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往事成风,昔日里的点滴欢笑、缕缕愁丝都渐渐淡化时,蓦然回首间,留给我的便只是云淡风轻时的那一缕缕花香,“高三”,一个在大多数人心里留下黑暗与无奈的词,带给我的却是无限的释然与幸福,回望高三,眼前浮现的还是那熟悉的课堂,还是那条每天必然要走过的马路,还是教学楼下那一树树开了又谢的樱花,仿佛还能嗅着那再熟悉不过的空气的味道……
还记得在高二那个暑假里,面对着早已流逝的高一、高二,迎接我的是仅存一年的高中时间,我开始前所未有地紧张,看到惨不忍睹的成绩,我并不诧异。只是后悔那些挥霍在谈笑风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后悔虚度在大街上的每一个周末,一种紧张感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挽回曾经的辉煌,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在校外给我租了一间房,妈妈牺牲了一年的时间在我身边陪考,“这样值吗?除非她考上清华、北大,那还差不多,”诸如此类的“流言飞语”在我耳边“飞来飞去”,我毫不理会,或者说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如何让成绩提升?如何让成绩提升?”,每一天,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蹦来蹦去,回想起几年前的荣耀,面对着今天的惨淡,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开创一个新的辉煌。
我明白自己的成绩所处地位之劣。因此不敢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和班上的几位强手一争高低,只是默默地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尽办法爬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就是这样一种“只剩一年了”的紧迫感促使我再也舍不得抛弃每一分每一秒,我忽然由一个极度外向的女孩转变成大家觉得诧异的淑女,我不再和同学狂聊,不再肆元忌惮地大笑,面对其他人的“热烈探讨”。我也最多不过微微一笑。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么了,我也从来不做任何解释,因为我知道,我没有时间了,每天,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同桌争辩数学,向邻桌请教英语……就是这样一种紧迫感让我的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让我开始无比热爱课堂,不断发现曾被遗漏的知识点,疯狂地做笔记,不停地向人请教……我感觉自己正一点点地补回脑海里的空白,一点点地找回那久违的感觉,我爱上了充实的快乐。
往返于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路上,我并没有因为高三而苦恼过,享受着校园里荡漾着的钢琴曲,惊喜于那一场“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开,默默诵读着唐诗宋词,每一天,我都充实着,快乐着……
转眼间,高三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如期而至,我毫无感觉地上考场下考场,记忆里最清晰地还是那个晚上,班主任很高兴地把我叫进办公室,满面春风地说:“这一次很不错,进步很大!现在你是年级第十二名,继续努力,争取进入前十名!”那一晚,我异常兴奋,我看到了自己在进步,看到了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之后的日子依旧这样过着,我仍然紧攥着时间,我把周末都排进了图书馆,每做完一份试卷,我都有一份成就感,做题、做题、做题……我发疯般地做题,累了就抬头凝视窗外的风景,在风中,在阳光下,一切都是静谧的,柔美的。
校园里弥漫起圣诞节的气氛来,贺卡漫天飞舞,望着低年级那些欢乐而稚气的面庞,我低叹着:“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要的是明年六月的成绩,”于是,身为文艺委员的我,在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晚会时,却建议全班同学一起看个碟就是了,毫无疑问,我的这个提议自然遭到了其他同学的一片反对,于是,记忆里的那段时间,我从未有过地感到孤独,在寒冷的冬季里,我似乎在孤军奋战,迎新晚会的当晚,当大家都聚集在教室里等待欢乐的开始时,我却很平静地在图书馆里做题直到临近开场,晚会很成功,还能记起搞笑的相声、为当天生日的同学捧出的蛋糕,以及最后全班共同唱起的《明天会更好》,此时,我开始为高三这段生活让自己“充实”以致忽略了身边的人而感到些许羞愧,是的,半年来,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又一场大考临近,依旧不知不党地,我挥手和大家祝福过后便赶回家去,寒假里。班主任又一个电话打来,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让人激动,他告诉我,这一次我全班第一——用半年的时间能够从年级四十多名进入年级前五,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也是让很多人都万分惊讶的。
