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互联网 ” 推动实现教师减负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2015年7月12-13日,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教师报》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教育专家及全国各省市教育局长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华渔在会上提出依靠“互联网 教育”为教师减负的理念,得到与会教育专家及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一致肯定。
  目前,中国教师群体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升学率、课堂管理、冗繁的教务备课、重复性的作业批改等,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了很多老师的身心健康。而目前大多数教育产品的功能却与教师需求不匹配,盲目依靠新技术追求教学环节的浅层变化。在真正将互联网融入教育并进一步将教育融入生活的探索上,华渔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华渔将老师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推出了智慧课堂、智能助教、教师公共服务平台等一系列融合了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产品,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过程中烦琐重复性高的“小事”。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用实际行动实现为教师减负。
  自成立以来,华渔全面布局教育领域的各个体系,通过与香港创奇思、日本Wacom、台湾富士康、大陆的驰声科技等公司的合作或并购,以及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深度合作,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念坚表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一环,华渔希望通过智慧课堂等产品,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减轻教师在教学环节的重复性工作,令教师拥有更多时间平衡生活与工作。”此外,华渔还创建了教师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自我完善并便捷接受日常培训。华渔坚信,教师不仅应该善于教学,更应该具有帮助学生量身规划学习路径的设计能力,并最终成为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设计师”。
  (邱红)
其他文献
不远的将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个人将会因廉价和方便而把自己的信息处理迁移到“云”上。这将要求人们在考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时具有前瞻性眼光,认识到眼前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够用就好”;要提前着手探索“云计算”时代对教育资源建设、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教育信息化的“云”机制,研究学校的网络中心、教育技术机构的重新定位。同时,“云计算”的发展将引发教育技术观念的更新:一切皆服务(ev
说起博物学,《辞海》里说,博物指“能辨识许多事物”。现代汉语词典对博物的解释是,“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纵观自然科学史,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博物学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近代的达尔文。  虽然达·芬奇在绘画、物理、生物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拿当下时髦的词来形容,他是一个“跨界”的科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物学家。由此可见,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许多现代学科
引言:是投影2.0吗  当多媒体教学发展到极至,新的瓶颈出现了,那就是立体的环境包围着学生。学生成为被“电灌”的单向观众,被动地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至大脑麻木、思维凝固,于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横空出世,一举要用交互式多媒体来进行“主动”改革。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一般教室需要配备80寸甚至更大尺寸的交互式电子白板。随着尺寸需求的加大,价格成为用户最关心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有没有一款产品,本身具备交互功能,
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归宿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契机。  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要深度学习?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我们希望回归课程本质,从创新原点出发来寻找答案。  2016年中国版《地平线报告》指出,深度学习将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医出身,曾从事生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偶然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立志成为一名“思者”。近年来创立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国内提出网络时代学习理论第一人。  互联网越来越像一个大脑,大脑是由亿万个神经元连成的网络,而互联网也是由无数个终端连接起来的。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神经元组成一个个核团,每个核团内部也是一个小网络,类似于互联网中的局域网、博客圈、微博群等。  有人说,现在
【摘 要】本文为笔者在2014届初三实施分层教学后所带学困生班级的教学尝试及教学成果。通过笔者精心地设计教学和大胆地整合教材,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三英语总复习,说明我们不但要注重教师的教,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关键词】整合教材;精心设计;信息技术;主动学习  马云在中外互联网领袖高峰对话中曾这样说道:中国的互联网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也正为世界
一、设计思想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绘画游戏》,属于“造型·表现”系列。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用一个绘画游戏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其发挥“自主性和独立性”。本设计还注重克服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侧重美术与信息技术、音乐
记 者:我们知道,教育要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做准备。那么,您认为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  余胜泉:关于21世纪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学术圈里讲得比较多的是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美国教育界则将“4C”(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合
通过选拔,学校推选我参加越城区的信息技术优质课课堂比武,紧接着,就是反复多次的听课、上课和评课,意在让我能练就课堂驾驭的技术、体悟课堂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科教学的艺术,直到最后赛课的晋级。本文将自己这段教学蜕变的历程和自己的体悟进行梳理。  解读磨课中师长“学生主体”的精髓引领  “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已是老生常谈,在论文和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也被我多次引用,总觉得自己这方面做得还不错。然而,在这段
近两年提倡“零起点”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抢跑”,这些孩子远远超过了“零起点”教学的进度。在班级学生程度高低不齐的情况下,如果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必将产生很多问题。今年我们在一年级新生中利用翼学院平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零起点”教学适合绝大部分孩子。  利用翼学院平台学习前置,增强“零起点”孩子的学习自信  踏入一年级“零起点”的孩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