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墙倒塌25周年,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成为创意、艺术、前卫概念的实验场,也因为执掌市长职位13年、即将卸任的克劳斯,沃维莱特(Klaus Wowerit)的政策与风格,柏林发展或一个以“贫穷却性感”而著称的都市。这个城市不积极向资本主义靠拢,宁愿保留公园而舍弃开发建案,没有随处可见的百货公司与购物商场,反而有比纽约还多的艺廊,比欧洲各首都都多的绿地与公园。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城市如柏林,有着曾经分裂两边又再次统一的戏剧化历史……这么多的与众不同让它“进化”成同时拥有贵族、精英气质,又豪放不羁、打破成规,兼具布尔乔亚与波希米亚双重性格的魅力都市。
本页两张图片都在East Side GaLlery拍摄。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遗留下来的这段柏林墙就成了当代艺术家们创作的乐园。这是遗留的三段柏林墙中游客最多的一段。如今,这段墙和Spree河中间的狭窄草坪,会在夏天被改造成供人晒太阳的沙滩,曾经的森严戒备早已灰飞烟灭。
对页这块地方叫作Prefferbera,是19世纪的啤酒厂,如今已是柏林的文化中心,是著名的建筑论坛Aedes在柏林进行研究和举行会议的大本营,大量工作室、研究机构、代理商、画廊和文化活动空间也聚集在工厂的大楼和穹顶的建筑里。最外面的建筑是Tchoban基金会私人建筑绘图博物馆(Tchoban Foundation-Museum for ArchltecturalDrawinq),由往来于柏林和莫斯科的建筑师Serqei Tchoban和SPEECH Tchoban&Kuznetsov事务所联合设计,同时也用于全球顶尖文化机构的临时展览,身为建筑师及热衷于收藏的Tchoban终于实现了他为建筑画作建立博物馆的愿望。
欢迎来到艺术天堂
柏林独特的艺术生态不像伦敦、纽约那繁荣的艺术市场,仅育350万人口,却有足以匹敌那两个城市的一流画廊和艺术家。除了超过50家的美术馆和上百家商业画廊,每两年一次的“柏林双年展”更享誉世界;此外,每年都有国际艺术要项,一是春天的“画廊周末”(Gallery Weekend Berlin),另一是秋女的“艺术周”(Berlin Art Week)。柏林双年展的总部KW当代艺术中心永远展示最前卫、最县挑战性的当代艺术。它位于Mitte画廊区的心脏地带,没有一般美术馆显赫的建筑,看米更像是个学校。穿过狭窄的人口即见一个小花园,那里提供可口的咖啡、食物和Wi-Fi,让艺术爱好者能歇歇唧,查查邮件。
位于柏林火车站附近的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在19世纪时是乘火车到汉堡的车站,1989年被改成美术馆。它有很经典的收藏,和KW比较,展出的是相对“温驯”、“顺眼”的当代艺术。远远地就可以看见Dan Flavin为美术馆做的户外霓虹灯装置,这让汉堡车站成为柏林重要的艺术地标。
文化广场上的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的遗作。柏林围墙还没倒前,这栋优雅的建筑物独自孤立在西柏林的边界,现在则紧邻观光客密集的波茨坦广场。它展出20世纪的作品,若觉得当代艺术太前卫难懂的话,建议到这里看看。美术馆将于2015年闭馆3年整修,由名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操刀翻新馆台。同样由Daxqd Chipperfield设计的Contemporary Fine Art画廊,不但有一流的展示空间、阵容强大的艺术家,还紧挨着博物馆岛,让人接受文明遗产的冼礼后,立刻看到当下最鲜活的艺术。
距离新国家美术馆只有一公里远的Johann Konig画廊有争柏林最时髦的艺术家阵容。今年33岁的老板Johann从小和艺术一起成长,父亲是美术馆馆长,哥哥在纽约有自己的画廊,而他的们父和表哥们还是著名的konig艺术书店及出版社的创始人。在他的画廊可以看到一群出生于1970年后,目前最受欢迎、最杰出的艺术家的作品。
对页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qer Bahnhof),在19世纪时是乘火车到汉堡的车站,1989年被改成美术馆,有很经典的当代艺术收藏。
本页1.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lona Lqalerie)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的遗作。柏林围墙还没倒前,这栋优雅的建筑物独自孤立在西柏林的边界,现在则紧邻观光客密集的波茨坦广场。2.卡尔·马克思大街(Kar-Marx-A1llee)这两三年也出现一些画廊,Capitaln Petze瞰力于代理的是一些具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3.Sammlung Boros博物馆改建自一栋二战时期的防空堡垒,展出包含自1990年代至今最受人关注的艺术作品。
Sammlung Boros博物馆由出版界大亨Boros夫妇改建自一栋二战时期的碉堡,展出他们的私人收藏Boros Collection。像迷宫的碉堡内有80个展厅,包含自1990年代至今最受人关注的艺术作品。不过有人数限制,一定要记得事先预约!
