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留下来的江山,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所獲得的全部历史遗产。
当时国家对内的控制能力较弱,地方豪强横行,达官贵人奢侈无度;整个国家在对外发展方面也呈现弱势,尤其是经常受到匈奴的凌辱。于是汉武帝拍案而起,“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在“文景之治”得到百姓无限好感的时候,贸然推行改革,将面临的阻力必定很大。汉武帝非常巧妙地将自己的改革意图借儒学大师董仲舒之口提了出来。
中国的历代王朝素以“人治”闻名,皇上不可违,王命就是制度。而汉武帝却推行制度改革,这再一次显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一部推恩令,将地方政权的力量化解于无形;一部阿党法,将社会的监督机制激发到极限;盐铁官营的决策将财政权力归集到中央,在聚敛财富的同时又有助于行业规模的扩大与权威;独尊儒术的背后,用循循善诱的办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捧起了圣贤的典籍……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地区,每一个区设一个刺史。他们的官职很低,每月仅600石的俸禄,却被赋予了明确的监察权力,负责监察月俸为2000石的地方高级官员,考察他们是否有不当行为,然后将考察结果带回中央。中央再据此对官员实施不同的处置,表现好的给予表彰和提升,表现坏的就会被贬职,甚至罢官治罪。
刺史的特殊身份使得地方官员对他们敬若神明。不过,深思熟虑的汉武帝也想到了这个制度的另一个方面,为了防止刺史干扰地方官员的正常公务,他还专门规定,若刺史越权问事,地方郡守有权向中央提出上诉,使全国都处于中央的有效行政监察范围之内。
同时,为了对宫城内部的达官贵人形成有效的监管,汉武帝又专门设立了官衔“私立校尉”,上至皇后太子,下至三宫九卿,全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一定权力之内,为了方便履行公务,私立校尉甚至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摘自《环球人物》)
当时国家对内的控制能力较弱,地方豪强横行,达官贵人奢侈无度;整个国家在对外发展方面也呈现弱势,尤其是经常受到匈奴的凌辱。于是汉武帝拍案而起,“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在“文景之治”得到百姓无限好感的时候,贸然推行改革,将面临的阻力必定很大。汉武帝非常巧妙地将自己的改革意图借儒学大师董仲舒之口提了出来。
中国的历代王朝素以“人治”闻名,皇上不可违,王命就是制度。而汉武帝却推行制度改革,这再一次显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一部推恩令,将地方政权的力量化解于无形;一部阿党法,将社会的监督机制激发到极限;盐铁官营的决策将财政权力归集到中央,在聚敛财富的同时又有助于行业规模的扩大与权威;独尊儒术的背后,用循循善诱的办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捧起了圣贤的典籍……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地区,每一个区设一个刺史。他们的官职很低,每月仅600石的俸禄,却被赋予了明确的监察权力,负责监察月俸为2000石的地方高级官员,考察他们是否有不当行为,然后将考察结果带回中央。中央再据此对官员实施不同的处置,表现好的给予表彰和提升,表现坏的就会被贬职,甚至罢官治罪。
刺史的特殊身份使得地方官员对他们敬若神明。不过,深思熟虑的汉武帝也想到了这个制度的另一个方面,为了防止刺史干扰地方官员的正常公务,他还专门规定,若刺史越权问事,地方郡守有权向中央提出上诉,使全国都处于中央的有效行政监察范围之内。
同时,为了对宫城内部的达官贵人形成有效的监管,汉武帝又专门设立了官衔“私立校尉”,上至皇后太子,下至三宫九卿,全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一定权力之内,为了方便履行公务,私立校尉甚至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