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解数学教学”的角度看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几年的新课改实践,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虽接受了新课改的理念,也在尽力按照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理解数学”上做得远远不够。①数学知识上,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掌握,仍停留在自己上初中学习时掌握的数学知识层面上,或者停留在数年前自己教初中数学时的水准上,至于新课改对初中数学内容做了什么调整,删去了什么,增添了什么,对那部分内容降低了要求,就不是那么清楚了。现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数字运算,数式变形,合理简捷的运算路径的寻找和使用。并且特别强调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而且高考不许学生带计算器。对于许多重要概念,初中数学教材中都不同程度进行了淡化,学生只知道有这回事,但要准确说出来,就难了。对于这些变化,我们的教师没数。②教学要求上。在课改前,初中数学对几何内容的逻辑性比较重视,所以在几何证明,逻辑推理方面要求较高。在课改后的教材中,对学生的几何直观、动手操作能力做了较高的要求,相应降低了几何证明和逻辑推理。这些并不是不重要,这些内容放到了高中数学中,并且是达到较高的要求。③教育目的上的差异。初中是义务教育,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到最本的初等教育,所以对教材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降低了难度,对各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而高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除了让全体学生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外,还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所以在教学上就有了许多不同之处。
  其次,是“理解学生”上。由于高中数学老师对现行初中数学内容的这些变化不掌握,心里没底,面对学生基础差现状,难免感到忧虑,甚至是抱怨。另一种情况是,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更不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学中强行植入,操之过急,其结果只能是大部分学生被遗弃,只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跟上了老师的讲课。
  最后,是“理解教法”上。尽管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直观的呈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可是农村的教育现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①许多数学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改教学的,这些教师的教法很难说怎样。②义务教育实行多年,教育条件改观很大,但许多学校离普及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距离还很远。③各级各类的考试评比,造成了我们的老师采用一些“急功近利”的教法,考啥教啥,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造成以下的原因是高中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脱节,初中老师只管自己教自己的,高中老师也只管自己这一块。尽管教材内容上有所联系,有所涉及,但教师由于空间阻隔,时间限制,缺少交流,缺少探讨。其次是我们教师的学习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眼界狭窄,只停留在自己所教的知识段内。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方法:①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教好高中新课改数学知识,还要抽时间了解初中数学新教材,了解各种新变化,适应各种新变化。必要的时候,可以深入初中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讲课、作教研。甚至可以参与初中的教学活动。②立足高中教学实际,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检测、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③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高中新课改的要求,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相关薄弱知识和欠缺能力的教学。并且作为一个长期的教学原则来坚持。如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还有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总之,要教好数学,就必须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法。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学生正值诗一般的年华。聆听经典诗词朗诵,声情并茂,感人肺腑。走进经典诗歌,一会儿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香气四溢,芬芳袭人;一会儿遨游在诗歌的海洋里,胸怀激荡,心潮澎湃。  我钟爱的语文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学科。说起情,亲情浓浓、友情眷眷、乡情依依、爱情绵绵。说起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家庭、爱学校、爱同学……这些情和爱,只有在诗歌里才表达得淋漓尽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相应的个性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呢?  一、创设情境,让个性在良好氛围中形成  1.自我定位,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潜能,他们的主体地位不容排斥。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的个性化教育必须定位于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此,在课堂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实体现。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就新课标下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做法。  1.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从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过于复杂花哨的教学方式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简约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若想建构数学简约课堂,就要做到“博观约取”,也就是说,教师要先广泛阅读,找到教材中的关键点、生长点和延伸点展开教学。  一、点击关键点,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即重点,是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呢?我采取了下列方法:  1、直观效应法。在形声字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轮盘,让学生边转动叶条边认识一组同一偏旁的形声字,学生兴趣很浓,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2、成功激励法。教会了学生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后,我鼓励学生自己用同类的方法去认识其他更多的字,他们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就更主动了。  3、赞赏评价法。每当学生认识了一组汉
文章在分析了平面回音壁模介质谐振器的特点以及它和微带线耦合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平面回音壁模介质谐振器的毫米波均衡器子结构。仿真分析证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
通信信号一般具有循环平稳性,利用信号的这种特性,循环MUSIC算法对于循环相关信号有很强的抑制干扰和噪声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循环频率来分离不同的信号,使其具有信号选择