如果要快速学习欧美当代艺术,就区Spreuth Magers画廊。从EdRuscha、Andreas Gursky、John Baldessari、Cindy Sherman这些世界级大师到年轻一辈的Ryan Trecartin和Cyprien Gaillard,这个画签约合作的艺术家简直是艺术固“名利榜”的小型翻版。Eigen+Art画廊的老板一向西装笔挺,在艺术圈的小名叫Judy。1983年时就私下在莱比锡老家的阁楼办展览,东西德台并后马上在柏林开“分店”,将Tim Eitel、Neo Rauch这些“莱比锡画派”大师介绍给西方世界。喜欢油画的人绝不能错过它。
从Mitte住东走就是可以和北京长安街较量的马克思大街(KarlMarx Allee),这两三年也出现一些画廊,其中最有明星架势的非PoresProjects莫属!老板Javier Peres来自古巴,他的艺术家平均年龄不到40岁,几乎全部来自美国,风格和具有沉重倾向的德国艺术有天壤之别。好莱坞明星James Franco就已经在这里办过好几次展览,粉丝们别忘了关注他们的展讯! East Side Gallery位于Spree河畔,在更远的东面。画廊总长1.3公里,是全世界最长的露天画廊。虽说柏林墙在1989年11月9号连夜拆除,但是其实只有拆毁一部分。1990年,一群艺术家在尚未被拆除的围墙东面,将一些具有历史和政治色彩的画直接涂在墙上,后来成了East Side Gallery。它每年吸引超过300万的参观人数,是每个柏林墙朝圣团必到的景点。
柏林爱没计
在这个设计师与艺术家多过银行家与工程师的城市,人们对于设计的关注显然要比精品高得多。同时,比起巴黎、伦敦、米兰……的高房价,柏林的居住代价与质量也相对舒适,足够的居家空间让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添购家具,无论大或小,新或旧。
这是个充满怀旧气味、热爱二手的城市。柏林有着全欧洲最多的跳蚤市场,最蓬勃的复古文化,在商店都关上门的周日,逛跳蚤市场简直是全民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跳蚤市场Mauerpark Flohmarkt里,专业的非专业的卖家百来个摊位齐聚一堂,在这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沙发与旧书柜、东德时朝的灯具与餐盘,都或为现在最热门迷人的复古杂货,特别是亚洲来的买家像是进了宝山,没有人甘愿空手而回;附近的Alkonaphtz市集则是专门寻找好家县、设计师们也都爱来的二手天堂,北欧的、经典德意志的、包豪斯设计的……都能以很棒的价钱获得,至于那只要花十多欧元便能换得的小型家饰如Rosenthal早期的花瓶、Braun的小家电,甚至旧一点的Thonet餐椅,则是最吸引目光的抢手货。
当然,以设计、制造高质量家具闻名世界的德国,首都自然少不了这些好品牌的空间,例如厨具专家Varenna Poliform,在Torstrasse上的店面就相当漂亮,厨房里的小型配件也一应俱全,一旁正是知名的设计旅店Mani;不远处的Aanncx是家眼光极佳的设计买手店,家具、壁纸、杂货、食器,强调原创设计与职人手工艺,朴素不华丽,但质感非凡;几条街旁的Fischer&Trierweiler,是一家专卖传统木制家具的非典型家具店,要不是在地人介绍,肯定会错过这个定制欧式家具的好去处。而Ruby Design Living商店的前身是一家废弃工厂,现在则成了室内设计师办公室兼设计零售店,典型的Mitte区家具空间。此外,在FriedrichstraBe上、与Lafayette百货公司为邻的BoConcept,则是附近一带最热门的设计家具卖场。
高级家具店多聚集西柏林,城里最大的设计师家具百货Stilwerk,两万平方米空间、50多个品牌见证了这个城市对设计家具的热情;而被形容为当代家具与设计装修殿堂的Modus,同样拥有丰富设计师家具品牌选集,品牌与设计师从A-z一字排开,齐全得像是本当代设计字典。
新开幕的百货公司Bikini Berlin里,两个经典家具品牌联名的VitraArtek概念店是精彩的设计空间,强调兼备文化性与流行性,不只是家具,服装Commes des Garqons Play,抑或是柏林代表书店“Doyou readme”在此的特别精选,都让这里变得非常好逛好买,还带有浓郁文艺味道,一季更换一次空间与商品的概念,也让它总是充满新意。楼上的Gestalten Space,比起Mitte本店以书本为主流,这家新分店多了许多来自世界精选生活好物:肥皂、皮件、毛毯、出自本地小型酒庄的精酿伏特加、高级文具……皆是精彩绝伦的独立品牌,堪称是城里选购品位礼物的最佳去处。在柏林买设计,绝对不让人失望!
