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能否成新资本洼地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新募集的私募股权基金涌入中国市场,在带动中国优秀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将加剧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竞争氛围。
  
  当上证指数飞舞着登上4000点、大多数人还盯着股市的时候,李方(化名)和他的一些“从股市里赚了钱的朋友”已经全身而退,每人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了一支2亿元的小型PE(PrivateEquity,私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PE)基金,开始专注投资拟上市公司股权。
  “你见过很多人一起发大财吗?”“投资市场,永远是少数走在前面的人,赚后面大多数人的钱”正是基于这样的投资理念,那些身家大几百万乃至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富人们,却悄然开始了一种“华丽转身”,将他们的注意力和大把资金投入到对普通人而言相对陌生的PE上来。
  这样一种被称为未来20年最有前途的行业和资本市场皇冠上“明珠”的投资方式,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巨大吸引力?
  2006年,美国三大证交所——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交所——公开发行股票的筹资总额为1540亿美元,而通过所谓144A条款私募发行股票的筹资总额高达162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规避美国公开市场的严格审查和高额成本。
  内地的PE发展不甘人后。据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共有17支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资金额达到7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5%。这个季度,中国内地共有38家企业得到私募股权投资,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达到43家,投资额24.94亿美元。大量新募集的私募股权基金涌入中国市场,在带动中国优秀企业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将加剧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竞争氛围。其中机会无限,但也潜伏着巨大风险。
  “大盘涨到如今这个状态,再在其中就是煎熬。”李方认为,虽然市场中充满各种消息和概念,但谁也不确定哪天就会到顶。但他承认,牛市的到来,为PE投资打开了退出之门。这意味着同样的投入,今天能得到更高的回报。
  
  “和买卖股票没什么区别”
  
  “做PE和买卖股票没什么区别。”说这话时,李方正驱车在从苏州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上。“从操作上来说,买卖股票和投资股权都是首先选择有增长潜力的企业,然后通过持有一部分股份分享它们的成长性。”
  李方接触过很多股市老手,他们在私底下做着PE做的事,但不知道这活儿就叫做PE。“很多人以前就是做代客理财的,也就是所谓的证券私募基金。近来也开始转向或者兼作股权投资。”
  在李方看来,股票不过是证券化了的股权——投资股票与PE投资股权,考察方法很相似:公司财务数据、具体生产状况、所在产业整体情况、宏观经济形势等等,甚至包括对管理层的观察和判断也殊途同归。
  转做PE似乎并未改变李方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规律。以前从事证券投资时,为了比公募基金以及其他投资人做出更快、更好的选择,李方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实地考察上市公司,现在,他每天大量的工作仍旧是考察公司,当然,很多时候,是李方和公司相互考察。“我在上海的办公室,如今已经成了各地企业到上海考察时的定点接待单位了。”李方笑言。
  在投资股票这些年中,李方和很多上市公司高层保持着密切关系,并且通过他们接触到各地很多其他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这使得他能够发现很多“藏在民间的拟上市公司”。李方说,这些资源,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凭借这些资源,他完全可以和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操作经验丰富的大型外资PE机构一争高下,在这场正在展开的“PE运动”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时,李方非常在意推荐项目的人。过去三四个月里,李方已经投了四个项目,这种效率是PE机构无法企及的。“每个项目都是朋友推荐的。其中一个,董事会秘书就是我特别要好的哥们儿。”李方说,对于这样的项目,他会在公司考察上少花不少时间。“他们推荐来的项目,自己心里总归有底。接触的时间很长了,彼此都明白对方是怎么回事。”
  四个项目中,最少的一个李方只投了20万元,原因之一是公司股权被切割得相当分散。“好的项目大家都想投,所以每个人能分到的份额自然就少了。”
  “如果项目够好,多大的我们都想投。”李方说,“但问题是我们的资金太少了。不到3000万美元的规模,只是人家外资一个中型项目的投资资金。”李方意识到,尽管从股市中大赚了一笔,但即使联合了若干朋友,他的力量仍然非常弱小——即使他在圈子里再有信誉,目前来看,还不可能有机构投资人将大笔资金委托给他,但在境外,这种事情却时有发生。因此,除了尽量拉人拉资金入伙之外,有时候不得不舍弃一些不错的项目。
  
