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交融的活动:激发学生乐学的有效触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情景和心灵交流,学生会觉得学得太累,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要结合教材特点创新教学手段,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使他们的情感得以放飞。
  教育家孙双金曾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焕发课堂的生机。
  一、富于童趣的导入,在轻松的氛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英语教师在导人新课时可采用多彩活动,给学生创设轻松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入学习。
  l_游戏或竞猜形式导人,在快乐的体验中引发学的兴趣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乐此不疲的,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寓教于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而竞赛则永远是一剂课堂的兴奋剂,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协调能力,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高尚人格。如,教学人体部位时,设计分组蒙眼画人比赛。让学生发出口令:draw ahead,drawahand.“小组内的成员依次蒙上眼睛到台前画画。看着一幅幅滑稽的图画,他们笑了。因为学生参与的是比赛的过程,获取的却是无尽的知识,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抵挡的。
  2.实物或图片形式引入,在新奇的感知里体验学的乐趣
  采用“实物呈现”“图片呈现”“简笔画呈现”等方法导人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它们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亦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生成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如,教学水果单词时,我把精心准备的水果装在果篮里,遮盖起来,然后走到学生中间,依次让他们去摸、看、说、学。在这满溢神秘色彩的活动中,学生快乐掌握了新知识。
  这些多种形式的导人不仅使课前气氛活跃,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更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课堂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灵活性,而且更具有真实性。
  二、充满情趣的新授,在灵活的形式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一般持续2-5分钟左右,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变换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个情趣盎然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更加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主动投人学习,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1.主题游戏营造情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學英语教学中,主题教学、游戏教学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结合知识点来设计各种主题游戏活动,力争节节课有特点,这样不仅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起来,而且能促使孩子主动投入学习。记得在教英语数字单词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让所有的学生把自家的门牌号码写在一张卡片上,并和钥匙一起上交给一个化妆的民警叔叔,老师在读出号码时,必须及时站起来,并用英语告诉民警叔叔,他家的门牌号码,说对了,就可以拿回自家的钥匙。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使他们的情趣始终得到保持,更是让学生在紧张而又开心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十个枯燥的数字单词。
  2.学科结合渲染情趣,激发学生多维思维
  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对话、小短文都蕴含着艺术的灵气,我们可以把它们和音乐、美术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灵动的乐曲、鲜艳的色彩的感染中发散思维。在教授有关颜色和形状的词句时,我把英语课和美术课有趣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最漂亮的房子,然后向伙伴介绍,在介绍中,充分运用带有各种颜色单词的语句,如,I want to have a pink house.The wall is a white rectangle.等语言,不仅让学生很好地发展了语言技能,还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
  3.角色扮演投其所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它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鼓励师生互动中学生的即兴创造。教师要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多方面成长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发散思维的灵性。如,在学到"animals"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以“去动物园玩”为情境进行英语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检查学生对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的掌握情况。充满真情的表演,焕发出浓烈的情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别有情调的拓展,在无形的作业里发展学生的情智
  英语在平时的生活中相对缺少语言氛围,仅靠课上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用好课后作业这一辅助手段,布置一些学生乐做的作业,从而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智发展。
  1.争当领读员,在模仿示范中发展情智
  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听10分钟录音朗读,仔细模仿,包括发音、重读、语速、语音语调等方面,努力做到听准单词、听懂句型、理解对话。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做领读员,如果全班同学都认同的话,则可领读一周并发一张“阅读之星”小奖状。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2.活用已学内容,在交际中拓展情智
  小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大胆开口说,所以学习的重点是把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自由发挥,编成一个小对话,并且抽时间在班级里进行表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学完了3AUnitl—6后,设置了两个好朋友在路上遇见了,并且还有其中一个的哥哥或妹妹场景。学生都能用上Hello.How are you?This is my brother(sister).Nice to meet you!等问候语,学以致用,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的好办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情智交融的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情生起来,脑动起来,心飞起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的引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顯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字词和教材内容知识、诗词的学习外,还要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是小学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小学生普遍对写作的兴趣不高,持有否定的态度,小学生基本上觉得没内容可写,进行写作教学也比较枯燥。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爱动、好奇
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的内容,设计研究型作业并实践,对研究型作业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让研究型作业走进教学,融入教学,真正实现研究的价值,大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一、概况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有趣的情境,提供大量可参与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研
互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一种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的方式。教师有效构建互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课文的真正含义,从而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师通过互文性阅读教学来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比照联系,分析特点异同  在小学教学中,比照联系,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两篇课文对照,更深刻理解课文内涵。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一
嵌入式互动是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关键边疆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在封建时代,边疆总被视为是落后的、异质的甚至是野蛮的,到了现代社会,边疆也常常被想象成远离工业社会
灵动体育突出体育教学的灵力,以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为中心,依据学生各学段的发展特点,灵活地选择和开发适宜的体育教学内容,各种教法和学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灵活地学习、充分地运动,使体育课充满灵气、活力、生机,积极向上的、生命的教育,继而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  一、“灵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模块  “灵动式”教学模式即“一准,双动,三放,四步骤”。  “一准”即学习目标要准确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更广了,谈论的话题涉及的面也宽了,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和孩子交流。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催化剂。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