不信奉时尚的潮流之都
对于奢侈品的态度,柏林比谁都低调,城里显少见人拎着Logo明显的手袋,珠宝与貂皮大衣也从来不属于这里;这个欧洲富裕国度的首都虽不以“流行”闻名,但却也有自成一格的时尚风景。要看最精彩、最有柏林味儿的买手店,莫过于AndreasMurkudis了!这是个不做广告、完全靠口耳相传的时尚空间,所在地前身是《每日镜报》(Der Tagesspiggel)印刷厂,超酷空间,承载着除了一线品牌,还有更多小众高端保养品、家具、珠宝、皮件……品位一如柏林给世人的印象——不金碧辉煌,态度十足,质感绝佳,拜访这里不只是购物而已,也自如欣赏艺廊般地收获时装与艺术养分的刺激。
柏林的生活风格,东西两边各自自成一格。西边,布尔乔亚,聚集着老柏林人及公认的富裕阶层,沿袭自普鲁士帝国与黄金Dzo年代的生活质感与情调,给人讲究、带点豪华与悠长的历史气氛,像是西柏林最重要的购物大街Ku'damm,延绵3.5公里,两旁尽是国际精品旗舰店。而从前的东柏林,现在的Mitte与Prenzlauerberg区,则是添了波希米亚的十足Bobo味。Friedrichstr大街上的两座百货公司: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的Galeries Lafayette,以及贝聿铭的Pei Cobb Freed&Partners务所的作品Quartier 206,建筑物本身便足以让人目不转睛;前者是在柏林找点法国味儿的好去处,后者网罗了各式顶尖服装配件品牌,花艺、艺术品、文具书籍的选品也万分优雅。Mitte区的另外一家买手店The Comer,欧洲时尚圈曾有人说它精彩程度不输巴黎的Colette,少了所谓的“时尚包袱”,选货眼光更自在挥洒,也更前卫。
20多年来,柏林是欧洲甚至全球艺术家与设计师纷纷移居的新都会,在国际可见的大牌之外,独立、小众、非主流的名字,在这个讲究质量、不迷信名牌的城市里总能找到知音。散步HackescherMarkt方圆一公里一带,你会找到新鲜感:书店如Gestalten,童装店如Petite Boutique,美丽的定制女性内衣店Blush,创意十足的花店J.Buechner,文具店RSVP,简约设计风格、崇尚环保的服装店AnuschkaHoevener……都能满足刁钻的好品位。在这个上世纪30年代最多聚会的东柏林新城中潮流区,永远都有新鲜空间在诞生! 在香肠与猪脚之外
德国菜向来不在世界美食版图上,但让老饕期待的是,2014年柏林已经赢得了比往年都高的18颗米其林星星,朝向美味之都又迈近了些。也正因为没有所谓传统美食的包袱,创意型厨师在这片土地上天马行空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城市宽广得多。Tim Rauc就是十分有代表性地的一位,出自东柏林的Raue以亚洲菜为灵魂,以欧洲料理技术与食材为体,餐厅空间亦走亚洲情调,被选为最懂东方风格的德国主厨,他的同名餐厅Tim Raue与另一家带有后工业风的La SoupcPopulaire,都是会让人对柏林另眼相看的美食之选。
柏林一直走在国际有机生态食物的前沿,Coledampf andCompany位于Krcuzberg中区,这里曾经是一家废旧工厂,所有家具都是二次回收品,对面是一座巨大的有机菜园,餐厅的食材均出自那里,餐厅中还有国际烹饪料理书书店。有意思的是,在柏林还有一家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顶级俱乐部,柏林中国会(China Club Berlin),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启发了女主人Anne Maria的设计灵感。该俱乐部曾荣登欧美“十大特色俱乐部”榜单,是唯一一个以东方主题挂帅的获奖俱乐部。空间里到处装饰的价值不菲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令人过目难忘,下午可在幽静的图书馆翻一翻艺术或旅行书籍,晚上试一试新加坡华裔厨师掌勺的中式佳肴地道美味,再到气氛很绅士的酒吧来一杯威士忌或香槟,可称得上最奢侈而别具一格的夜晚。需要提醒你的是,只有会员或受会员邀请才可以踏入这里神秘的门槛。天气好的时候,Mitte区的风格人士最爱来到Clarchens Ballhaus——才庆祝过101岁的老餐厅,前身是个社交舞场,现在则是一半餐厅、一半社交舞空间,访客年龄从祖父级的80岁绅士到20多岁的型女都有。附近不远处,有建筑师David Chpperfield设计的小食堂Kantine,随性的轻食、极简的空间设计,加上好看的人们,相融成一幅美好用餐画面。
在有大半住民都从事设计、艺术、创意工作的柏林,咖啡馆与酒吧是柏林重要的社交场所。首次到柏林,绝不要错过那经典、如每个欧洲城市都有的、传奇的“Gram Cafe”——Cafe Einstein本店,它不只是城里最古老的咖啡馆,在此享用一顿维也纳式早午餐仍是许多人视为开始周末的仪式;楼上的Bar Lebensstern是柏林最老的酒吧之一,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在上世纪20年代。Ehemalige Judische Maidchenschule艺术馆由前犹太女校改装而成,现已成为柏林最时尚的美食中心和当代艺术中心,那里的米其林餐厅Pauly Saal很值得一试。
柏林正兴起一场“第三波咖啡运动”,从过往咖啡只是日常饮料到现在豆子产地、烘焙方式、冲泡形式与器具等每个环节都专精探究,代表性意见领袖如The Barn、CafeCK、Bonanza Coffee、Five Elephant、Oslo Kaffeebar、Silo……都值得前往一试,它们不只改变了柏林的咖啡形式,更代表着德国人在饮食文化的尝试与讲究上,有着卓越提升与突破。吃在柏林,或许不如巴黎米兰顶着正统派的美味感动,但城里年轻一派的饮食态度与手艺,不世故,不刻板,反倒经常有惊喜!
