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作为参照系,并联系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环境,通过对罗亭的人生态度、思想能力、事业尝试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罗亭对“多余人”命运的超越。罗亭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他改革社会的人生理想,但他为他的理想做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他就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不知疲倦。永不息止地奋斗着,罗亭一直在积极行动着,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而这行动本身就是他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