  “稳赚不赔的无风险生意”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投资的目的也在于增值。”李方把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都当成是“一种赚钱的办法而已”。他承认,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想去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决定是投资项目A还是项目B,“就看哪个赚钱更多更容易。”
  李方的朋友张怡5年前投资了一家软件公司,现在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张用“爆米花”来畅想着公司上市后她本人资产的增值程度。“按照目前内地的行情,软件类上市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大约是50倍左右。”这就意味着,在公司上市、“小非”解禁后,她5年前投进去的1元钱就有可能变成50元。尽管无法解释清楚这个资产爆米花具体是怎么爆出来的,张还是尽力劝说身边的亲密朋友,把钱都投到她投资的这家软件公司里去。
  张早先也是市场中人。2001年5月底,经历了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之后最后一轮牛市,张从股市抽身。不久之后,上证指数从2245点渐行渐下,一路下跌到998点。
  张一直庆幸当年的明智选择。但手里的上千万元资金该怎么处理?“钱要是压在自己手里,心里就烧得慌。”那以后,张用这部分钱买了几家公司的股权。除了这家软件公司之外,还有一家网络公司和一家玩具公司。“现在看来只有这家软件公司可能给我赚钱。”张说,她和网络公司高层的关系不错,虽然暂时不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回报,但“就当投给朋友算了。”而因为种种原因,玩具公司的人和张闹翻了,这让她很不愉快。“投项目最终还是要看人,至少要看双方的发展思路是否合得来。”
  尽管张的软件公司很快要上市了,但在李方看来,张5年前的投资还是颇为冒险的。“假如股市长期不转好,公司上不了市,投资怎么能变现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3年前,李方拒绝了一家大型企业的合作提议。当时对方提出,只要李方能帮助他们上市,就以最便宜的价格给他公司10%的股权。而李方拒绝的理由是,在当时,上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股市低迷,上市很可能卖不出什么价钱;另一方面,在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批的待上市企业多得很,什么时候能真正上市,谁也说不清楚。“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李方说,“我当时的想法是,把钱拿去做点别的,比如投资房地产,或许更现实一些。”
  “如果是今年甚至是去年,即使资质没有那家企业好,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接下单子。”在李方看来,股市的一飞冲天,已经使私募股权投资成了“稳赚不赔的无风险生意”,因为同样的投入,如今能从股市中得到更高的回报,“而且上市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通过证监会审批的拟上市企业,存量已经不多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不断的改革与落实,自主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改革方向,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开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目前的课堂上,还是存在了一些明显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创新的发展。基于此,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本文首先归纳总结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出现的三点问题;其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摘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处在发展阶段,许多农村地区都存在办学质量低、师资力量短缺、教学环境较差等等的现象。而在农村中的特殊儿童的教育,办学条件就更为欠缺。因此,随班就读成为了农村特殊儿童的教学方针。而教师对于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也要进行格外的关心,探索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
向北扩张的最大障碍来自内地复杂的零售业及产品代理政策。    对于容量是香港10倍多的内地化妆品市场,香港知名化妆品连锁企业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莎莎”)觊觎已久。2005年,香港知名化妆品连锁企业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莎莎”)在内地的第一家店落户上海。然而众人翘首企盼的低价策略可望而不可及,莎莎发展之路步履艰难。  虽然上半年营业额增长32.7%,但香港化妆品连锁巨头莎莎在内地仍交出
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将计算机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数字化教学和测评方案的建立和实施,逐渐提高高校公修计算机教学水平。本文着重对高校公修计算机多维立体化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如何做好幼儿的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幼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而STEAM项目作为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对幼儿进行STEAM教育,能够将幼儿学习中各学科知识资源全面整合在一起,优化课堂组织架构,全面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健全幼儿的认知模式。STEAM项目作为创意戏剧课程实践的手段,在该教学模式中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对
退出的时机,有待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支撑合力,强大到足以内生、自主地维持一个稳定“拐点”形成后的经济高涨阶段。    2010年,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的实施,中国经济已呈现“双升一稳”(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加强,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退出时机的选择    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时机把握,既要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退出政策的
本文结合双语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双语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从财经院校非主导专业—工科类专业双语教学特点出发,研究其双语教学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财经院校工科类专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