设计酒店竞技场
在一个年轻的城市如柏林,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不见得每个品牌皆到位,但设计旅店繁花盛开,一如这个城市不追随主流、带些另类气质的性格。总部就设在柏林的知名设计旅店连锁DesignHotels AG,自从2004年起以柏林为基地,十多年来为这个城市添加许多旅店风景;最新的成员25 hours Hotel Bikini,是近来城里的最大亮点,有着绝佳地点——左拥西柏林最繁华的Kudamm购物大街,右抱蒂尔加滕公园与知名的柏林动物园,以“都市丛林”为概念。入住25 Hours,除了是住进创意、插画、色彩与建筑师Werner Aisslinger的设计中,更大的惊喜会是落地窗外遥望无际的整片公园绿意,有时候,动物园里猴子们奔跑跳跃的画面还会映入眼帘,而冬天时会是皑皑白雪的城市景观,十足诗意。
一个承载与众不同历史的城市,酒店也就跟着有许多故事可谈。DasStue精品酒店的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丹麦大使馆,位于蒂尔加滕公园里头的自然美景,从前还是贵族们休闲打猎的场所;两年前,在西班牙知名建筑师Patricia Urquiola的操刀之下,Das Stue成为柏林低调酒店的优雅典范,米其林一星主厨Paco Perez的同名餐厅隐身其中,暗暗内含光,整座酒店散发着缓慢从容的气质,很是引人入胜。
不经意中在柏林还能发现一些隐秘所在地,比如由无声电影时代的女明星Asta Nielsen故居改造而成的Hotel-Pension Funk,低调地存在于某栋公寓楼中,颇具新艺术装饰风格。通过老式的电梯抵达酒店房间,眼前的家具、摆设、黑白照片,无不保持着古董年代的样貌,仿佛老电影布景现场,卡尔拉格斐还曾到此处取景拍摄广告。
如此结合历史与设计、服务与美学的酒店在柏林数量相当,成就了一个新兴旅游之都的软性魅力;然而在酒店之外,柏林同时也是个短期出租公寓风气发达的城市,各区有说不完的性格与故事,市民们出租自己用不着的空间,许多品牌如家具商Vitra也推出自家设计、装修的公寓,让人们直接住进自己创造的空间中,正是最直接有效的品牌概念宣扬,也是不受约束的非典型旅人的住宿方式。
芬航邂逅Marimekko
芬兰品牌Marimekko近朝与芬兰航空公司合作,将一架争新的空客,、33~客机机身喷徐上了蓝色的经典罂粟花图案,其蓝色象征着芬兰境内上千个湖泊和美丽纯净的大自然。设计师Sami Ruotsalainen特别为此班机打造了乘客使用的餐具和织物,以描头鹰、母松鸡等鸟儿形象为主题的图案,意在让人联想万米高空上,一只小鸟眼中的芬兰风景。 从宫殿到酒店
经过7年改造,位于西班牙巴伦西瓦的Caro酒店终于面世,这座原是19世纪的MarquesdeCaro Palace古老宫殿,设计师Francesc Rife保留原始建筑立面,部分带有历史痕迹的阿拉们城墙、哥特式的拱门、罗马时代的马赛克,26间客房与原始壁画和石墙共处,另外利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分割空间,并配以简约的家具,诠释新旧并存。
“敢创设·界”论坛
科勒在中国的第八家设计中心近期于北京正式开业,请来设计事务所GENSLER洪杰廉和VOA掌门人Emma Chang及周楠亲手打造两处套间,将科勒产品与中国禅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两个套间是我们对卫浴空间无限可能的探索,同时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元素。”设计师介绍。
科勒除了卫浴和厨具品牌外,旗下亦有瓷砖、家具等品牌系列,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设计中心,陈列了超过1800件展品,多为科勒旗下最优秀的产品。这些产品还被融入了风格多元的体验套间之中,徜徉于时尚、经典、现代,或中式、美式、东南亚风格的套间之中,实为消费者寻求灵感之地。
为进一步探讨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开业仪式当天,科勒与《安邸AD》共同举办了“敢创设,界”亚洲设计论坛,上百位设计师及业界重量级嘉宾莅临论坛。无论是科勒名人廊设计师周楠和张时中作品的呈现、十上设计事务所陈暄女士针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有形无界”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抑或是压轴环节《安邸AD》主编王旭女士、科勒厨卫集团亚太区设计总监Tan Luncheak先生与其他设计师针对“亚洲设计的进化与演变”的精彩讨论,都共同演绎了一场有关设计与生活的激情盛宴。
B&O随身音响
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各种资讯、办公、娱乐都靠着它,这也有了“移动生活”一词。为此,丹麦影音品牌Bang&Olufsen新推出的Beo Play A2蓝牙音响,以好看、方便携带为设计核心。其扁平式的外形如手包,道出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格,再加上1公斤的超轻重量,无论手提或放在包里都可以。不过可别因为外观而小觑它的音质,全方位音频技术让声音完整而立体。此外,它还可连续播放音乐24小时不间断!
