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队列队形练习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鲜明特点,在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队列队形练习,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和集体主义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职业学校教育目的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 课堂教学 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中,队列队形练习往往被忽视,造成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素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下面,就队列队形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
队列队形练习主要功能是使人体态端正、动作准确、反应迅速、姿态优美,并能培养练习者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队列队形练习更具有特殊意义。
1、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行动习惯,容易出现身体畸形。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规范的坐、立、行、走、跑等姿势,使肌肉和骨骼正常协调地发育,还可以减少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问题,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2、有助于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既需要个人的动作正确规范,还需要集体的协同配合,可以使学生养成迅速、准确、协同一致的习惯;严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使中职学生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后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
3、有助于中职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从事专业技术工种,工作中需要高度专注,否则很容易出现事故。在队列队形练习中,通过口令与动作的不断变化,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的能力,使其始终保持很高的专注度。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保持高度专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有助于中职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国庆阅兵式上,飒爽英姿的海、陆、空、武警官兵气势磅礴的队列队形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体育教学中,丰富多彩的队列队形练习,符合中职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需求,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以致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
同时,队列队形承载着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学生的精神风貌。一所学校队列队形标准化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表象,更是学校师生精神风采的映射、校风校貌的展示。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
队形队列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1、精心设计队列队形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调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行进间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忆国庆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受气势如虹的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停止间转法练习时,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学生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之中掌握动作要领。同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里,把学生分成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组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组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
2、适当降低队列队形练习难度,培养学生自信。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对完成动作的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高标准去要求,学生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在教学中,要适当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在进行一些动作规格较高的队列队形练习时,只要学生能够做到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这样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顺利进行。
3、充分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调控学生情绪。在机械的队形队列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缓解学生身心疲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更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笑、歇后语或反正话,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会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同时,教师可以多收集或自编一些顺口溜,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运用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将队列队形练习与体育教学巧妙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是完成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串联作用,紧密衔接课堂环节。每一节体育课都包涵着许多环节,队列队形练习就像一条线,如果能在准备活动、游戏、教学内容的变换当中得到充分运用,就会使课堂每个环节衔接紧密,显得特别连贯、有条理。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中要认真抓好队列和队形的常用动作。如原地队列变化由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由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由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等队列动作和行进间的直方向、斜方向、曲线方向、分队、合队、裂队、并队、两臂间隔散开和靠拢等简单的队形动作。使学生熟悉这些变换,只要教师发出所需要的口令,学生就能迅速地变换队形,能够做到既省时又合理,使课堂教学组织严密,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调节作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要想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多体育课内容单一,特别是枯燥的体操课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调节作用,将队列队形练习以“游戏”的形式穿插于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反口令来进行的队列队形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想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做操兴趣。在同一场地采用变换几何图形的方法,如方形、圆形、半圆形、十字型等,以新奇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把丰富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贯穿于体育课堂,就像给体育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一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3、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灵活多变的特性,全面提高教学效果。队列队形灵活多变,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校器材数量、学生的人数等情况,合理安排队列队形,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在备课的组织部分,要充分考虑本节课所涉及到的队列队形内容,有针对性地练习,做到练用结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我常采用前两排蹲下、半圆队型等,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听得见。在进行篮球、排球动作示范时,我充分运用场地,采用学生沿球场边线一列横队队形,让每一个学生看清示范动作要领。中长跑教学时,我把分队走、并队走、和队走、裂队走、交叉行进等形式组合成一个套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培养学生参与队列队形练习的习惯,运动,2011年11期
[2]周福华,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之思考,文理导航,2010年12期
[3]李志军,论队列队形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01期
作者简介:张晓荣(1941- ),女,辽宁彰武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 课堂教学 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中,队列队形练习往往被忽视,造成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素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下面,就队列队形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
队列队形练习主要功能是使人体态端正、动作准确、反应迅速、姿态优美,并能培养练习者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队列队形练习更具有特殊意义。
1、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行动习惯,容易出现身体畸形。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规范的坐、立、行、走、跑等姿势,使肌肉和骨骼正常协调地发育,还可以减少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问题,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2、有助于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既需要个人的动作正确规范,还需要集体的协同配合,可以使学生养成迅速、准确、协同一致的习惯;严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使中职学生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后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
3、有助于中职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从事专业技术工种,工作中需要高度专注,否则很容易出现事故。在队列队形练习中,通过口令与动作的不断变化,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的能力,使其始终保持很高的专注度。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保持高度专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有助于中职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国庆阅兵式上,飒爽英姿的海、陆、空、武警官兵气势磅礴的队列队形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体育教学中,丰富多彩的队列队形练习,符合中职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需求,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以致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
同时,队列队形承载着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学生的精神风貌。一所学校队列队形标准化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表象,更是学校师生精神风采的映射、校风校貌的展示。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
队形队列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1、精心设计队列队形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调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行进间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忆国庆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受气势如虹的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停止间转法练习时,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学生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之中掌握动作要领。同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里,把学生分成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组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组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
2、适当降低队列队形练习难度,培养学生自信。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对完成动作的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高标准去要求,学生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在教学中,要适当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在进行一些动作规格较高的队列队形练习时,只要学生能够做到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这样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顺利进行。
3、充分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调控学生情绪。在机械的队形队列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缓解学生身心疲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更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笑、歇后语或反正话,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会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同时,教师可以多收集或自编一些顺口溜,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运用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将队列队形练习与体育教学巧妙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是完成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串联作用,紧密衔接课堂环节。每一节体育课都包涵着许多环节,队列队形练习就像一条线,如果能在准备活动、游戏、教学内容的变换当中得到充分运用,就会使课堂每个环节衔接紧密,显得特别连贯、有条理。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中要认真抓好队列和队形的常用动作。如原地队列变化由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由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由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等队列动作和行进间的直方向、斜方向、曲线方向、分队、合队、裂队、并队、两臂间隔散开和靠拢等简单的队形动作。使学生熟悉这些变换,只要教师发出所需要的口令,学生就能迅速地变换队形,能够做到既省时又合理,使课堂教学组织严密,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调节作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要想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多体育课内容单一,特别是枯燥的体操课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练习的调节作用,将队列队形练习以“游戏”的形式穿插于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反口令来进行的队列队形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想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做操兴趣。在同一场地采用变换几何图形的方法,如方形、圆形、半圆形、十字型等,以新奇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把丰富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贯穿于体育课堂,就像给体育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一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3、充分利用队列队形灵活多变的特性,全面提高教学效果。队列队形灵活多变,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校器材数量、学生的人数等情况,合理安排队列队形,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在备课的组织部分,要充分考虑本节课所涉及到的队列队形内容,有针对性地练习,做到练用结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我常采用前两排蹲下、半圆队型等,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听得见。在进行篮球、排球动作示范时,我充分运用场地,采用学生沿球场边线一列横队队形,让每一个学生看清示范动作要领。中长跑教学时,我把分队走、并队走、和队走、裂队走、交叉行进等形式组合成一个套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培养学生参与队列队形练习的习惯,运动,2011年11期
[2]周福华,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之思考,文理导航,2010年12期
[3]李志军,论队列队形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01期
作者简介:张晓荣(1941- ),女,辽宁彰武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