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洗手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勤洗手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但是,你真的确定自己的手洗干凈了吗? 可视细菌龙头iWash能帮助我们把手洗得更干净。它配备了数字显微镜和LED光圈,洗手时,我们只需要把手放在水龙头下,1分钟后便可有效除菌,还能通过显微镜看到手上细菌的数量。在洗手过程中,随着手上细菌的减少,LED光圈会从红色变为绿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手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勤洗手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但是,你真的确定自己的手洗干凈了吗?
可视细菌龙头iWash能帮助我们把手洗得更干净。它配备了数字显微镜和LED光圈,洗手时,我们只需要把手放在水龙头下,1分钟后便可有效除菌,还能通过显微镜看到手上细菌的数量。在洗手过程中,随着手上细菌的减少,LED光圈会从红色变为绿色。
其他文献
哈佛大学工程系教授David Edwards和Rachel Field研制出能将手机信息转换成气味的手机配件oPhone。 oPhone的外形是一个圆柱体,配有一个类似路由器的底座。其内部配置了oChip香味芯片,该芯片包含32种味道,可根据要求混合成30多万种复杂的气味程式码。气味程式码通过蓝牙传送到手機,并通过特定的应用发送给要接收这一香味的朋友。收到气味的朋友需用oTracks应用进行解码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在食用级一次性包装品“家族”中,纸碗、纸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类纸包装品外表白亮,甚至有点刺眼。它们是否会污染食物?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校纳米化学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探究。首先我们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纸制品白亮的原因。 原来,大多数特别白亮的纸制品中添加了一类能提高产品白亮度的有机化合物——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不易被分解,可与人体中
特质玻璃ESG Switchable由英国ESG公司研制,它能通过开关控制玻璃的透明度,一键切换模糊和清晰两种状态。它不仅能替代窗帘,还能被用作投影屏,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这种玻璃采用多层设计,夹层中有一块液晶調光膜。当液晶调光膜通电时,光线可以自由穿过排列有序的液晶分子,此时玻璃呈透明状。断电后,液晶分子变为无序的散布状态,此时玻璃虽然透光但不透明。
皮肤是我们和周围环境接触的保护层和中介,而人造电子皮肤除了具有皮肤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实时测量人的血压、血糖,甚至还有一种贴在舌头上的电子皮肤能让盲人看见周围的物品。 电子皮肤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首先得把电子器件做得又薄又輕,其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既能柔软地贴合皮肤又不至于因弯折而坏掉。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钻研出了许多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其一是利用本身就能弯曲的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如
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学活动的目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和能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发展前进的 一 偏重双基 建国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的过程中,
一、实验材料 一根香蕉,一个酒瓶,适量度数较高的白酒(酒精更好)。 二、实验过程 1.拿一根成熟的香蕉,将其末端的皮剥开一点儿备用。 2.找一个瓶口能足以讓香蕉肉塞进去的酒瓶,在瓶内倒入少量白酒。 3.用一根点着的火柴或燃着的纸片把瓶内的白酒点燃,然后立即把香蕉的末端放在瓶口上,使瓶口完全被香蕉肉堵住,让香蕉皮搭在瓶口外面。 这时,你会惊奇地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瓶子像被赋予了魔力,拼命
人们常在計算机硬盘内储存电影、文档等各种数据,但一般硬盘的寿命为3~10年,无法长时间保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发明了一种玻璃硬盘。 研究人员利用红外激光将各种数据解码为三维像素后存入玻璃,要用时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解码读取。测试实验证明,在经历了在沸水中煮、消磁、用钢丝球摩擦等各种“洗礼”后,玻璃硬盘内的数据仍然可读。
踢猫效应也被称为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关于“踢猫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狠狠地将家里的猫踢了一脚。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针对网红数学题“10角乘10角等于多少”,我们班的同学也展开了一些思考。 有的同学这样计算: ∵ 1元×1元=1元 10角×10角=100角=10元 100分×100分=10000分=100元 ∴1元=10元=100元。 还有的这样计算: ∵1元=100分=10分×10分=1角×1角=0.1元×0.1元=0.01元=1分 ∴1元=1分。 而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如今开车的人越来越多,表哥刚满18岁也去报名学车,然而学车的过程并不顺利,原因之一就是对汽车的转向把握不好。事实上,很多车祸都是在车辆变道、转弯的环节中,司机操控不当造成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以表哥学车的经历为契机,探寻解决的办法。 一、分析问题 表哥说他在学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汽车转向时前轮能顺利通过而后轮总是压线。 汽车直行时,前、后轮可以形成“一道辙”。转弯时,前、后轮形成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