长滩岛也有YOO酒店
这消息公布得有些早,YOO在菲律宾长滩岛的第一家度假酒店——Aqua Boracay将于2015年底开幕。选择这个时间点,除了项目准备外,期间长滩岛当地机场也将完成。虽然,长滩岛属较冷门的旅游景点,但也使得当地的白色沙滩和热带雨林保护完整。YOO设计团队理所当然尽其所能地保留了自然景观,酒店内部空间则以白色和大地色为主,不抢任何风采,只以舒适称道。
本页两张图片都在East Side GaLlery拍摄。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遗留下来的这段柏林墙就成了当代艺术家们创作的乐园。这是遗留的三段柏林墙中游客最多的一段。如今,这段墙和Spree河中间的狭窄草坪,会在夏天被改造成供人晒太阳的沙滩,曾经的森严戒备早已灰飞烟灭。
对页这块地方叫作Prefferbera,是19世纪的啤酒厂,如今已是柏林的文化中心,是著名的建筑论坛Aedes在柏林进行研究和举行会议的大本营,大量工作室、研究机构、代理商、画廊和文化活动空间也聚集在工厂的大楼和穹顶的建筑里。最外面的建筑是Tchoban基金会私人建筑绘图博物馆(Tchoban Foundation-Museum for ArchltecturalDrawinq),由往来于柏林和莫斯科的建筑师Serqei Tchoban和SPEECH Tchoban&Kuznetsov事务所联合设计,同时也用于全球顶尖文化机构的临时展览,身为建筑师及热衷于收藏的Tchoban终于实现了他为建筑画作建立博物馆的愿望。
欢迎来到艺术天堂
柏林独特的艺术生态不像伦敦、纽约那繁荣的艺术市场,仅育350万人口,却有足以匹敌那两个城市的一流画廊和艺术家。除了超过50家的美术馆和上百家商业画廊,每两年一次的“柏林双年展”更享誉世界;此外,每年都有国际艺术要项,一是春天的“画廊周末”(Gallery Weekend Berlin),另一是秋女的“艺术周”(Berlin Art Week)。柏林双年展的总部KW当代艺术中心永远展示最前卫、最县挑战性的当代艺术。它位于Mitte画廊区的心脏地带,没有一般美术馆显赫的建筑,看米更像是个学校。穿过狭窄的人口即见一个小花园,那里提供可口的咖啡、食物和Wi-Fi,让艺术爱好者能歇歇唧,查查邮件。
位于柏林火车站附近的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在19世纪时是乘火车到汉堡的车站,1989年被改成美术馆。它有很经典的收藏,和KW比较,展出的是相对“温驯”、“顺眼”的当代艺术。远远地就可以看见Dan Flavin为美术馆做的户外霓虹灯装置,这让汉堡车站成为柏林重要的艺术地标。
文化广场上的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的遗作。柏林围墙还没倒前,这栋优雅的建筑物独自孤立在西柏林的边界,现在则紧邻观光客密集的波茨坦广场。它展出20世纪的作品,若觉得当代艺术太前卫难懂的话,建议到这里看看。美术馆将于2015年闭馆3年整修,由名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操刀翻新馆台。同样由Daxqd Chipperfield设计的Contemporary Fine Art画廊,不但有一流的展示空间、阵容强大的艺术家,还紧挨着博物馆岛,让人接受文明遗产的冼礼后,立刻看到当下最鲜活的艺术。
距离新国家美术馆只有一公里远的Johann Konig画廊有争柏林最时髦的艺术家阵容。今年33岁的老板Johann从小和艺术一起成长,父亲是美术馆馆长,哥哥在纽约有自己的画廊,而他的们父和表哥们还是著名的konig艺术书店及出版社的创始人。在他的画廊可以看到一群出生于1970年后,目前最受欢迎、最杰出的艺术家的作品。
对页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qer Bahnhof),在19世纪时是乘火车到汉堡的车站,1989年被改成美术馆,有很经典的当代艺术收藏。
本页1.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lona Lqalerie)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的遗作。柏林围墙还没倒前,这栋优雅的建筑物独自孤立在西柏林的边界,现在则紧邻观光客密集的波茨坦广场。2.卡尔·马克思大街(Kar-Marx-A1llee)这两三年也出现一些画廊,Capitaln Petze瞰力于代理的是一些具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3.Sammlung Boros博物馆改建自一栋二战时期的防空堡垒,展出包含自1990年代至今最受人关注的艺术作品。
Sammlung Boros博物馆由出版界大亨Boros夫妇改建自一栋二战时期的碉堡,展出他们的私人收藏Boros Collection。像迷宫的碉堡内有80个展厅,包含自1990年代至今最受人关注的艺术作品。不过有人数限制,一定要记得事先预约!