新的学期开始了,也就是那仅剩的半年,我告诫自己要把握好剩下的时间,我的手里多了一套《智慧背囊》,江南多雨,疲倦时,我会捧着它迎着湿润的风轻轻诵读,“和时间赛跑,太阳神阿波罗会对你微笑,”每每读到这一句。我就有了无穷动力——我想我该冲刺了。
我能感受到教室里气氛的变化:有的人开始躁动不安,有的人开始拼命,有的人甚至已经完全放弃,不管这个环境如何,我只想抓住时间的尾巴_当我偶尔抬起头来,总能迎见老师的笑容,在最后的这个阶段里,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牢牢维护着第一的位置,三次模拟考试,我始终都没有落马。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在栀子花开的季节里,高考如期而至。
仍会想起那个飘雨的天空下漾起的熟悉的钢琴曲,我注视着一株小草在风雨中飘摇,清新而柔美——就这样。我十分坦然地走进了考场。
两天的高考平淡而过,出考场时似乎听到满世界都在大喊“简单”,于是,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立马将我包围,我每天都在神经质地算分,算了又算,估了又估,无论做什么事都坐立不安,那段日子让我备受煎熬……
浙江省查分的那天是端午节,无数人打来电话问我考了多少分,而我却仍然在惴惴不安中揣测着自己的成绩,当爸爸告诉我清华大学招生办打来电话希望我报考清华的时候,我仍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当手机短信发来分数,而这又恰好在我的估分范围内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总算落了地,那一刻,我终于相信这一年来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记忆中的那个夜晚是有焰火的,仿佛大年夜一般;我从未有过如此喜悦,回想起高三一年来走过的路,几多情怀,几多失落,几番风雨,几度坎坷,我也未曾泯灭追寻大学的梦,是高考,给了我圆梦的机会:是那个炎炎夏日的奋力一搏。给了我如今的炫目光环。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肯定会有好的结果,高考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十字路口,要想成功,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一点点的坚持,一点点的执著,我能够做到,我相信,你们也能够做到!
还记得在高二那个暑假里,面对着早已流逝的高一、高二,迎接我的是仅存一年的高中时间,我开始前所未有地紧张,看到惨不忍睹的成绩,我并不诧异。只是后悔那些挥霍在谈笑风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后悔虚度在大街上的每一个周末,一种紧张感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挽回曾经的辉煌,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在校外给我租了一间房,妈妈牺牲了一年的时间在我身边陪考,“这样值吗?除非她考上清华、北大,那还差不多,”诸如此类的“流言飞语”在我耳边“飞来飞去”,我毫不理会,或者说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如何让成绩提升?如何让成绩提升?”,每一天,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蹦来蹦去,回想起几年前的荣耀,面对着今天的惨淡,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开创一个新的辉煌。
我明白自己的成绩所处地位之劣。因此不敢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和班上的几位强手一争高低,只是默默地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尽办法爬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就是这样一种“只剩一年了”的紧迫感促使我再也舍不得抛弃每一分每一秒,我忽然由一个极度外向的女孩转变成大家觉得诧异的淑女,我不再和同学狂聊,不再肆元忌惮地大笑,面对其他人的“热烈探讨”。我也最多不过微微一笑。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么了,我也从来不做任何解释,因为我知道,我没有时间了,每天,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同桌争辩数学,向邻桌请教英语……就是这样一种紧迫感让我的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让我开始无比热爱课堂,不断发现曾被遗漏的知识点,疯狂地做笔记,不停地向人请教……我感觉自己正一点点地补回脑海里的空白,一点点地找回那久违的感觉,我爱上了充实的快乐。
