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强迫症:跑偏的爱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怀”本是一个幸福温暖的词汇,一种美好高尚的行为,眼下却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在父母中蔓延。这种关怀病已被命名为“关怀强迫症”,据说患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提供不被需要的关怀和帮助,如果他的“关怀”被孩子依赖,他就会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否则就会产生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
  
   现象
  
  一则真实的网事——报复父母,网上卖身
  小涛(化名)口述:从出生那天起,我的成长历程就进入父母已经编好的“程序”里。我父母都是生意人,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有保姆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的房间比一般家庭的全部面积还要大。可以这么说,我生活的环境跟《流星花园》中的F4相似极了。
  虽然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我的童年却并不快乐。父母不允许我出屋,说怕被车撞了;不让我和楼下住平房的小朋友玩,说他们的父母都是工人,没文化;我没上过幼儿园,因为母亲认为老师的水平不高。直到上小学之前,我一直呆在家里,和父母高薪请来的家庭教师学认字和唱歌。上学后,由父亲的专车每天接送。我上课时,保姆就在校门口等着,手里拿着饮料和水果。
  从小学到中学,我念的都是最好的学校,只要我不喜欢,父母就帮我转学。我转到哪儿,父母就在哪儿买房子。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很特殊、很另类的学生。别的同学中午买盒饭吃,我则在附近最好的饭店订餐,他们一顿3元钱,我吃一顿就上百元……
  上了大学后,每隔两天,保姆会把洗过的衣服送到学校。如果没有人伺候,我什么都不会做。我不愿自己打饭,不会洗衣服,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笑话我,说我是“低能儿”。
  为此,老师曾多次找我谈话,我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我决定摆脱父母的阴影,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我瞒着父母,偷偷地学别人去做家教。谁知,第一天就被父亲的一个朋友发现。当晚,父亲来到学校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走时扔给我2000元钱。他不知道,我要的不是钱。过了几天,我又偷偷去了,站了几天后终于被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聘用,教他9岁的儿子数学。虽说一小时只有10元钱,可我却欣喜若狂。谁料想,干了三天,就因为没有耐心,跟人家发脾气而被辞退。我非常沮丧,整整一天没吃没喝。
  后来的一天,我看到街上贴着“送鲜花”的招聘启事,于是又去应聘,没想到非常顺利,只不过,对方要求600元钱做服装抵押金,我不假思索地交了钱。可两天后,这家公司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对自己彻底绝望,我觉得离开了父母,自己原来一无是处。
  在苦闷了整整两个多月后,坐在电脑前的我,大脑一片空白,在网上鬼使神差地发了个“卖身贴”。我是个窝囊废,干啥啥不行,我想卖卖自己,看我到底值多少钱!我就是要作践自己,让父母伤心。
  小涛的父母在听说儿子发布“卖身广告”后放声大哭:“这些年,我们夫妇俩疲于奔命都是为了他。我们为他精心安排了一切,学习和未来的全部生活——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小心地为他选择优秀的老师、出名的家教,只盼他能有个好的成绩。大学毕业后,他用不着找工作,可以直接到自家的公司,几年后从我们手里接过全部的生意……可他为什么这么做?
  心理扫描:有些家长就是在向孩子提供过多关怀和帮助时,在客观上剥夺了孩子获得生活经验的条件和机会。这种无微不至、让人窒息的爱往往会成为孩子不能承受的负担和最难消受的恩情。不是有一首歌唱道“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吗?
  
  镜像
  
  天使节:我出生后是那种特别闹人的小孩,晚上整宿整宿地哭,一离开妈妈就作。为了不让我受一点委屈,妈妈两年没上班,差点被单位开除。从我记事起,妈妈一直与我形影不离。早上送我上学,晚上接我放学,尽管从小学到中学,我家离学校都只隔两条马路。小学的时候,有妈妈接送是温暖的,可是到了高中就觉得很不自由了。我妈的理由是我是一个漂亮的女孩,怕我在路上被坏人骚扰。我的同学都说“你妈对你可真好”。
  在家里妈妈特疼我。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成绩中等,很少会把功课带回家里。尽管如此,妈妈也不叫我干一点点家务。有的时候,我看她挺累的,就提出帮她做饭,她说怕家里着火;我洗衣服,她说我洗不干净;我喜欢吃的东西,妈妈从来都说不喜欢吃……
  最近,我的心情比较抑郁,于是便在QQ签名那里写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太疯狂,真是生不如死”,没想到被妈妈发现了。她质问我:你思想上到底出了什么毛病?谁让你生不如死了?我当时那个气啊,我只是情绪低落发泄一下而已,她至于这么认真吗?我和她大干了一仗后跑到同学家去了。现在看来我妈肯定是患了“关怀强迫症”,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扫描:为他人付出,为他人牺牲,使他人愉悦,使他人舒适,对他人有价值,几乎是有关怀强迫症的人获得快乐、满足、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有关怀强迫症的人如果停止实践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就相当于被剥夺了满足感的来源,内心会感到强烈的被拒绝感和空虚。关怀行为的停止意味着危机,意味着她到了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时候。
  
