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自治机制探讨

来源 :卫生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民自治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借助村民自治来实现民主管理和获取村民支持。本文论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村民自治制度组合的必要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自治的概念、组织机构、工作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以村民自治为平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模式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在医院收费管理中的应用,各种收入数据的获取与统计已经变得十分快捷方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费报表中的“药品收入”与“门诊及药房的药品发出金额”
一、湖州市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情况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8家,其中市级医院5家,县级医院13家;拥有床位5495张,业务用房48.9万平方米,总资产28.05亿元。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就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卫生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尝试。上海也不例外,并在医疗机构“管办分离”方面率先推出了一项重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疗纠纷越来越困扰着医疗机构,影响其正常运行。医疗责任保险作为分散和转移医疗风险、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已实施了近10年,但在实践中仍存
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的角色缺位表现,并运用政府角色有限性理论,探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随着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完善和改革的深化,医疗收费问题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关注,并成为医院管理和卫生行风建设的热点。因此,医院对各种医疗服务价格与收费必须明码标价并实行公示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各县(区)都建立了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