往返于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路上,我并没有因为高三而苦恼过,享受着校园里荡漾着的钢琴曲,惊喜于那一场“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开,默默诵读着唐诗宋词,每一天,我都充实着,快乐着……
转眼间,高三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如期而至,我毫无感觉地上考场下考场,记忆里最清晰地还是那个晚上,班主任很高兴地把我叫进办公室,满面春风地说:“这一次很不错,进步很大!现在你是年级第十二名,继续努力,争取进入前十名!”那一晚,我异常兴奋,我看到了自己在进步,看到了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之后的日子依旧这样过着,我仍然紧攥着时间,我把周末都排进了图书馆,每做完一份试卷,我都有一份成就感,做题、做题、做题……我发疯般地做题,累了就抬头凝视窗外的风景,在风中,在阳光下,一切都是静谧的,柔美的。
校园里弥漫起圣诞节的气氛来,贺卡漫天飞舞,望着低年级那些欢乐而稚气的面庞,我低叹着:“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要的是明年六月的成绩,”于是,身为文艺委员的我,在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晚会时,却建议全班同学一起看个碟就是了,毫无疑问,我的这个提议自然遭到了其他同学的一片反对,于是,记忆里的那段时间,我从未有过地感到孤独,在寒冷的冬季里,我似乎在孤军奋战,迎新晚会的当晚,当大家都聚集在教室里等待欢乐的开始时,我却很平静地在图书馆里做题直到临近开场,晚会很成功,还能记起搞笑的相声、为当天生日的同学捧出的蛋糕,以及最后全班共同唱起的《明天会更好》,此时,我开始为高三这段生活让自己“充实”以致忽略了身边的人而感到些许羞愧,是的,半年来,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又一场大考临近,依旧不知不党地,我挥手和大家祝福过后便赶回家去,寒假里。班主任又一个电话打来,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让人激动,他告诉我,这一次我全班第一——用半年的时间能够从年级四十多名进入年级前五,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也是让很多人都万分惊讶的。
新的学期开始了,也就是那仅剩的半年,我告诫自己要把握好剩下的时间,我的手里多了一套《智慧背囊》,江南多雨,疲倦时,我会捧着它迎着湿润的风轻轻诵读,“和时间赛跑,太阳神阿波罗会对你微笑,”每每读到这一句。我就有了无穷动力——我想我该冲刺了。
我能感受到教室里气氛的变化:有的人开始躁动不安,有的人开始拼命,有的人甚至已经完全放弃,不管这个环境如何,我只想抓住时间的尾巴_当我偶尔抬起头来,总能迎见老师的笑容,在最后的这个阶段里,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牢牢维护着第一的位置,三次模拟考试,我始终都没有落马。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在栀子花开的季节里,高考如期而至。
仍会想起那个飘雨的天空下漾起的熟悉的钢琴曲,我注视着一株小草在风雨中飘摇,清新而柔美——就这样。我十分坦然地走进了考场。
两天的高考平淡而过,出考场时似乎听到满世界都在大喊“简单”,于是,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立马将我包围,我每天都在神经质地算分,算了又算,估了又估,无论做什么事都坐立不安,那段日子让我备受煎熬……
浙江省查分的那天是端午节,无数人打来电话问我考了多少分,而我却仍然在惴惴不安中揣测着自己的成绩,当爸爸告诉我清华大学招生办打来电话希望我报考清华的时候,我仍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当手机短信发来分数,而这又恰好在我的估分范围内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总算落了地,那一刻,我终于相信这一年来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记忆中的那个夜晚是有焰火的,仿佛大年夜一般;我从未有过如此喜悦,回想起高三一年来走过的路,几多情怀,几多失落,几番风雨,几度坎坷,我也未曾泯灭追寻大学的梦,是高考,给了我圆梦的机会:是那个炎炎夏日的奋力一搏。给了我如今的炫目光环。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肯定会有好的结果,高考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十字路口,要想成功,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一点点的坚持,一点点的执著,我能够做到,我相信,你们也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