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c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33.7
  所谓培养学习主动性,就是引导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填、灌、压”。这是优化素质教育和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所必需的。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着重对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 密切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后进生学习主动性的先决条件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和情感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以及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常常伴随着教师的情感而转移。对于情感密切,关怀爱护他们的老师,学生就会萌生亲切感,与老师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配合老师搞好学习。“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然而实践中往往呈现出复杂的情形:后进生的情感大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冷落和伤害,有的在心理上形成了很深的情感障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情感对立。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的学生竟把“你最恨的人是谁?”一栏竟填上了某某老师。诚然,“差生差对待”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把后进生的情感障碍都归于教师本身是不公平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原因。但教师本身也应对此进行一下反思,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宽广的胸襟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执着信念,悦纳这些情感受过伤害的孩子,积极去发现他们内在自我积极一面的闪光点,循循诱导和关爱,用我们炙热的情感和满腔的热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冰霜。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有情感障碍而产生偏见和成见,对其责难和失望,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前提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应是鼓舞和希望,而不是责备和失望。教师的每一句讲解,每一次启发,每一个眼神的暗示,都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同时也是在播撒爱的阳光,慢慢的,他们就会走出情感误区,与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的关系,并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搞好学习。
  二、变苦学为乐学,是培养后进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
  很早就有“十年寒窗苦”、“苦学生”之说,可见学习确实是一件苦差事。对于基础本来就很差的后进生来说,他们更易产生望“学”兴叹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密切师生情感的先决条件下,还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
  1.兴趣迁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兴趣。然而他们对生活中许多其他事物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迁移原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选准角度,恰倒好处的把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迁移到所学内容上。例如,学生普遍对生活中海市蜃楼的现象感兴趣,我在《光的折射》一节时,就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一个在生活中出现的海市蜃楼的实例,激起了学生急于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再引出“光的折射”内容,学生就很自然的把对海市蜃楼的兴趣迁移到所学内容上。
  2.设置悬念
  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给学生设下悬念。例如,在《机械运动》一节,我给学生设下这样一个悬念:生活中竟然有人用手抓住一个高速飞行的子弹头,这个人就是二战时期一名法国飞行员。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飞行员有什么特异功能?有了悬念,学生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发更积极主动的思考,并最终自己得出答案:原来飞机上的飞行员与高速飞行的子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获得了和谐的统一。
  3.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启发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又一有效方法。有时教师不一定要把问题一下讲透,而是有意给学生创设一种似懂非懂得问题情境。例如在《压强》一节,我先让学生设想怎么把一块砖放在沙地上才能陷得更深?在横放、平方和竖放的激烈讨论中,我写出《压强》课题。这种情境既能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又使得探究式学习变得主动。
  4.多媒体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声、形、动、静融为一体,化抽象为直观,这样会使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 不断增强学习内驱力是培养后进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
  从物理学惯性定律的角度看: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就会把已发生的运动狀态保持下去。然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非象理想状态下物体的惯性现象那样简单,他们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对于后进生,他们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障碍更大,因此必须使其不断地增强内驱力,这是培养后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
  要增强内驱力,教师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成功激励。所谓成功激励就是要不断给后进生成功感,对他们学习上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爱因斯坦的话很令我们深思:“现代的教育没能完全泯灭学生的求知和创造力,这简直是个奇迹……,对这些孩子,除了需要鼓励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二是要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增强后进生的耐挫折能力。三是要激发他们高尚的学习动机,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常给学生讲,敬爱的周总理就是因为有“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的学习动机,所以才能毕生孜孜不倦的学习,而成为华民族的一代伟人。高尚的学习动机对于一个人的成材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何等重要!
  当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变苦学为乐学、不断增强内驱力,这三者在在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上,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密切联系、和谐共进的。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中初中教学是教学关键阶段,由于初中数学开始开设几何学习内容,打破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纯文字、文字理解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借助数学语言理解数学知识,所以会在学习中碰见前所未见的困境。面临这一问题,提倡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初中数学中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分类号】G633.6  
【分类号】G633.7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输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二十一世纪,我国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现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大多数学生在处理信息、人际交往、事物分析等方面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较欠缺,实践能力不强,专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演示实验  【分类号】G633.7  前言: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科目,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1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好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药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在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环保用药意识所做的教学工作,即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用药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培养学生扎实的植保技能,提高安全用药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环保维权能力学习,增强安全用药的社会担当意识。关键词:安全用药;植物保护专业;意识培养  项目来源: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TDGJ1502)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