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学生阅读了大量读物,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在学习之余,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如课前的三分钟,是一个很好利用的平台,比如举行古诗背诵,成语接龙,名言交流,歇后语对接,等等。每星期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活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画画比赛、展开有趣的辩论,等等。通过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先生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以“精读课文”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习中,要根据阅读的要求,在字里行间圈点勾画,以示重要词句;在有疑问的地方做记号,并能找机会解答;要学会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段篇进行积累,并要勤背诵。同时学要有所思,如果是机械地读书,就等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有边读边思考,才能学有所得。
  三、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了阅读能力。
  四、增强群体观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除了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起作用外,与学生群体也有密切关系。课堂上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群体在推动阅读教学上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宽松的、开放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读书讨论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群体,展开互助学习。有时学生提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把它交给大家,依靠学生群体的优势求得妥善的解决。可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在讨论、争论中达成共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说话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曾听过这样一个课例:教学《飞夺泸定桥》,在讲到写泸定桥地势险要这段时,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敌人为什么只拆掉桥上的木板,而不炸毁这座桥?这样不就可以阻挡红军过桥了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他巧妙地将问题交给大家,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学生理解了,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敌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炸桥,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拆掉桥上的木板,对岸又有他们的重兵把守,岸边又是悬崖峭壁,桥下又是湍急的河水,光靠这些铁索红军是插翅难过的。从课文中写敌人的喊叫声中可以体现出来。这个教学事例就是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群体的作用,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具体体现。
  五、拓展阅读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网络阅读,让学生在广阔的网络阅读天地中健康地遨游,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搜集、自主合作、自主研究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培养。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车的世界》时,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浅,课前组织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网上听一听“网上课堂”的讲课、逛一逛“网上车店”,体会上网的感受和乐趣,记录自己认识到的车。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一起探究,联系实际,使这一新科技介绍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学生真正体味自主学习的乐趣。又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三册《松鼠日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动物过冬的知识,课前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李春兴生态园,听生态管理员讲述动物过冬的各种方法。课上师生又一起查阅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到了动物过冬的各种方法,如,有些动物用冬眠的方法过冬(蛇、青蛙);有些动物会飞到南方去过冬(天鹅、丹顶鹤);有些动物在原地过冬。因此,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提供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空间,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我们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其他文献
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基底层,是角膜上皮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来源。眼部化学伤、热烧伤、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等多种病因可引起角膜缘干细胞缺
2012年8月28日,由中共青岛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档案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的《青岛制造之路》大型展览在青岛市档案馆展览中心开展。中共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
8月23日,济南市档案局在龙奥大厦召开了新闻媒体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子礼、市档案局局长王玉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济南记者站、齐鲁晚报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拼音识字,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目的,但是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五个不同角度谈谈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强化阅读课教学效果的认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优化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激活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60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依据复苏效果分为A组(29例):心肺复苏30分钟无效死亡;B组(2
目的:通过对国人胸骨柄标本的解剖学测量,探讨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1.用游标卡尺对40具干燥胸骨柄标本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内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包括实践意义、现状和策略做了陈述。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不斷发展与进步促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事业有了较以前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种基本学习中的学会共处即为文章主要讲解的合作学习,当前这种学习已经渐渐深入到发达国家。团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力量,因此研究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
目前,求异思维已成为教育家和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所谓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成为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