如果要快速学习欧美当代艺术,就区Spreuth Magers画廊。从EdRuscha、Andreas Gursky、John Baldessari、Cindy Sherman这些世界级大师到年轻一辈的Ryan Trecartin和Cyprien Gaillard,这个画签约合作的艺术家简直是艺术固“名利榜”的小型翻版。Eigen+Art画廊的老板一向西装笔挺,在艺术圈的小名叫Judy。1983年时就私下在莱比锡老家的阁楼办展览,东西德台并后马上在柏林开“分店”,将Tim Eitel、Neo Rauch这些“莱比锡画派”大师介绍给西方世界。喜欢油画的人绝不能错过它。
从Mitte住东走就是可以和北京长安街较量的马克思大街(KarlMarx Allee),这两三年也出现一些画廊,其中最有明星架势的非PoresProjects莫属!老板Javier Peres来自古巴,他的艺术家平均年龄不到40岁,几乎全部来自美国,风格和具有沉重倾向的德国艺术有天壤之别。好莱坞明星James Franco就已经在这里办过好几次展览,粉丝们别忘了关注他们的展讯! East Side Gallery位于Spree河畔,在更远的东面。画廊总长1.3公里,是全世界最长的露天画廊。虽说柏林墙在1989年11月9号连夜拆除,但是其实只有拆毁一部分。1990年,一群艺术家在尚未被拆除的围墙东面,将一些具有历史和政治色彩的画直接涂在墙上,后来成了East Side Gallery。它每年吸引超过300万的参观人数,是每个柏林墙朝圣团必到的景点。
柏林爱没计
在这个设计师与艺术家多过银行家与工程师的城市,人们对于设计的关注显然要比精品高得多。同时,比起巴黎、伦敦、米兰……的高房价,柏林的居住代价与质量也相对舒适,足够的居家空间让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添购家具,无论大或小,新或旧。
这是个充满怀旧气味、热爱二手的城市。柏林有着全欧洲最多的跳蚤市场,最蓬勃的复古文化,在商店都关上门的周日,逛跳蚤市场简直是全民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跳蚤市场Mauerpark Flohmarkt里,专业的非专业的卖家百来个摊位齐聚一堂,在这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沙发与旧书柜、东德时朝的灯具与餐盘,都或为现在最热门迷人的复古杂货,特别是亚洲来的买家像是进了宝山,没有人甘愿空手而回;附近的Alkonaphtz市集则是专门寻找好家县、设计师们也都爱来的二手天堂,北欧的、经典德意志的、包豪斯设计的……都能以很棒的价钱获得,至于那只要花十多欧元便能换得的小型家饰如Rosenthal早期的花瓶、Braun的小家电,甚至旧一点的Thonet餐椅,则是最吸引目光的抢手货。
当然,以设计、制造高质量家具闻名世界的德国,首都自然少不了这些好品牌的空间,例如厨具专家Varenna Poliform,在Torstrasse上的店面就相当漂亮,厨房里的小型配件也一应俱全,一旁正是知名的设计旅店Mani;不远处的Aanncx是家眼光极佳的设计买手店,家具、壁纸、杂货、食器,强调原创设计与职人手工艺,朴素不华丽,但质感非凡;几条街旁的Fischer&Trierweiler,是一家专卖传统木制家具的非典型家具店,要不是在地人介绍,肯定会错过这个定制欧式家具的好去处。而Ruby Design Living商店的前身是一家废弃工厂,现在则成了室内设计师办公室兼设计零售店,典型的Mitte区家具空间。此外,在FriedrichstraBe上、与Lafayette百货公司为邻的BoConcept,则是附近一带最热门的设计家具卖场。
高级家具店多聚集西柏林,城里最大的设计师家具百货Stilwerk,两万平方米空间、50多个品牌见证了这个城市对设计家具的热情;而被形容为当代家具与设计装修殿堂的Modus,同样拥有丰富设计师家具品牌选集,品牌与设计师从A-z一字排开,齐全得像是本当代设计字典。
新开幕的百货公司Bikini Berlin里,两个经典家具品牌联名的VitraArtek概念店是精彩的设计空间,强调兼备文化性与流行性,不只是家具,服装Commes des Garqons Play,抑或是柏林代表书店“Doyou readme”在此的特别精选,都让这里变得非常好逛好买,还带有浓郁文艺味道,一季更换一次空间与商品的概念,也让它总是充满新意。楼上的Gestalten Space,比起Mitte本店以书本为主流,这家新分店多了许多来自世界精选生活好物:肥皂、皮件、毛毯、出自本地小型酒庄的精酿伏特加、高级文具……皆是精彩绝伦的独立品牌,堪称是城里选购品位礼物的最佳去处。在柏林买设计,绝对不让人失望!