  涅槃的表:进入高三以后,学习陡然变得紧张,我自己的心态其实还好,渐入佳境,成绩不断提高。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让翻译一段很晦涩的文章,我没怎么费劲就给翻译了出来。第二天,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继续保持这个劲头,还说这样学下去,我也许能考上重点大学。还有几个科的老师也都肯定了这个学期我的进步显著。最后班主任说,让你父母明天到学校来一趟。
  本来我爸妈对我就已经很关注了,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整天紧张兮兮的,每天老妈买菜都会问我想吃什么,吃饭的时候,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肉,还给我买了多种补脑的保健品让我喝。家里的电视已经被封起来了,老爸说在我高考前全家谁都不看,他们陪我。晚上我一到家,家里马上就拔掉电话线……只要我在家,他们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连说话都压低声音,生怕影响到我。
  我也知道他们为我好,但他们越是那样,我就越是觉得不自在,仿佛是刻意在提醒我——你马上就要高考了!这让我很不舒服,就害怕到时候发挥不佳,愧对父母。唉,现在我的心理压力反而越来越大了,又不好和父母说。其实,我知道好多同学都有我这样的感受。
  心理扫描:关怀强迫症往往表现在最亲密的家庭或人际圈子里,虽然这种行为是基于一种爱或友谊,但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结果性危害,偏离了最初良好的愿望。
  
  面对面
  
  更多关于“关怀强迫症”
  周海宏博士是第一个提出“关怀强迫症”概念的人,就这一问题,他和记者进行了互动。
  记者:关怀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把它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反倒成了问题?
  周博士:关心别人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了。
  
  记者:举点儿例子好吗?
  周博士:我在大学里工作,每到新生入学,就常看到一些家长为孩子铺床、交费,好像孩子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还有的家长,事无巨细都要孩子向自己汇报。无形之手无时无刻不在控制孩子,搞得孩子非常痛苦。家长也知道不对,可是克制不住,这就是强迫症了。
  
  记者:家长爱孩子才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
  周博士: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肯定是弱者。现在他不依赖你,你很痛苦;他依赖你,他独立不了。实际上,在家长获得满足的同时,已经害了孩子。
  
  记者:有时候家长关心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吗?
  周博士:但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经受过任何痛苦、挫折,他的挫折承受力就强不起来。如果家长为孩子屏蔽所有的痛苦挫折,和害了他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冲突激烈,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周博士:对。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独立的需要,但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拒绝承认这点,他们排除一切孩子可能脱离自己独立的潜在因素。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成长。对孩子来说,只有两种可能:如果坚决反对这种关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家庭冲突;另一种就是服从和依赖,于是孩子的整个能力就退化了。
  
  记者:家长在给孩子提供并不需要的关心时,能获得满足吗?
  周博士:还有很多人都是通过关心、帮助别人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获得心理满足的。例如朋友关系,有的人强烈地介入你的生活,帮助你呀,给你买东西呀,给你忠告呀,但反过来也要求你必须对他好……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充实,就不需要通过帮助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当别人有需要时,他也会热情地去帮忙,但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帮助。
  
  “关怀强迫症”之具体症状
  
  以下是患有“关怀强迫症”的父母经常出现的行为,如果有多条经常发生在你的父母身上,你可就要当心了!
  你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不断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让你早点回家;
  每天早上为你叠被,晚上为你铺床;
  在冬天永远都认为你少穿一件衣服,太冷;夏天又认为你多跑了两步,太热;
  认为你自律能力差,反复叮嘱你做某件事;
  安排你的作息时间;
  对你的朋友了如指掌;
  经常有为你提包、擦汗、让座等行为;
  无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他觉得是为你好,都会执意要你接受;
  为你做每一个决定,在你很小的时候,就为你确定了人生目标;
  要求你事无巨细都要向他汇报;
  晚上陪你做作业、复习功课,只要你不睡,他就不睡;
  你的生活起居都是他打理,并且认为这些事情是你不应该做的;
  看到你听从他的劝告而做了某事,显得很高兴;
  认为你的事永远是家里的头等大事;
  因为未能帮你完成某个心愿而感到内疚;
  当你对他的关心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感到伤心;
  认为没有他的照顾你根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关怀强迫症”之后遗症
  
  父母患有关怀强迫症,孩子就缺乏锻炼,生活会变得困难重重,心理压力沉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1. 逆反心理强、反叛;
  2. 脆弱、胆小;
  3. 眼高手低、低能;
  4. 难耐委屈、不懂妥协;
  5. 缺乏创造力和想像力;
  6. 倔强、任性、惟我独尊;
  7.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依赖性强;
  8. 没有独立的思想。
  
  画外音
  
  在加拿大的山区驾车,经常有熊出没。因为好奇和熊的憨态可掬,很多路过者都会从车里扔食品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站在路边等人施舍,慢慢地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时,有的熊就被饿死了。所以加拿大政府在山区的路边竖了很多提醒路人的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它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就等于把熊喂死了。
  父母关怀孩子,并非单纯源于爱。父母是否患有“关怀强迫症”,将间接或直接决定你的心理成熟度。如果你不想成为那只被饿死的熊,就不要被父母喂得太饱——不品尝饥饿,就不知道食物的价值;不品尝寒冷,就不知道温暖的可贵;不品尝挫败,就不知道成功的美妙……说到底,你的人生还要你自己去经历。
  
