥160/100mmHg、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晚期、精神障碍、依从性差等;③未应用华法令的原因;④选用的抗凝药物种类、抗凝强度及用药剂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数据,相关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凝药物使用情况
  136例房颤患者中,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者108例(85.7%),89例应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占65.4%,华法令平均用量(2.45±0.40)mg/d,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平均值为1.90±0.35,未用华法令抗凝47例(34.6%),其中25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占18.4%,用量(118.5±30.4)mg/d,另外22例未应用抗凝药物,占16.2%。
  未应用华法令的47例患者中,有血栓高危因素者19例(40.4%)。未使用华法令的原因:有抗凝禁忌症11例(23.4%),医生担心发生出血并发症,或担心患者不能遵医嘱进行INR监测18例(38.3%),阵发性房颤12例(25.5%),原因不明6例(12.8%)。
  2.2 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有5例发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7%,其中1例为血尿、1例为皮肤黏膜出血、3例为牙龈出血,调整用药剂量后,出血症状消失,有1例(0.7%)发生重症颅内出血。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详见表1。从表1可知,应用华法令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抗凝药物者和应用阿司匹林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136例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n(%)]
  3 讨论
  大量临床试验结果都显示[3],合理调整华法令剂量,使INR值保持在2.0-3.0范围内,可使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降低68.0%左右,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21.0%左右。每100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与应用阿司匹林相比,应用华法令可使栓塞患者再减少23例。《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使用CHADS2评分系统对房颤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明确是否需要抗凝治疗。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增高。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若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为1分,可应用阿司匹林(100mg~300mg,qd)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抗凝药治疗;CHADS2评分为0分时一般无需抗凝治疗[4]。
  然而,从华法令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比例还未达到50%,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5],仅有64.5%的房颤患者实施了抗栓治疗,并且绝大部分都选用了阿司匹林,华法令长期应用比例仅为6.6%。在本次研究中,136例患者中有89例应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占65.4%,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这与我院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充分重视有关。本次研究分析发现,在未使用华法令的47例患者中,有抗凝禁忌症11例(23.4%),医生担心发生出血并发症,或担心患者不能遵医嘱进行INR监测18例(38.3%)。这些患者多以阿司匹林代替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实际上,有研究显示INR在2.0-3.0的范围内,各年龄段(包括90岁以上)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都是安全、有效的,在出血风险方面,与阿司匹林没有显著差异,其引起颅内出血的概率则更低[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华法令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抗凝药物者和应用阿司匹林者,P<0.05。这也证实了华法令治疗房颤具有显著的疗效。总之,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因转复治疗疗效欠佳;射频消融手段方兴未艾,是有一定前途的根治措施,但还有许多限制因素。所以,强化抗凝,预防动脉栓塞,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措施。因新型抗凝剂在我国(特别是基层)应用受限,华法令仍是基层抗凝的必然选择,目前对华法令的应用仍较为欠缺,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2012房颤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学习,遵循专家共识,积极应用华法令,以提高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国俊.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2,33(6):11-13,22.
  [2] 黄达军,高乐,何国欢等.高龄非瓣膜病慢性房颤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的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2):4186-4187.
  [3] 崔艳芳,张丽霞.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98-1100.
  [4] 胡大一,郭艺芳.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3):173-177.
  [5] 赵沿祥,刘芳,王营等.达比加群酯在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1,32(16):36-37.
  [6] 黄永麟,陈桂英.心房颤动处理策略上的一些新认识[J].医学与哲学,2011,32(8):51-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产后42天回院复查的产妇200例,并将其根据分娩方式不分成顺产组(100例)和剖宫产组(100例),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结果:顺产组产妇肌电位、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康复疗效都优于剖宫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
期刊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学中可以归属为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在《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移位正会议纪要》[1]表明表明发病率在10%~15%,有不少的中医专家采取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很多的临床治疗经验。林新琴,邓高丕[2]等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治法及用药规律探讨》中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用药规律,总结治疗用药规律。郑剑薇[3]在《浅谈子宫内膜移位症及其治疗》中提出淤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由糖尿病引发其他多种并发症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糖尿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殊性,糖尿病护理方面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具有高风险性。本文通过组建糖尿病护理团队,明确团队中各成员的管理职责、工作内容、主要任务,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最终达到有效的管理风险,消除隐患,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糖尿病;
期刊
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经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1]。典型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有先兆流产症状或无任何症状,随着停经时间延长,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较停经周数小,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稽留流产是自然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未及时排出,如果滞留宫腔内时间太长,胎盘绒毛及蜕膜可释放大量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取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适应症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57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和治疗结果,其中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286例,经皮肾镜取石98例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92例。结果: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单次碎石成功234例(81.82%),二次碎石累计成功251例(87.76%);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
期刊
摘要: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少,愈合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肯定,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已开展腹腔镜下小儿疝气内环口缝扎术230例,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短,切口愈合快,患儿1~2 d就出院,大大地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 疝 腹腔镜 微创 护理  1.术前访视  1.1心理护理 小儿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缺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期间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结果: 研究组有40例患者充分了解手术流程,知晓率为72.7%(40/55);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充分了解手术流程,知晓率为27.3%(15/55),
期刊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主动干预、积极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结合运用中医①“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方法于社区公共卫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鼻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1至2013年36例老年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有效的止血方法有利于病人康复。  关键词:老年病人鼻出血 护理体会  老年鼻出血(1)是耳鼻喉科急、重症,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前鼻孔出血则以鼻中隔前端小动脉破裂为主,呈泉涌状喷射:后鼻孔出血则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病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感染病科护理岗位工作环节的研究分析,认为只有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具,运用科学的防护措施,制定严格的防护流程,才能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结论:落实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自我防护  感染科护理人员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