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难点之一,通过对五十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模拟作文的解析结合问卷调查,探讨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用语篇连贯等语言学理论知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写作;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衔接与连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在信息社会“写作包围着你”,当人们在互联网上无拘无束的交流着感情,思想,信息,自由的发表见解的时候,人类社会已进入真正的写作时代。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听,说, 读, 写四大技能, 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输入和输出内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技能。写作能力是评价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它直接体现着学生的语法,词汇,句型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篇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与难点。写作能力是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和用法, 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写作要求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20-15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并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要求 “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写作速度为30分钟300-400个单词。同时能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的毕业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二、传统的写作教学理论
(一)过程写作论(process approaches)
过程写作论将作者看作是创作者,将写作过程视为解决问题的创作过程。写作过程包括构思——初稿——讨论——重写——再修改——定稿。构思主要考虑写作目的,写作的对象,文章的基调,主题以及相关的所要表达的观点。然后构思如何组织自己的行文,并形成出稿;在此基础上修改出稿,并进一步完善形成二稿,检查语法,拼写,标点符号及相关的技术规则,例如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斜体字的使用,大小写的使用,连字符的使用及数字的使用等。最后三稿校对,重新检查每一个单词及存在的其他错误。
(二)互动写作论(interactive approaches)
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写作是一个互动的交际过程。写作(当然包括修改)的互动性体现于作者在这个交际过程中角色的交替变换.即从作者到读者.然后又从读者到作者.如此循环往复。写作其实是作者创造能被读者理解并接受的意义,这就要求对读者要有正确的估计或想象。互动写作论把作者的写作看作是与读者的对话。因此要求题目,论点,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过渡清晰地展示给读者。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明示写作的主题,论点及论证手段,最后落实到书面写作的过程之中。
(三)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social constructionist view)
写作是作者针对特定的语境和读者的社会行为。互动的教学理论和过程写作理论强调成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写作,结果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社会建构主义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教学生学什么,而且教学生如何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及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使用这种教学法,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便于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目标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化。
三、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
(一)写作现状个案研究
语言干瘪,内容贫乏,连贯性差, 汉语式篇章结构是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根据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研究者从语篇、逻辑性、句法结构、词汇表达及语法、拼写等角度对我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50篇英语专业八级模拟作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相应的语体风格组织文章,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仍存在论证匮乏,句子结构单一,词汇使用简单;高频词较多;高级词汇较少,很少使用任何修辞手段等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鉴于专业等级考试的评分标准,研究者重点从语篇,词汇,句法角度进行评估,结果证明语篇层面:大多数同学都能恰当的应用表示递进,转折,因果,时间,逻辑关系等句间衔接词,例如 and; moreover; however; so; last but not least;all in all等27个衔接词。句子层面 :句子结构缺乏多样化;多个单句连用的现象居多。词汇层面存在词性误用方面的错误较多,例如Analysis—analyze。
四、解决策略
为了提出更加客观有效地解决方案,研究者根据评估的书面作文及平时的教学监控,采用四个等级的问卷调查即:1、经常;2、不经常;3、很少;4、从不,从日记; 背诵; 仿拟; 总结;修改;阅读期刊;口语与写作的关系;师生关系;主动性;反思;写作策略; 互评;专四、专八;读写关系; 难点;限时写作;过程法等18个客观问题及两个主观题对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平时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明确,写作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且较关注的问题是语法和词汇量;学生普遍认为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表达思想不够深入,逻辑不够清晰等语篇问题。
(一)以写促读;以读扩写
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第二语言水平的提高,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写作能力来自于相当数量的阅读积累,这些阅读是在自我激励情况下产生兴趣与快乐而进行的阅读。以写促读;以读扩写的学习方法, 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消化吸收所学语言,并进一步激发读的欲望。在阅读中获得与某一特定题目相关的知识,学生能够就此题目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更好的展开思考,讨论,从而进行深入的探讨。写读书报告,背诵阅读过的经典句型和表达。背诵的目的是模仿学习过的经典词汇与句型,能够恰当的应用到语言环境之中。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延伸阅读,从而丰富思维,开阔视野。
(二)语篇策略
话语范围指语言行为的主题,如申请职位、讲述经历;话语基调指交流者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包括相互的角色、地位、态度、感情等,比如下级向上级申请,父亲和儿子谈话;话语方式则指交际渠道和媒介,如书面报告、电视讲话、书信往来等。常见的三种语篇思维模式: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较型。思维训练最好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五、结语
写作属于产出技能,写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实践的频次。多读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文秋芳认为:“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直接受到汉语写作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表达词汇诸因素影响…”掌握英语语篇构建的内在规律,增强语篇意识,培养语篇能力,做到阅读时能顺利地理解语篇,写作时能创作有效交际的语篇,写出易为英语族人接受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叶琴.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与探索[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7-20.
