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练平板支撑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板支撑作为广泛使用的健身动作,很受中小学生喜爱。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低,运动量适中,动作也不复杂,并且可以刺激全身多处肌群,能有效提高身体的核心能力,被公认为是训练核心肌群的有效运动方式。
  常规的平板支撑是一个静态动作,主要针对腹横肌,可以通过锻炼腰腹部的深层肌肉增强身体的核心稳定性,但在增强核心力量方面效果不甚明显。通过动态的平板支撑动作练习,让腰背、腿部、臀部和手臂部位的肌肉得到相应刺激,增强肌肉力量,则可以达到增强核心力量的目的。
  一、静态平板支撑,增强核心稳定性
  1.俯卧类:常规平板支撑
  练习目的:增强腹横肌、多裂肌、肱三头肌、臀中肌等的力量。
  练习方法:练习者肘部弯曲撑于垫上,躯干伸直,头、肩、髋、踝保持一条直线,腹肌、臀肌收紧,目视地面,用脚趾和双肘支撑身体(图1-1)。该动作还可以变换成直臂平板支撑,以更好地增强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图1-2)。
  注意事项:练习者需保持身体挺直,不要仰头。30s/组,每次练习2组,适应后可以增加到3~4组。
  2.侧卧类:侧肘支撑
  练习目的:主要针对肩部及腰部,增强腹横肌、多裂肌、横突间肌、回旋肌、腰方肌、臀大肌等的力量。
  练习方法:身体右侧卧于垫上,下侧手臂屈肘支撑,上侧手叉腰,双腿并拢伸直,身体从脚跟至头部保持一条直线,目视前方,用下侧手、脚支撑身体(图1-3)。该动作可以变换成直臂侧撑,增强腰腹部肌肉控制能力(图1-4)。
  注意事项:腰部、腹部保持适度紧张。30s/组,每次练习2组,适应后可以增加到3~4组。
  3.仰卧类:反向手肘支撑
  练习目的:针对腹部、肩背部,增强腹直肌、斜方肌、菱形肌、多裂肌、臀大肌、三角肌等肌肉力量。
  练习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垫上,肘关节弯曲反向垂直支撑于地面,肩、臀、膝、踝保持一条直线,双脚并拢,脚后跟触地,头部轻微后仰,目视上方(图1-5)。该动作可变换为反向直臂支撑,以增强腹部肌肉稳定性(图1-6)。
  注意事项:肩、臀、腰部位肌肉收紧。30s/组,每次练习2组,适应后可以增加到3~4组。
  4.多点支撑类:对角支撑
  练习目的:主要发展横突间肌、棘间肌、臀中肌等小肌肉群力量。
  练习方法:在常规平板支撑的基础上,右侧手臂前平举,左侧腿抬起,右臂与左腿保持一条直线,10s之后换异侧手臂和腿进行练习(图1-7)。
  注意事项:手臂与腿抬起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左右摇晃。每侧保持10s,两侧完成为一组,每次做3组。
  二、动态平板支撑,增强核心肌肉力量
  1.上肢类动作:直、屈臂交替平板撑
  练习目的:通过改变上肢动作实现体位的变换,刺激深层肌肉,如,腹横肌、臀中肌等。
  练习方法:在屈肘平板支撑的基础上,由屈肘支撑变为直臂支撑,重复以上动作,练习中肩、臀、膝、踝保持一条直线。以上动作可以变换为直臂的双臂左右移动,直臂的左右手拍击肩膀等,以此增强肩背部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在直臂、屈肘的变换过程中,避免身体左右晃动。10~15个/组,每次练习3组。
  2.下肢类动作:双脚开合平板支撑
  练习目的:通过下肢动作的变换,重点增强臀部及腿部肌肉力量,如,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耻骨肌等。
  练习方法:在直臂平板支撑的基础上,上体保持不动,双脚做开、合动作(图2-1)。练习中肩、臀、膝、踝保持一条直线。也可在开合跳的基础上变换成左右交替举腿(图2-2)、交替提膝练习(图2-3),以更好地增强腰腹及腿部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避免撅臀或挺腹。10~15个/组,每次练习3组。
  3.侧卧类:侧支撑抬臀
  练习目的:通过腰臀体位的变化,增强腰腹部两侧肌肉群的力量,如,竖脊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等。
  練习方法:在肘侧支撑的基础上,髋关节上下移动,肩、臀、膝、踝保持一条直线(图2-4)。也可以变换为髋关节扭动(图2-5),以增强腰部两侧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头部尽量保持不动。每个动作10次/组,每次做3组。
  4.手脚协同类:直臂支撑交叉手碰膝
  练习目的:通过手脚的协同动作,使身体保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腰、腹、腿、肩等部位的肌肉力量提升。
  练习方法:在直臂平板支撑的基础上,左臂支撑,左膝提举,用右手触碰左膝,还原后,右臂支撑,左手触碰右膝(图2-6)。
  注意事项:异侧手脚触碰时,肩、臀、膝、踝保持一条直线,不能左右晃动。左右各10次/组,每次练习3组。
其他文献
一、校本教研计划制订指导到位  校本教研計划应有整体设计和长远规划,需要根据本校教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确定发展重点,选择教研形式及内容。学校相关部门(教科室、教务处)应开展相关培训,帮助教研组制订计划、确定活动形式,保证计划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以确保教研计划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  1.计划详细应有任务安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负责人,便于对照落实和检查。  2.选择符合本校实