不信奉时尚的潮流之都
对于奢侈品的态度,柏林比谁都低调,城里显少见人拎着Logo明显的手袋,珠宝与貂皮大衣也从来不属于这里;这个欧洲富裕国度的首都虽不以“流行”闻名,但却也有自成一格的时尚风景。要看最精彩、最有柏林味儿的买手店,莫过于AndreasMurkudis了!这是个不做广告、完全靠口耳相传的时尚空间,所在地前身是《每日镜报》(Der Tagesspiggel)印刷厂,超酷空间,承载着除了一线品牌,还有更多小众高端保养品、家具、珠宝、皮件……品位一如柏林给世人的印象——不金碧辉煌,态度十足,质感绝佳,拜访这里不只是购物而已,也自如欣赏艺廊般地收获时装与艺术养分的刺激。
柏林的生活风格,东西两边各自自成一格。西边,布尔乔亚,聚集着老柏林人及公认的富裕阶层,沿袭自普鲁士帝国与黄金Dzo年代的生活质感与情调,给人讲究、带点豪华与悠长的历史气氛,像是西柏林最重要的购物大街Ku'damm,延绵3.5公里,两旁尽是国际精品旗舰店。而从前的东柏林,现在的Mitte与Prenzlauerberg区,则是添了波希米亚的十足Bobo味。Friedrichstr大街上的两座百货公司: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的Galeries Lafayette,以及贝聿铭的Pei Cobb Freed&Partners务所的作品Quartier 206,建筑物本身便足以让人目不转睛;前者是在柏林找点法国味儿的好去处,后者网罗了各式顶尖服装配件品牌,花艺、艺术品、文具书籍的选品也万分优雅。Mitte区的另外一家买手店The Comer,欧洲时尚圈曾有人说它精彩程度不输巴黎的Colette,少了所谓的“时尚包袱”,选货眼光更自在挥洒,也更前卫。
20多年来,柏林是欧洲甚至全球艺术家与设计师纷纷移居的新都会,在国际可见的大牌之外,独立、小众、非主流的名字,在这个讲究质量、不迷信名牌的城市里总能找到知音。散步HackescherMarkt方圆一公里一带,你会找到新鲜感:书店如Gestalten,童装店如Petite Boutique,美丽的定制女性内衣店Blush,创意十足的花店J.Buechner,文具店RSVP,简约设计风格、崇尚环保的服装店AnuschkaHoevener……都能满足刁钻的好品位。在这个上世纪30年代最多聚会的东柏林新城中潮流区,永远都有新鲜空间在诞生! 在香肠与猪脚之外
德国菜向来不在世界美食版图上,但让老饕期待的是,2014年柏林已经赢得了比往年都高的18颗米其林星星,朝向美味之都又迈近了些。也正因为没有所谓传统美食的包袱,创意型厨师在这片土地上天马行空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城市宽广得多。Tim Rauc就是十分有代表性地的一位,出自东柏林的Raue以亚洲菜为灵魂,以欧洲料理技术与食材为体,餐厅空间亦走亚洲情调,被选为最懂东方风格的德国主厨,他的同名餐厅Tim Raue与另一家带有后工业风的La SoupcPopulaire,都是会让人对柏林另眼相看的美食之选。
柏林一直走在国际有机生态食物的前沿,Coledampf andCompany位于Krcuzberg中区,这里曾经是一家废旧工厂,所有家具都是二次回收品,对面是一座巨大的有机菜园,餐厅的食材均出自那里,餐厅中还有国际烹饪料理书书店。有意思的是,在柏林还有一家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顶级俱乐部,柏林中国会(China Club Berlin),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启发了女主人Anne Maria的设计灵感。该俱乐部曾荣登欧美“十大特色俱乐部”榜单,是唯一一个以东方主题挂帅的获奖俱乐部。空间里到处装饰的价值不菲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令人过目难忘,下午可在幽静的图书馆翻一翻艺术或旅行书籍,晚上试一试新加坡华裔厨师掌勺的中式佳肴地道美味,再到气氛很绅士的酒吧来一杯威士忌或香槟,可称得上最奢侈而别具一格的夜晚。需要提醒你的是,只有会员或受会员邀请才可以踏入这里神秘的门槛。天气好的时候,Mitte区的风格人士最爱来到Clarchens Ballhaus——才庆祝过101岁的老餐厅,前身是个社交舞场,现在则是一半餐厅、一半社交舞空间,访客年龄从祖父级的80岁绅士到20多岁的型女都有。附近不远处,有建筑师David Chpperfield设计的小食堂Kantine,随性的轻食、极简的空间设计,加上好看的人们,相融成一幅美好用餐画面。
在有大半住民都从事设计、艺术、创意工作的柏林,咖啡馆与酒吧是柏林重要的社交场所。首次到柏林,绝不要错过那经典、如每个欧洲城市都有的、传奇的“Gram Cafe”——Cafe Einstein本店,它不只是城里最古老的咖啡馆,在此享用一顿维也纳式早午餐仍是许多人视为开始周末的仪式;楼上的Bar Lebensstern是柏林最老的酒吧之一,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在上世纪20年代。Ehemalige Judische Maidchenschule艺术馆由前犹太女校改装而成,现已成为柏林最时尚的美食中心和当代艺术中心,那里的米其林餐厅Pauly Saal很值得一试。
柏林正兴起一场“第三波咖啡运动”,从过往咖啡只是日常饮料到现在豆子产地、烘焙方式、冲泡形式与器具等每个环节都专精探究,代表性意见领袖如The Barn、CafeCK、Bonanza Coffee、Five Elephant、Oslo Kaffeebar、Silo……都值得前往一试,它们不只改变了柏林的咖啡形式,更代表着德国人在饮食文化的尝试与讲究上,有着卓越提升与突破。吃在柏林,或许不如巴黎米兰顶着正统派的美味感动,但城里年轻一派的饮食态度与手艺,不世故,不刻板,反倒经常有惊喜!