[2]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徐锦芬.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9-1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写作;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衔接与连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在信息社会“写作包围着你”,当人们在互联网上无拘无束的交流着感情,思想,信息,自由的发表见解的时候,人类社会已进入真正的写作时代。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听,说, 读, 写四大技能, 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输入和输出内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技能。写作能力是评价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它直接体现着学生的语法,词汇,句型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篇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与难点。写作能力是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和用法, 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写作要求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20-15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并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要求 “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写作速度为30分钟300-400个单词。同时能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的毕业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二、传统的写作教学理论
(一)过程写作论(process approaches)
过程写作论将作者看作是创作者,将写作过程视为解决问题的创作过程。写作过程包括构思——初稿——讨论——重写——再修改——定稿。构思主要考虑写作目的,写作的对象,文章的基调,主题以及相关的所要表达的观点。然后构思如何组织自己的行文,并形成出稿;在此基础上修改出稿,并进一步完善形成二稿,检查语法,拼写,标点符号及相关的技术规则,例如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斜体字的使用,大小写的使用,连字符的使用及数字的使用等。最后三稿校对,重新检查每一个单词及存在的其他错误。
(二)互动写作论(interactive approaches)
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写作是一个互动的交际过程。写作(当然包括修改)的互动性体现于作者在这个交际过程中角色的交替变换.即从作者到读者.然后又从读者到作者.如此循环往复。写作其实是作者创造能被读者理解并接受的意义,这就要求对读者要有正确的估计或想象。互动写作论把作者的写作看作是与读者的对话。因此要求题目,论点,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过渡清晰地展示给读者。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明示写作的主题,论点及论证手段,最后落实到书面写作的过程之中。
(三)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social constructionist view)
写作是作者针对特定的语境和读者的社会行为。互动的教学理论和过程写作理论强调成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写作,结果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社会建构主义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教学生学什么,而且教学生如何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及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使用这种教学法,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便于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目标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化。
三、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
(一)写作现状个案研究
语言干瘪,内容贫乏,连贯性差, 汉语式篇章结构是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根据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研究者从语篇、逻辑性、句法结构、词汇表达及语法、拼写等角度对我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50篇英语专业八级模拟作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相应的语体风格组织文章,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仍存在论证匮乏,句子结构单一,词汇使用简单;高频词较多;高级词汇较少,很少使用任何修辞手段等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鉴于专业等级考试的评分标准,研究者重点从语篇,词汇,句法角度进行评估,结果证明语篇层面:大多数同学都能恰当的应用表示递进,转折,因果,时间,逻辑关系等句间衔接词,例如 and; moreover; however; so; last but not least;all in all等27个衔接词。句子层面 :句子结构缺乏多样化;多个单句连用的现象居多。词汇层面存在词性误用方面的错误较多,例如Analysis—analyze。
四、解决策略
为了提出更加客观有效地解决方案,研究者根据评估的书面作文及平时的教学监控,采用四个等级的问卷调查即:1、经常;2、不经常;3、很少;4、从不,从日记; 背诵; 仿拟; 总结;修改;阅读期刊;口语与写作的关系;师生关系;主动性;反思;写作策略; 互评;专四、专八;读写关系; 难点;限时写作;过程法等18个客观问题及两个主观题对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平时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明确,写作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且较关注的问题是语法和词汇量;学生普遍认为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表达思想不够深入,逻辑不够清晰等语篇问题。
(一)以写促读;以读扩写
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第二语言水平的提高,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写作能力来自于相当数量的阅读积累,这些阅读是在自我激励情况下产生兴趣与快乐而进行的阅读。以写促读;以读扩写的学习方法, 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消化吸收所学语言,并进一步激发读的欲望。在阅读中获得与某一特定题目相关的知识,学生能够就此题目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更好的展开思考,讨论,从而进行深入的探讨。写读书报告,背诵阅读过的经典句型和表达。背诵的目的是模仿学习过的经典词汇与句型,能够恰当的应用到语言环境之中。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延伸阅读,从而丰富思维,开阔视野。
(二)语篇策略
话语范围指语言行为的主题,如申请职位、讲述经历;话语基调指交流者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包括相互的角色、地位、态度、感情等,比如下级向上级申请,父亲和儿子谈话;话语方式则指交际渠道和媒介,如书面报告、电视讲话、书信往来等。常见的三种语篇思维模式: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较型。思维训练最好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五、结语
写作属于产出技能,写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实践的频次。多读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文秋芳认为:“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直接受到汉语写作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表达词汇诸因素影响…”掌握英语语篇构建的内在规律,增强语篇意识,培养语篇能力,做到阅读时能顺利地理解语篇,写作时能创作有效交际的语篇,写出易为英语族人接受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叶琴.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与探索[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7-20.
[2]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徐锦芬.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9-1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