其他文献
[1]    白昼结束。黑暗逐渐吞噬了这个城市。  吃完晚饭,我锁上房门,躲在屋子里做作业。一声呵斥划破了我紧绷的神经和那夜空的宁静。  母亲的声音再次在耳旁响起:“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数!你知不知道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你考不上大学可怎么办啊。我们家可没钱帮你买学位。”  我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看见母亲正在教训哥哥,她见我出来便指着我说:“你看看弟弟,才小学就是班级第一,你要是有他那么好的成绩,我做
【一】    卜卜,认识你真是我的荣幸。从2006年的夏天直到现在,你创造的快乐与美好,我全部都刻在心里。  记忆需要整理才会保持清新,所以这些话,我说,你听。    【二】    下雪的那天晚上,你打电话把我从家里叫出来。  我走出黑暗的楼梯口,眼前便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画面,银装素裹的树木,纷纷扬扬的雪花,暖黄色的路灯灯光,以及灯光下一袭白衣的你。没有车辙的马路,像一块平滑光洁的汉白玉。人行道上只
生于北京、长于洛杉矶的华裔男孩马沫克(Oliver Ma),是一个集“天才儿童”与“问题小子”于一身的学生。他的天才才能让人惊叹:一年完成一部中篇小说、两部长篇小说;因IQ测验135分,学校让他免试进入天才班;参加野外生存挑战自我活动时能仅靠仙人掌和蜗牛果腹顺利地度过一星期的艰难日子;还前往甘肃东乡贫苦山区和四川地震灾区支教,手脚生疮却以苦为乐。但他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小子:他成天想着脱离父母和
[药品名称] 生活完美液  [组成成分] 忘记仇怨草,铭记恩情油,镌刻人生真谛膏  [功能主治] 该药为纯天然制剂,高温灭菌罐装,服用该药,能使你忘记仇怨,铭记恩情,使你拥有生活中最美的蓝天,胸怀坦荡,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懂得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宽容、博爱、理解,使你对真善美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怎么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就是该药最大的功能,此外,该药还有一个辅助作用,就
我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房间,里面有一张很大很大的床,床的右边是一张很大很大的书桌,床的左边有一张很大很大的梳妆台……所有的东西都很大很大,以致我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会有种莫名奇妙的寂寞感。  我很不喜欢那个摆在我房间桌面上的闹钟,即使它真的非常精致非常漂亮。可是它在整点的时候一次也没有响过,以致我常常不能按时起床,不能按时吃早餐,不能按时去做那很多很多的练习题,不能按时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总是往我的
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别人当成变态偷窥狂。  昨天晚上,一只巨大的甲虫趴在我房间的纱窗上。它在细密的铁丝上爬来爬去,时不时地,展翅扑腾。  我想抓,又不敢,又想抓,又不敢,又想抓……挣扎了一段时间,还是不敢,它可是会飞的呀。  然后,我在临走前,不甘心地轻轻地弹了一下纱窗,我发誓,我只是想看它飞一下,没想过要看它摔一下。但甲虫整个劈里啪啦地掉到了地上。我当即推开门查看,可是什么生灵都没有。  而今天晚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  怎么去拥抱夏天的风……  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不能知道足够……  五月天的《知足》……只听了一遍,便疯狂地爱上了……不仅因为好听,更因那美妙的歌词给了我一种说不出的幻妙感觉。  知足的含义是什么呢?  知道、懂得满足么?  我不知道自己身上是否拥有这种品质……但,有人说过我不懂得满足!  不知足,即是贪心么?  我是一个常常幻想要得到幸福的女孩,因盼望过多要求
我永远是个不知道梦着还是醒着的孩子。  有些就在身边的人,一眨眼就走远了;  有些刚刚开始的故事,一转身就结束了。  该来的来过了,  该走的走了……    我的目光在灯丝上凝固了,那个灼灼的“W”刺得我的眼睛痛得麻木,可我固执地看着它。  安安。  我隐约听到有一个声音轻轻叫我。  安安。  真的有人叫我,真的。我移开僵硬的眼睛,发现雪白的墙壁变成黄色的了,我的视野里到处是“W”,避也避不开,我
近几年来,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在四川、山东、新疆、贵州、安徽等多省市教师培训活动中执教《背影》示范课,并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发表了文章《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引发了一线教师和有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4年下半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刊出了李华平撰写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2]刘永康、林润之撰写的《回到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就
春艳姐姐发题:是人就都有自己的软肋,对不?你最讨厌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大胆地说出来,也许以后别人讲话时就会嘴下留德,不戳你的死穴啦。  地甙:  霸头猪、大气球,再吃你就爆了。土豆腿,那是金龙火腿肠。  蔷薇泡沫:  小P孩,闪一边去!  萌羽泪:  当我为朋友出气的时候,有人评价我是装出来的正义使者。  我。遐想:  我同桌居然叫我“爷爷”,我有这么老吗?  路人甲:  你个晓猪,还不承认是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