《头手倒立(男生)技术与运用》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四体操单元必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描述头手倒立的动作要点、动作感受以及锻炼价值;会做3种以上练习头手倒立的方法;能做出支撑稳、身体较直、至少保持3秒钟以上的头手倒立动作,展示良好的肢体控制能力;能用正确的保护帮助方法协助同伴完成动作;在练习中表现出敢于挑战、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品质。  一、“技术”维度游戏
展示是体育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显性教育手段之一,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张扬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练赛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研讨话题以课堂为阵地,以实践为线索,探索科学合理运用展示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的策略。  一、厘清展示形式,明晰意义价值  教学中的展示具有多种形式,不同展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如山东李厚余在研讨中指出“体育教学中组织展示的形式有分组集体展示、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走进校园,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姿态问题,贯彻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宗旨,以改善中小学生身体姿态为目的,制订合理有效的身体姿态纠正方案,让学生回归阳光少年。根据小学生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不良身体姿态,本节课以上交叉综合症为纠正目标,将姿态纠正方案融入到日常体育课程当中,进行身体姿态表现和锻炼价值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姿态意识。  二、教材分析  
2020年12月6-10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体育与健康)在苏州市相城中学举行,笔者在观摩学习中,对中小学运动技能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运动技能是中小学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运动技术进行身体活动并形成终身锻炼习惯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核心是运动技术,基础是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在运动技能的学练中,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形
在198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中,讨论、制订了《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课余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贯彻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各个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努力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科学文
体育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需要依照国家文件要求,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发展特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主要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组织实施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
骨盆前倾改变了骨盆固定结构的位置,不仅对髋关节有所影响,还会导致腰椎疼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使骨盆回归正常结构力线,进行功能性纠正训练非常必要。骨盆前倾(图1)从侧面看更容易观察,耻骨联合向后翘起,骨盆就像向外泼水时的盆一样,发生位置改变,骨盆前倾必然会影响腰椎位置。与骨盆前倾相关联的部位有腰椎和屈髋肌群等,本文设计的训练方法主要从松解紧张肌群张力、加强薄弱肌群力量训练两方面入
冬训期作为提升体考成绩的重要时期,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高考学生的重视,而作为体育高考中身体素质考试必选的2个项目,100m跑和800m跑占据了重要分值,如何在这2个项目中发挥出好的成绩,对体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田径项目冬训期的膳食补充策略  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在室外体温降低较快,如果在早晨参加训练,此时距离前一天的晚餐时间已有约10小时,人体这时处于酮体供能和糖异生阶段(乳酸、甘油、部分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