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语言“雅”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负暄琐话》,感触最深的就是文章的语言简洁、典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真是字字珠玑,读之,如橄榄噙口,余味无穷。由此我想到了学生作文的语言。现在多数学生文章的语言平淡乏味,缺乏一种含蓄、蕴藉的韵味,经不起咀嚼、推敲,由此也就带来了文章表现力的不足,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典雅的语言呢?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化用,古为今用
  古典文化,是民族语言的源头,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些字词本身就沉淀、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化用古典语言,可以丰富词句的内涵,使语言变得“典雅”。化用古典语言可分为两个层面。
  1.化用古典词、句,多用书面语。
  这是一种最简单、普遍的化用方式,通过化用,借古义表现今义。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也许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是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宋诗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里,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王清铭,《剪得秋光入卷来》
  细细品读这段文字,我们能感到在“雅”字上表现得很成功。这种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①运用了“踯躅、栖息、枝桠、铩羽”等书面语,书卷气浓了。试想,如果我们将其依次改为“游走、停留、树枝、失败”等,套回原文中去读,效果就大不相同了。②“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晴空一鹤排云上”等,直接套用或化用了古典诗句,语句自然就诗意盎然了。③文中的“落叶、雁、鹤、黄昏的月光”等,放在一般的语境下,可能只是作为一种描写对象来写。但在这段文字中,由于它们源于前面的诗句,沉淀着古典诗歌中固有的意蕴,其表现力也就增强了。
  2.化用古意,糅入古人古事。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化用,化用时,不是局限于一词一句,而是化用整篇文义或概括整个故事、事件,将其糅入文段中去,从而丰富文段的内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类似于古典诗歌中的“用典”表现手法。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沧浪亭在苏州城南部,……疏旷,景观不少而不显得拥挤;道路曲折,景观高下大小不同,变化多;游人较少,有闲散之趣。再说可想,远的当然是创建此园的北宋苏舜钦,静吟亭那里有后代人所书他作的《沧浪亭记》。但我更感兴趣的却是较近的古人,清朝乾嘉时期作《浮生六记》的沈复和其妻陈芸。他们的家在沧浪亭附近,书中曾记他们到沧浪亭游乐,陈芸女扮男装的事,可见园中一定多有他们的足迹。所以我每次进园,总想到他们,也不免兴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之叹。
  ——张中行,《姑苏半月》
  这段文字是写沧浪亭的,语言读来非常典雅,除了用词、择句(如疏旷、景观、闲散,多用短句)的因素外,其成功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写到了沧浪亭的创建者苏舜钦及作品《沧浪亭记》。这一点看似自然、平淡,实则化用了《沧浪亭记》一文的“意”,拓展了阅读空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想象空间。②概括了《浮生六记》中沈复和其妻陈芸女扮男装,游乐沧浪亭的事。这一件事,放在封建社会,其行为可谓雅人深致。所以,文章引此事,也就增添了文章的雅趣。由此可知,语言的典雅也是离不开所叙之事的。事雅,人雅,言则雅矣。
  化用,古为今用,中学生能否做到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材,除必修教材中选了相当数量的古典作品外,还有大量的选修内容,如:《史记选读》、《论语》、《唐诗宋词》、《古代散文选读》等。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能仅仅落实在识记几个句子上,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只要肯做有心人,就一定能做到古为今用。
  二、多用短句,追求句式结构的对称美
  在古代汉语中,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字,其表意性特别强,古人力求以最简约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典范的古文,大多以短句为主,且多有对称性的句子。如下面一段文字。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苔藓盈阶,落花满地,门无剥啄,花影参差,琴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该段文字,有记叙,有描写;有写景,有叙事。内容丰富,却全以短句言出,可谓简约之至。言约而意丰,文章的语言就典雅了。不仅如此,短句因为句式简短,结构紧凑,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再与对称性句式相配合,就会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这种既有形式美,又有韵律美的语言,能不典雅吗?
  “典雅”的语言应当是:隽永含蓄,意蕴丰富而又优美。做到这一点,仅仅落实上文阐述的两个方面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通过选用恰当的修辞、使语言“精警”等方法去实现。但这一切,都只是一些可借鉴的操作技巧。那么,能使文章语言“典雅”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多读古典诗文,套用苏轼的一句诗,就是:“腹有诗书言自雅。”
其他文献
随着5G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娱乐化信息的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追逐娱乐信息的主要群体,娱乐日益泛滥并呈现出“泛娱乐化思潮”.本文从
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条件好、思维活跃、个性化、兴趣广、实践能力强等,很适合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双创生态”尚未形成,创新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职教育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STEAM作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对于STEAM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还
摘 要: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 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教育理理念和教育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就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高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设疑”艺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设疑艺术 运用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其在数学学科方面相差更是悬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有效措施,才能顺利地
在当今时代下,国有企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支柱,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企也逐渐丧失了发展优
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能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化解员工不安情绪,强化企业文化功能,促进管理目标实现.新经济环境下,员工思想观念更加多元,物质需求快速增长,企业内部矛盾增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建设效益才是王道.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