设计酒店竞技场
在一个年轻的城市如柏林,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不见得每个品牌皆到位,但设计旅店繁花盛开,一如这个城市不追随主流、带些另类气质的性格。总部就设在柏林的知名设计旅店连锁DesignHotels AG,自从2004年起以柏林为基地,十多年来为这个城市添加许多旅店风景;最新的成员25 hours Hotel Bikini,是近来城里的最大亮点,有着绝佳地点——左拥西柏林最繁华的Kudamm购物大街,右抱蒂尔加滕公园与知名的柏林动物园,以“都市丛林”为概念。入住25 Hours,除了是住进创意、插画、色彩与建筑师Werner Aisslinger的设计中,更大的惊喜会是落地窗外遥望无际的整片公园绿意,有时候,动物园里猴子们奔跑跳跃的画面还会映入眼帘,而冬天时会是皑皑白雪的城市景观,十足诗意。
一个承载与众不同历史的城市,酒店也就跟着有许多故事可谈。DasStue精品酒店的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丹麦大使馆,位于蒂尔加滕公园里头的自然美景,从前还是贵族们休闲打猎的场所;两年前,在西班牙知名建筑师Patricia Urquiola的操刀之下,Das Stue成为柏林低调酒店的优雅典范,米其林一星主厨Paco Perez的同名餐厅隐身其中,暗暗内含光,整座酒店散发着缓慢从容的气质,很是引人入胜。
不经意中在柏林还能发现一些隐秘所在地,比如由无声电影时代的女明星Asta Nielsen故居改造而成的Hotel-Pension Funk,低调地存在于某栋公寓楼中,颇具新艺术装饰风格。通过老式的电梯抵达酒店房间,眼前的家具、摆设、黑白照片,无不保持着古董年代的样貌,仿佛老电影布景现场,卡尔拉格斐还曾到此处取景拍摄广告。
如此结合历史与设计、服务与美学的酒店在柏林数量相当,成就了一个新兴旅游之都的软性魅力;然而在酒店之外,柏林同时也是个短期出租公寓风气发达的城市,各区有说不完的性格与故事,市民们出租自己用不着的空间,许多品牌如家具商Vitra也推出自家设计、装修的公寓,让人们直接住进自己创造的空间中,正是最直接有效的品牌概念宣扬,也是不受约束的非典型旅人的住宿方式。
芬航邂逅Marimekko
芬兰品牌Marimekko近朝与芬兰航空公司合作,将一架争新的空客,、33~客机机身喷徐上了蓝色的经典罂粟花图案,其蓝色象征着芬兰境内上千个湖泊和美丽纯净的大自然。设计师Sami Ruotsalainen特别为此班机打造了乘客使用的餐具和织物,以描头鹰、母松鸡等鸟儿形象为主题的图案,意在让人联想万米高空上,一只小鸟眼中的芬兰风景。 从宫殿到酒店
经过7年改造,位于西班牙巴伦西瓦的Caro酒店终于面世,这座原是19世纪的MarquesdeCaro Palace古老宫殿,设计师Francesc Rife保留原始建筑立面,部分带有历史痕迹的阿拉们城墙、哥特式的拱门、罗马时代的马赛克,26间客房与原始壁画和石墙共处,另外利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分割空间,并配以简约的家具,诠释新旧并存。
“敢创设·界”论坛
科勒在中国的第八家设计中心近期于北京正式开业,请来设计事务所GENSLER洪杰廉和VOA掌门人Emma Chang及周楠亲手打造两处套间,将科勒产品与中国禅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两个套间是我们对卫浴空间无限可能的探索,同时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元素。”设计师介绍。
科勒除了卫浴和厨具品牌外,旗下亦有瓷砖、家具等品牌系列,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设计中心,陈列了超过1800件展品,多为科勒旗下最优秀的产品。这些产品还被融入了风格多元的体验套间之中,徜徉于时尚、经典、现代,或中式、美式、东南亚风格的套间之中,实为消费者寻求灵感之地。
为进一步探讨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开业仪式当天,科勒与《安邸AD》共同举办了“敢创设,界”亚洲设计论坛,上百位设计师及业界重量级嘉宾莅临论坛。无论是科勒名人廊设计师周楠和张时中作品的呈现、十上设计事务所陈暄女士针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有形无界”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抑或是压轴环节《安邸AD》主编王旭女士、科勒厨卫集团亚太区设计总监Tan Luncheak先生与其他设计师针对“亚洲设计的进化与演变”的精彩讨论,都共同演绎了一场有关设计与生活的激情盛宴。
B&O随身音响
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各种资讯、办公、娱乐都靠着它,这也有了“移动生活”一词。为此,丹麦影音品牌Bang&Olufsen新推出的Beo Play A2蓝牙音响,以好看、方便携带为设计核心。其扁平式的外形如手包,道出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格,再加上1公斤的超轻重量,无论手提或放在包里都可以。不过可别因为外观而小觑它的音质,全方位音频技术让声音完整而立体。此外,它还可连续播放音乐24小时不间断!
长滩岛也有YOO酒店
这消息公布得有些早,YOO在菲律宾长滩岛的第一家度假酒店——Aqua Boracay将于2015年底开幕。选择这个时间点,除了项目准备外,期间长滩岛当地机场也将完成。虽然,长滩岛属较冷门的旅游景点,但也使得当地的白色沙滩和热带雨林保护完整。YOO设计团队理所当然尽其所能地保留了自然景观,酒店内部空间则以白色和大地色为主,不抢任何风采,只以舒适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