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制定防治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该病的实际流行情况.在曼氏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常常通过改良加藤法来检测粪样中的虫卵数,并以此为依据推断个体和人群的感染度(intensity)以及流行率(prevalence).然而虫卵计量在个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1],严重影响了用改良加藤法作为检测手段对实际的感染度和流行率的估计.为了减少这些差异对实际疫情判断的影响,最初通过增加单个粪样的涂片数量或对同一受检者连续多天取样检查来防止漏检,然而,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费用,还可能受到实际工作环境或人为因素的限制.为此科学工作者尝试着将数学模型引入血吸虫病的现场工作中,以期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检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